心灵的原色1200字以上

心灵的原色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灯火阑珊之下,星空比人离的更近。蛰伏已久的声音苏醒过来,在心底,挣扎着要出去。

不再是稚子童言,是否依然可以直抒无忌?

                                                                                                                                                  ——题记

我相信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每每念及这句话,都为其中难以言尽的真挚情怀所打动。眼前仿佛缓缓绽开一幅临别的画卷: 长亭古道,聚散两依依。他们相知的手紧握,用生命去履行海枯石烂的诺言。然后,他转身上马,而她的笑在泪中流过。夕阳给万物打上温暖的余晖。他终于走了,留下她和山无言相对。她却感激并时时不忘,他比高山绿水还深沉的誓言。

在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罩,“与子成说”被改写成了“与子相悦”。誓言不再,责任不再,要的,只是两个人在一起时的快乐。现在的人们都喜欢轻松的东西。坚持住一份真挚的美丽,许多人看来,不过是虚伪的努力。宁愿从一丌始就放弃相信,这样等到失去的时候,也不会觉得遗憾或是受到伤害。

于是,到西部支教的人都是冲着出名而去的。

于是,怜悯乞丐的同情心助长了惰性和社会中的不稳定元素。

于是,见义勇为成了贫苦人们智商欠缺的最好证据。

于是……

可是,如果世间所有人都不再相信爱,不再相信善良,不再相责任,难道不是最大的遗悔和伤害吗?

与子成说,与子成说。我明白,在这个水泥森林的都市,总会有一些美好而温暖的东西,让人毫不犹豫地去相信。

我喜欢,晨读时的露水,炸鱼排发出的欢腾香气,手心里传来的一个温度,诗文未落的白纸,陌生人的信任眼神和鸟儿努力扑扇着的翅膀。

从一开始,就深信不疑。

荒草地,黄麦田

有人说,依山傍水的田园生活是诗和梦,是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仙境,是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七岁的时候,爷爷带着我在田问散步。湖边的芦苇站成了队列,却没有丝毫的嫩绿,只有墨黑和枯黄。这不是人间草木枯萎的颜色,而是梦中柔软的藩篱。

那天我们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渐渐地人烟稀少,大地僵硬。黑土地里面没有一丁点粮食,野草疯肆地长,荒芜得触目惊心。爷爷问我:“你打算用什么办法除去杂草呢?”

我毫不犹豫地答道:“用镰刀把杂草拦腰斩断。”

爷爷说:“草剩下的半截,雨过后就会又长出来的。”

我又说:“干脆,放把火把杂草烧掉。”

爷爷摸了摸我的头,说:“草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思忖了好久,说:“实在不行,就把生石灰撒在杂草上面。”

爷爷哈哈大笑:“生石灰的确是可以杀死草。但同时那片土地也保不住了,以后再没有活力了,种不出任何的蔬菜粮食了。”

我疑惑不解地问:“难道,杂草是注定除不掉的吗?”

我永远不会忘记,七岁那年,我和爷爷站在田埂上,面向芦苇,背向杂草。河里面不时有疲惫的水鸟落下来栖息,细伶伶的长腿踩破安稳如镜的湖面。那天,爷爷对我说:“除掉杂草的唯一方法,就是在上面撒下种子,到秋天收获麦田黄澄澄的颜色。”

想回到过去

我的故乡是南京。

六朝古都,众所周知。也是这个拥有沧桑经历的旅游城市的骄傲和资本。不过,缅邈的历史作为静态生物体,已是停止成长了的,只是静默地隐居在石城的一隅,较之这些年来南京市貌建设的飙速成长,古都的古意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如果你特特寻芳,也许可以在巍巍明孝陵的肃穆庄严中,抑或是在秦淮浩瀚的烟渺中领略她那惊鸿一瞥。不过在大多数情况里的大多数人,只是在城市各个角落里忙忙碌碌地奔波,享受着现代化的日新月异所带来的便捷方便,同时带着三分疲惫地奔跑,努力跟上城市匆匆的生活步伐,无暇顾及到那一分古意在不着痕迹中消逝隐匿。 

作为和现代化一道拔节而起的一代,我深深受惠于它赋予人们的优越物质条件。就像新概念英语中说的,“最新的展览、电影、戏剧,不过是公交车的几站路而已。”有一次,我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从新街口繁华的商业区里突围出来,抬头望望钢筋混凝土堆砌成的高楼大厦,突然想起《上海1943》中的一句歌词:“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

蓦地有一种模糊的怅惘涌上心头。

绸缪萦怀的古意渐渐被摩登遒劲的现代替代,安静地蛰伏在破旧城墙不起眼的砖块里,不声不响。这应该是每个古城心里最柔软的疼痛吧。

他们说,每个城市都要长大,这是必须的。可是为什么,我还是那么恋恋的,想回到那个雨润烟浓的过去呢?

矛盾的孩子

我是个矛盾的孩子。我常常会思考一些很难的问题,最后连自己都找不到答案。

为什么童年时唱过的儿歌,我现在只能隐约地记得其中一些模糊的片段了?吹过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些儿时的旋律吹过耳边,像小小的号角呜呜地哭咽着,带着似水流年的青涩和忧伤,一遍又一遍,像潮水轻柔又坚定地敲打着我的心扉,瞬间就撕扯开一个粉红的伤口,无处躲藏地呐喊:如果是遗忘了,请带我回去,回到无忧无虑的豆蔻年华,就像童话里面的那样,没有喧嚣,没有躁动,干净得像一杯普普通通的白开水,好吗?

为什么童年时可以从早玩到晚的游戏,我已经不再感兴趣了呢?嘻嘻哈哈地和一群小孩子游戏了一个上午,跳房子、打钉钱、捉迷藏、扮家家……却不知终只是穿着新的外套,温习旧的记忆罢了。有一个小男孩突然问我,姐姐,为什么面向我们的时候有说有笑,一转过头却总是沉默呢?望着他柔软的头发,天真的眼神,我一下子呆住了,想原来我还是会沉默,难道我真的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也厌倦了从前最最喜欢的游戏吗?

为什么童年时吃个不停的零嘴,市场上都已销声匿迹了呢?记得从前的我活像只小狗熊,最爱的就是蜂蜜。奶奶给的零花钱,全被小狗熊换作糖,蹦蹦跳跳地在街上逛来逛去,手里拿着的冰糖葫芦,一会儿就变成了金黄的糖稀,糖稀很快又不见了,小狗熊抱着棉花糖,啃的满脸沾满白絮花。直到石板路上落满黑暗又浮起月光,小狗熊才带着满嘴的甜蜜,心满意足地回家睡觉去。可是现在,我找遍琳琅满目的超市,却找不到从前的甜食。马头牌冰砖和赤豆鬼脸们都到哪里去了,难道它们也随着韶光年华慢慢逝去,消失在海天相吻的尽头了吗?

我也只能这样安稳自己: 

没关系,记不得从前的儿歌也好。至少不会肆无忌惮地唱出飞走的调调,让同学鄙视嘲笑了。

没关系,厌倦了从前的游戏也好。现在学习这么紧张,哪里还有时间浪费在这些幼稚的事情上。

没关系,好吃的零嘴不见了也好。管不着馋嘴的女孩永远邂逅不到美丽。摄取热量过多,夏天就不能穿好看的棉布裙子了。

可是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安慰自己的话,还是会觉得若有所失呢?

爱的天性

如果说爱会带来伤害,我绝不害怕会痛到哭。

爱就爱了,不去计较会不会头破血流,伤痕累累。

从前有个人在路边救了一只奄奄一息的蝎子,把它捂在怀里,给它温暖。蝎子醒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狠狠用尾巴上的毒刺扎了那人一下。后来那人九死一生,总算没有死掉。有人便问他:你救一只有毒刺会扎人的蝎子,不是太傻吗?

那人回答: 我救人是我的天性,蝎子扎人是蝎子的天性。我怎么会因为蝎子会扎人,就放弃自己的天性呢?

这个故事很得我心。如果伤害是爱的天性,我不会因为怕痛就放弃自己追求爱的天性。

小时候打青霉素,小屁股肿得红红的,眼里含着汪汪的泪,却抬起小脸倔强地说:“不怕。” 

心灵的原色

1200字 初一 散文

热情奔放的红色,清新亮丽的蓝色,活泼自然的绿色,一同构成光之三原色。将整个世界映照得光彩夺目。心灵之三原色,亦映照得整个社会和谐、文明而美好。让我们安静地聆听那些源自心灵的声音。寻找生命之原色…… 纯白色。是心灵之真。纯净无瑕。不沾染世尘。干净清新。真的自我。真的世界。 

自从在雅典奥运会飞身跃过那110m跨栏之后。刘翔。成为人们心中不可动摇的偶像。我惊羡他如飞的身影。赞颂他拿下一个个大赛奖杯。更钦佩他心灵的真。12秒88。他成功挑战人类极限之后。接受记者访问时。脸上仍是那平易近人的神情,微笑着回答说:“原本我可以跑得更快!”每次比赛之后,他从来不要别人帮他提行李,他格外珍惜那双设计师为他量身定做的轻如丝袜的跑鞋,总是笑着说:“这是我吃饭的饭碗!”尤其是他多年来资助贫困地区的义举曝光之后,我更加喜欢他的真。他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可他却经常提醒自己,这荣耀,这光彩。这明星的头衔。是人民给他的。因此,他说:“我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他将自己参加大赛后获得的奖金一分不留,全部捐给了山区。一个纯真的人,不要明星的虚名,人民给他的,他微笑着圆报所有的人。喜欢刘翔,喜欢他阳光青春的气质。更喜欢他那份淡定自若,那份不加修饰,毫不矫情的真性情,宛如一束纯白色的光,照亮每个人的心灵。 

天蓝色,是心灵之善。宁静柔和。清澈自然,静谧无声,是在心底溢出温暖,溢出感动。 

体育课下课后,我从教学楼前走过,经过花坛。两只麻雀打闹着从月季枝头跳下,抖落满地花瓣,它们便在一地落花中跳来跃去,时不时我啄你一口。你点我一下,唧唧喳喳,叫得放肆而欢快。这时,两个女生走下楼梯,从花坛中穿过,渐渐走近那两个小家伙。她们瞧见那两个小东西打得正欢,都不禁抿嘴而笑。随后,她们回头相视而笑。放轻了脚步,悄悄地从花坛中遇了出去,一路继续说笑走出了我的视线。那一刻,我也不禁轻轻地扬了扬臂角,再看看那俩家伙,竟全然不知。继续打闹。突然降临的感曲会给人太多太多的感慨和太多赶多的惊喜,这感动,竞来自那两个陌路学生。来自那放轻的步子,来自她们的嫣然一笑。大概这善也真的是如此平凡吧!释怀自然,关爱万物,慈悲之心,感恩之怀。轻轻退后,便是善。轻臣一笑,便是善,来得竟如此自然,如此真切。我仿佛来到一片宁静的湖泊之前,驻足细看那静谧的湖蓝,映照一片晴空,白云流走,飞鸟去留,锦鳞闪动,心底蓦然腾起悄然的感动。 

淡紫色,是心灵之美。梦幻飘渺,清丽柔和,浮现无限遐想。 

当我读完一本本书,在夜深人静之时,细细体味那一个个鲜灵美好的人物,亲近那一颗颗温柔娴静的心灵之时,我的心里便会呈现出一片紫色薰衣草的海洋。香气缭绕,久久不散。 

曾记终南山下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月华淡,缟袂翩。舞风回雪玉女剑”,为了断绝杨过痴心绝念,从断肠崖一跃而下:曾记飞雪连天药王谷中,淡若兰芷的程灵素为了胡斐,合身吸毒:曾记落英遍地的桃花林中,那位孤高的绝世女子手把花锄。吟唱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掘花冢,葬落花;曾记绚烂盛开的芍药丛中。那位“与日月霓光。是真名士自风流”的女子捧一包花瓣。酣然入睡……那一颗颗灵气四溢的心灵是那样真切地撞击着我的心,恬静美好,让我如梦如幻,如痴如醉,我顿觉置身一片紫色的花海之中…… 

心灵的原色,来自至真、至善、至美,品昧心灵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感受过那一颗颗亮丽的心灵更是无比的幸福。我会寻找那些原色,我更会为自己的心灵渲上纯净之白,静谧之蓝,梦幻之紫,渲染一颗原色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