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里的手工鞋450字

童年里的手工鞋

450字 高三 记叙文

什么事情地知道天不知道,我知道而你不知道?

这是小时侯看过的一个脑筋急弯,当时没有猜出来,看过答案后恍然大悟却又不禁哑然失笑:我的鞋底上破了个洞当然我知道,天不知道了。

童年时穿的鞋中布鞋,棉鞋全都是手工的。用旧布糊了里子,买新布做面,泡沫的底子。用小针缝了鞋帮,用大针把缝好的鞋帮上在鞋底上,一双新鞋就成了。花花绿绿,各款格式的穿在小孩子的脚上,跳来跳去,像一朵朵会动的花,留下一个个幸福的印迹,开出一串串天真快乐的笑声,把童年的来路装点得五彩缤纷可爱纯美。

童年的我,最爱轻盈透气的手工鞋,除了凉鞋,在读初中之前没有穿过买的鞋。而且夏天还喜欢光脚。脚板上磨了厚厚的茧,不平的路面一点都不怕,疯闹时只顾了快跑谁还在乎脚下呢!有时候穿着布鞋,却想去沟渠里趟水,就偷偷脱下鞋挽了裤腿,一手提一只鞋,哗啦啦的就在水里开心地跑了起来,水花迸溅开来,像水晶珠子,明晃晃的,落在衣服上就成了大人乌云密布的脸,阴的可怕……

童年的鞋总是软软的暖暖的。一针一线里面都缝满;爱,那些鞋出自妈妈的手,那双粗糙黑红却满是慈爱温柔的手。那手,那鞋,温暖我长大。

那些鞋子,走在那条路上,充满了向往好奇,引领着欢声笑语,在那些无忧无虑被爱包围的日子里。那样的舒适和脚。留下最美的记忆。

可是我是一个不安生的孩子,走路总爱踢踢踏踏,还左右脚用力大小不同。放学路上,总会有一些石头在我脚下奔跑翻滚,咯咯嗒嗒的跟我说我听不懂的话。我左一脚,右两脚的踢着石块向前走,来取乐消磨孤单漫长的回家路。终于有一天,妈妈发现我右脚鞋子的大拇指处破了一个洞,一个可以从鞋里伸出脚趾的洞。妈妈没有骂,只是轻轻的说,姑娘家要稳稳当当才象话。哦,我应着声,却没有记下话。其实妈妈不知道,鞋上还有一个洞,在脚下。因为我总是跑很多路,右脚掌很用力地在地上磨,泡沫塑料是不耐磨的。脚趾处的洞很透风会凉快些,可脚底的洞不经意间就会被黄豆大小的石子垫得生疼生疼的。

母亲不会让她的孩子吃太多的苦受太多发罪,不管孩子优秀不优秀,惹不惹人喜爱。妈妈在看到鞋破后,很快就开始准备下一双鞋的材料,开始在家务农忙之余加班加点地赶制新鞋。妈妈怕别人嘲笑自己孩子穿的破烂,她更怕自己孩子吃苦受罪。所以她付出,竭尽所能,无怨无悔。

每次跟左邻右舍的婶子们说到针线活时,妈妈总是不好意思的笑着说自己的水平很差,做的很粗糙,方法也不熟练,做出来的鞋子歪歪扭扭不像样子。

那时每当听到妈妈这样说,自己总是搞不明白:怎么我就没有觉察到妈做的鞋不好呢?妈妈做的鞋挺好啊,每次拿到新鞋我都会很开心,很骄傲,尽管会有些线头残留,尽管会有些边缝没有缝好,但那又怎么样,我穿上依旧舒适合脚,满脸笑容灿烂如花。

直到很久以后自己才明白,尽管那些鞋上的针脚不匀称线头不整齐,尽管那些鞋的造型不美观款式不新颖,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鞋是妈妈做,她是我的妈妈,她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包含着对女儿深深浓浓的爱。

童年里的父亲

450字 初二 记叙文

那一年,我五岁,父亲三十。因家庭困难,面对人多地少的情况,最终父亲的思定下带着母亲和刚学会各种常识的我踏上了进城打工之路。没有钱去租车,只是背着行李,带着几个玉米饼和馍馍。在不知登上过多少次的山顶,坐了不知多少个休息过的大石头,终于在当太阳完成他一天路程的时候来到他们将要拼搏的城市。

望着这个陌生的地方,他迷茫了。最起码的住、吃都难以解决,去哪里找个即稳定又赚钱多的工作都是个问题。那夜,因父亲身上没有多余的钱,最后在车站里度过了那个让他久久不能入睡的一夜。

第二天天刚亮,父亲又带着母亲和我徘徊在各个大街小巷中,希望可以找一个能够安居的房子。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望着天高似的房价,父亲摸着兜里仅有的五十一元钱,只能是另寻他地。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个让父亲心满意足的房子。那时的房租每月只收二十元。

在简单的布置完家后,父亲急匆匆的走了,听母亲说他是去站桥头去了。还记得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刚进门就高兴的把当天仅赚的十二元小心翼翼的放在装衣服的大纸箱下,然后蹲在纸箱前想了一会又把钱拿出来,又连续放在几个地方都不觉得安全,最终在母亲的提醒下用塑料袋把钱包好以后塞进了炕洞了,还用几张报纸把洞口堵上之后才安心的吃起了饭。

在之后的好几个月里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站桥头,而母亲则在一家私型手套厂做皮手套,我也在家附近的幼儿园里上了学。然而那段有相似性规律的日子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被一位中年男子打破了。

那天我上学回家不久,父亲就带着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回来了。听父亲说:这个人要教他当瓦工,还要让父亲和他去很远的地方工作,明天就走。吃晚饭的时候,父亲再三叮嘱了母亲很多事。而母亲一直低着头,没有说话,只是把她下午新买来的绿色球鞋递给了父亲。第二天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不见了父亲的踪影,只有在一旁低声哭泣的母亲。父亲每隔半个月都会往回打一次电话。在电话里他告诉我要好好学习,不要惹母亲生气,他很想念我和母亲。有好几次我发现母亲在打完电话后躲在房子里哭。

让人讨厌的沙尘暴不知刮了多少回,大大小小的雨不知下了多少次,白皑皑的雪也不知下了多少场。都不见父亲回来。突然有一天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前。是父亲!蓬松的长发像是被石灰水洗过,发尖还挂着一两粒泡沫小球。脚上还穿着临走时母亲给他买的那双球鞋,隐隐约约可以看出那鞋还泛着绿色,只是鞋面上多了几块补丁,少了半个鞋底。右手拉着肩上的行李包,左手提着当瓦工的工具袋。父亲憨笑着走进来,把行李包放在地上,把我抱起来亲了亲又高兴的说:“阳阳长高了,想爸爸没?”那晚,母亲特意买了半斤肉,那是我来到城市以来第一次吃的最开心的晚饭。在之后的那几年里,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每年都会回来两三次看望我们母子俩。

今年,我十六岁,父亲四十一。这些年,父亲已经不再在外打工了。曾经岁月的洗礼给了他太多的经历,然而在各种经历中父亲变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记叙文
4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