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旅_600字600字

海之旅_600字

600字 初三 写景

在暑假里,我们全家一起去了一趟大海旅行。早晨,拿好行李,走出家门,坐上车,看着一路的好风景,抵达海边。

我们到达的目的是国家旅游景区:海陵岛,海陵岛是阳江的一个景区,阳江有很多漂亮的景区,我们则是先去了海陵岛,到达的时候已是下午。在海陵岛对面的一家酒店把行李放下来后,我们全家便穿上海滩鞋,一起到沙滩去了,沿着沙滩的脚步,一直走下去,看着大浪滚来,清新的海风,让人的精神都放松了,透凉的海水”抚摸“着小脚丫,一切变得美好。突然,大浪来了,一阵浪把许多海螺冲上岸,我弯下腰,捡起一个海螺,谁知,居然冒出一个小脑袋来,它就是寄居蟹了,这个寄居蟹很大胆,见了我,反而没躲进去,还继续往外探,我想它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吧,很快,我便和这个大胆的寄居蟹成为了“好朋友”。不知不觉,夕阳已经亲吻西边了,我们该回去了,我把寄居蟹重新投入大海,然后依依不舍地回去了。第二天,我们去了马尾湾,马尾湾的水很平静,不像海陵岛一样汹涌,水也很浅,见水不深,我和我姐就在海上跑来跑去,欢快地笑着,那一刻,我希望时间停留。紧接着,我们去了一趟大角湾,大角湾的水上乐园是非常好玩的,我们玩的尽兴了,才回去。又一天过去,第三天我们去了十里银湾,十里银湾,是打捞南海一号的大海,所以,去了十里银滩,不能错过的自然是南海一号博物馆。第四天了,我们该回去了,我对着大海依依不舍地轻轻挥手,告别了这好景色,不过,带回了一路的好心情、好记忆。这是一趟美好的海之旅!

初三:刘思伶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青城天下幽_900字

900字 初三 写景

前些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青城山,青城山在成都的西北方向,距离成都有六十八公里。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视成都平原。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由于前山是青城山主体部分,文物古迹众多,所以,我们就去了前山。它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天师洞、老君阁、天然图画、上清宫、月湖城……等。

天师洞

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道观取材自然,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向朴素自然的风格。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

天师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自建福宫北行两公里即青城山主观——天师洞,天师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古树参天,十分幽静。现存殿宇建于清朝末期,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天师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为三皇殿,殿内有轩辕、伏羲、神农的石像。洞门前有一株银杏树,高约50米,胸围7.06米,直径2.24米。据说是张天师亲手种的,树龄已达1800余年。

老君阁

老君阁在青城山第一绝顶,海拔高1260米,顶上原有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20世纪80年代把亭子修成了阁,2008年“5.12”特大地震毁坏后,今重新修葺,高33米,共九层,下方上圆,一层有八个角,象征天圆地方,太极八卦。外观呈塔形、尖顶、中堆三个元宝,寓意天地人三才。阁中中空,庄严耸立着太上老君坐莲像。阁外露天封基,用汉白玉石依势而建,海漫栏滥,曲折迂回盘旋面上至顶阁。

天然图画

天然图画在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与画中,古将其称为“天然图画”。亭阁后时常有丹鹤成群,唳于山间的驻鹤庄。右有横石卧于两山之间的悬崖上,被称为“天仙桥”,传说是仙人聚会游戏的地方。看着它,我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

……

青城山以“幽”着称,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远远望着山上的建筑,不禁让我感慨先辈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创造了这一座座文化瑰宝。

青城山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冬天寒气逼人,而下天泽凉爽无比,蔚为壮观。回到家,脑海浮现出青城山的一景一色,让我想起了“诗圣”杜甫的千古名句“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初三:岁月蹉跎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写景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