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钻钉400字

一枚钻钉

400字 五年级 叙事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枚钻钉,钻钉虽然没有贝壳的收藏价值。但是我毫不犹豫地将其拾起,它没什么特别之处,与别的钻钉一样,可它那满身铁锈与已被磨秃的钉头吸引了我。我不由发出一个疑问它的原先是怎样的呢?

它原来是一枚金灿灿的钻钉,它不知打了多少洞多少墙,渐渐地它地头钝了,打不了墙了。它就被遗弃到了这个角落。它的“生”前是那么坚强啊!它不到它没有力量没有失去武器的时候,它不会放弃,它飞速旋转着。碰到石头它咬咬牙向前冲,转累了它稍息片刻继续工作。

多少默默无闻的“钻钉”。陈景润,只用纸和笔,用着钻钉精神算出了(1+2)。是的,我们的生活当然比钻钉长久。那么,我们所能做的不仅仅是一枚钻钉。我们一定要有一个信念,面对的是一堵墙要打败它必须有钻钉精神,墙是会加厚的。如歌德巴赫猜想,恩易证明了(1+6),潘承桐证明了(1+5),王元,潘承桐证明了(1+4)……直至陈景润的(1+2)这堵墙便一层层的增加起来。拥有钻钉精神并不是易事,三年五载养不成。

当世人看到时会说:“这是一颗多么固执,而简单的心!”

奇人奇书

700字 五年级 叙事

书这东西是很内向的,一本好书放你面前,并不像一盘好菜端上来,可以色香味俱全,立马勾起你的食欲。对于书,你总要把它翻开慢慢去读才能产生兴趣。

最近见到冯骥才新出版的《俗世奇人》,却产生了类似见到一盘美味佳肴那样的感觉,好像能够望见色、闻见香、尝到味。这是一本构思精美的小书,薄薄一册,共有“三奇”:其一,此乃“绘图绣像本”,古版装帧,彩色封面,书中配有若干清光绪末年天津《醒华画报》所载石印画页,以及日本画家纳村公子为每一篇文字制作的墨线插图;其二,全书由十九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很带有冯梦龙“三言两拍”的笔意。书中所述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其三,各篇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这三者的互相衬映、融合,不能不使人眼前一亮,脱口称绝。

冯骥才是偏爱写“俗世奇人”的,他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书中正骨医苏七块看病前必先收取七块银洋;粉刷匠刷子李干完活全身不粘一个白点;泥人张从鞋底上取下一块泥巴便单手捏出活人嘴脸;造假画的黄三爷以假乱真耍得行家丢了饭碗,等等,皆是些听起来神乎其神,实际上存在过的人物。难得冯骥才掌握了这许多写小说的材料,又以如此简短的篇幅将它们使用出来。我是专门研究短篇小说的,深知如今“短篇不短”的时弊,见到大冯的写法,自然感到欣慰。我也相信“奇才能书,巧才能传”的道理,这本书可以出奇制胜。?

书仅六万字,一边看它插图,一边读它文字,阅读起来毫不费力。读完后回过头来看目录,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以及他们各自的故事竟记得格外清楚。这些人物多为手艺人,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却活到了今天。忽然想到,大概只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时代才会造就这类奇人吧?那么,今天也该出现一些新的奇人了。想到这里,就觉得能够体会大冯的一些用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