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博物馆650字

参观上海博物馆

650字 三年级 日记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七月份的一个星期三,绵绵的细雨滋润了万物以后,太阳重新露出了笑脸,鸟儿欢快地歌唱着,草儿滴着露珠,好像都在赞美这场小雨马路两旁的月季花,红红的花朵挺立在了绿色的枝叶上,阳光在绚丽漂亮的各色花朵上浮动着。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和爸爸一起乘着车子去上海博物馆参观。

在去上海博物馆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浮出了张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课时的情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地质性博物馆。专门收藏上海地方的文物标本,对地方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历史发展和建设成就进行研究、陈列。上海博物馆藏品包括前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所存在内的,总数约是1、8万件。重要藏品有七宝寺藏五代金字写经、明徐光启农书手稿、1893年英美公共租界划界杯……突然被爸爸叫得惊醒,睁眼一看,那上海博物馆真是华丽。

我和爸爸先来到第一楼的“国外名画”,那画画得栩栩如生,逼真极了。那画仿佛是电影在播放。

然后,我们到第二楼的“摆设、器皿”,刚进门就被一尊人像吸引住了。身姿、眼神和面部表情都逼真,好像它在和我绘声绘色地地和我聊天。这就是艺术的美。人们不会因为时代、国界、材质和新陈来刻意的区分他们的等第。如果刚才的洋画是奥妙的话,那么这里的器皿,就是巧夺天工了。古代的能工巧匠,就像那些洋画一样,令人遥不可及。

我们在来到了第三楼的“青铜器,陶瓷器”,我看了看青铜器,陶瓷器上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含意。我又想到姚老师说:“陶艺品的制作流程是揉泥、制坯、阴干、上釉、烧制、成品……”我又看了一遍,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唐三彩,那是紫砂壶,还有那是釉上彩……”这些艺术品让我看的眼花缭乱,但是依然爱不释手。

参观完了上海博物馆,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回家了。回家以后我对上海博物馆更是久久不忘啊!

三年级:何诗雅

严谨的“智多星”

650字 初一 记叙文

我的爷爷,是我们家享有盛名的“智多星”,当然也是我写作业时的“锦囊”,一次求教的经历让我找到了成为“智多星”的秘诀。

有一次,我六年级的时候,我破天荒的早早地写完了作业,我便一同与父母来看新闻联播,刚刚坐在沙发上,就看到一则有关于“红衫军”的报道。于是,我问爸爸:“老爸,什么是红衫军啊?”老爸被我这个问题问得直起身子,眼神空洞,好像在沉思。过了半响,老爸挠了挠头说:“这个,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我又问老妈:“妈,你知道不?”可谁知我老妈却回答地更加离谱:“红衫军应该是穿着红色衬衫的军队。”这个答案更加使我大跌眼球,我爸也坚决反对。

这时,我又想起了我们家的“智多星”爷爷。我太想知道这个问题答案,我便朝我爷爷跑去。

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了这个问题,爷爷说“你等一等,我跟你查查资料,你先在这儿坐一会儿。”说完,爷爷翻起了一本书,一边看着,一边用食指蘸上唾液来翻页,看着爷爷那皱紧的眉头和微微渗出的几滴汗珠,看出爷爷是一无所获。我便问爷爷:“爷爷,是不是没有?”爷爷好似如梦初醒,说“有一点儿,但我不太确定,我再上网查查看。”爷爷打开了电脑,用他那还不太熟悉的操作和生硬的拼音终于打出了三个字,爷爷用一指禅打出这三个字已经很不容易。而由始至终,爷爷的眉头都紧闭。最后,爷爷的眉头才舒展开,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原来泰国有一个总统……这就叫做红衫军。”我恍然大悟,同时也在心底佩服爷爷:爷爷都年近古稀了,做事还是这么严谨,连我这平时问得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如此的认真和仔细,都要去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反复证实同一个答案。我顿时明白:原来这就是“智多星”的秘密啊!

这就是我家的智多星。我一定要向这位智多星学习,学习他的严谨认真,我相信,只要我有了这两点,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成为我们家的第二个智多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三年级
日记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