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思绪 安放在春风里_750字750字

清明思绪 安放在春风里_750字

750字 高一 散文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到了这几天,人们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杜牧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风萧萧,雨绵绵,人终惶惶而又凄凄。细雨纷纷扬扬,漫天飘扬,行人忧思满面怀念亲友。

雨纷纷,有多少人顶着那丝丝烟雨默然的站在河畔等着亲人回归,山坡的桃花开了,湖里的鱼儿活了,地上的草也绿了,一切有了新的开始。我随着亲人一起来到了墓地挂清,香烛袅袅鞭炮轰鸣,是为那些亡死的灵魂追悼魂灵吗?空气中始终有摸不到的伤感,远望处不在边,这就是清明罢。菊花也在争先恐后的开放,似乎都在为逝者祈祷。路边的枝桠似乎也在为行人指路,此时人们的心情都十分复杂,除去在城市里面的明争暗夺,有的只是逝者生前的一些故事。

到底是用什么来衡量生与死,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难道真的就是在手术台上一秒钟的距离吗?与在世的人阴阳两隔就是真正的死了吗?活在世上的人为一个叫利益的东西渐渐失去人的本性这就叫活着吗?伟大诗人臧克家曾为纪念鲁迅先生写了一篇闻名远扬的诗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个人读者都深知哪些人是第一个有的人哪些人是第二个有的人。直到现在我的理解是“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人无论是在阴间还是人间他始终都是活在人们的心中,而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这样的人或许早已在人们心中死去。

但是,好与坏就只是在一念之间。我们不能因为一件事或者几件事就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肉体已经死去,灵魂已经脱壳,在世的人无论如何都应该为逝者祈祷,就连清明下的淅淅沥沥的雨也是清明众多的哀伤里面一种无言的哭泣。

逝者已逝,生着必须继往开来,既然逝者的精神永远的活在我们心中我们就必须把它发扬光大,雨渐渐停了,太阳渐渐升起,我们也应该行动了,去开辟新的希冀去不断追求自我价值不断冲向新的道路。这才是生命真正地价值罢。

贵州铜仁地区贵州省江口中学高一:孟安琪

藏在木雕里的幸福

800字 高二

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向前缓步地踱着。人走了一茬又一茬,除了我,谁也没有注意到通衢旁边的小巷,幽长而有寂寥。

我离开嘈杂的人群,如释重负。竹林翠得耀眼,我生怕竹子的露水滴到身上,那翠斑恐是洗不净的。在竹仙的指引下,我来到一座老屋旁。它昏暗、凄凉,仿佛经历了世纪的沧桑。我轻轻掸去门上的尘埃,不想却惊扰了主人,冗长的一声唤我入内,即使,已经急不可耐,我还是耐住性子,轻轻地推开门。我不愿做一个焚琴煮鹤的人。

满屋的木雕着实吓了我一跳,我仿佛游进木雕的海洋,古朴的木香袭入鼻内,好不舒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低着头,又在刻他的木雕。倏地,他放下手中的木雕,到里面又拿了一块木头。他依旧沉默,却又时不时地抬头看我。他手中的刻刀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又静谧缓慢。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就这样不说话,便十分美好。我轻轻地弯下腰,端详老人的面孔。他在木头上刻刀,岁月也在他的脸上雕琢,他的脸让我蓦地想到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时光在指缝间悄悄地溜走,终于,老人冗长的一声,“好了。”打破了尘封已久的寂静,他伸手把木雕递给我。我定睛一看,这不就是我吗?一股幸福感顿时涌上心头,我连忙掏钱给老人,老人却执意不肯接受。他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这么多人每天都经过巷口,却鲜有人能够驻足入巷,这都是缘啊!”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一会儿便和他攀谈起来。

老人说:“我每天都在做木雕,日复一日,从不厌倦,那是因为我把幸福藏在木雕里。创造,与人分享,这就是幸福。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有时它也会藏在一句祝福的话里,有时它又会藏在一个会心的笑容里。”老人的一席话里蕴藏着这么多的道理。老人难道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雕匠吗?我不敢妄加揣测,我只道,木雕是他的全部,他把幸福藏在木雕里。

其实,我们何尝不可以把自己也当做大自然的一个木雕呢?大自然的幸福都藏在我们身上,找到它一定很简单。幸福也一定很简单,它就像一朵花,只要我们用心,它就会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7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