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壮歌——乌江绝唱1200字以上

英雄壮歌——乌江绝唱

1200字以上 高二 散文

折翼处,铩羽而归,志陨心残。回首来路,犹有江南烟雨,故人驻足。唯万里江山在,豪气冲天。

——题记

项羽。记忆中,对他的第一个印象,便是一个“失败者”。毕竟,楚汉相争的四年中,他们皆经历过背叛,经历过生死,经历过挫折,经历过磨难,经历几乎是相似的,但刘邦最终赢得了天下,项羽却在乌江自刎。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定论,便也影响了我很长时间。

但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屠洪刚的《霸王别姬》之后,便开始对项羽改变了观点。“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每每听到这儿,眼前总是会出现一个画面:一位手持长戟、身着盔甲的魁梧将领,站在浩荡天地之中,风烈烈的吹着,吹起他身上红色的披风。风呼啸的声音与披风翻腾的声音,成为这乌江边最激烈的一次奏乐。黑云压向地面,天地尽是黑白色般明亮。豆大的雨点密密麻麻的砸向大地,雷电轰鸣,狂风呼啸,似乎这天地都在为他哀嚎。而这幅画面,穿越过千年滚滚长流的历史长河,使我的心中一阵激昂澎湃,于是便开始对项羽更加关注。“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也开始在我心中形成。

传说,项羽乃是重瞳子,有着帝王之相。并且,“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由此可见,项羽能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也并不只是偶然。他有他骄傲的资本,让他可以说出“(秦王)彼可取而代也”的言语,让他可以挥舞着手中的虎头盘龙戟征战沙场,让他可以以一敌百展现他那无双的武艺。

诚然,在秦末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中,项羽因他的桀骜不驯,摧毁了秦王朝昏庸暴虐的残酷统治,成为了令人敬佩的“西楚霸王”,却最终在楚汉相争中,项羽也因他的桀骜不驯而不幸败北,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一生,纵然因为他的自负而令他最终乌江自刎,可八年在疆场上的驰骋,那矫健勇猛的身姿,在历史的前进中,不曾泯灭。

八年光阴,七十余战,亲身披盔戴甲挂帅,手举长戟,身跨骓马,所向披靡。他骁勇善战,独其一人便所杀者数百;他亦侠骨柔情,一生钟爱虞姬,倾其所有。他虽残暴嗜杀,在巨鹿之战后坑杀秦兵士卒二十万,但他亦重情重义,善待兵士。

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来考虑一下。如果项羽是个冷血无情,无儿女情长、重情重义的人,那么会有当四面楚歌,项羽悲吟“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后,虞姬为让项羽轻骑突围而拔剑自刎的历史吗?会有在突破重围时,数百人即使明知一死,却仍死心塌地的跟随吗?会有在乌江河畔,乌江亭长独自守候项羽到来,劝其重整河山的言语吗?当然不会。因此,尽管项羽刚愎自用、暴躁乖戾、多疑嫉妒,但他依旧还是可以让一大帮人为他纵横驰骋天涯,奔波效命不求回报。

况且,项羽虽不善用人,逼走范增,使其失去得力助手,但刘邦就是正确的吗?的却那段我们耳熟能详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证明了刘邦的善于用人,但在他建立汉王朝一统天下之后,因韩信功高盖主便想方设法将他除掉,最终实践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伴君如伴虎”这一君王定论。这样得鱼忘筌的态度,和项羽相比,又好到哪里去呢?

更何况即使项羽灭秦、杀秦宗室、焚咸阳殿犯了很多的错误,但司马迁做《史记》而将其列入本纪,项羽“虽无皇帝之实,却列本纪”,恐怕也是因为司马迁承认他在当时有如皇帝般的领导力和军事才能吧。项羽的重情重义,“妇人之仁”,既给他带来了毁灭,却也更使得他的形象,在后人心中更加饱满,也成为古代武将中为数不多的能够建有宗祠的人,就如同那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样,在百姓的心里,项羽或许更是一位英雄。

项羽不是神,没有七情六欲、无欲无求,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的志向和热血,有自己心爱的女子和梦想,他也会为了江山而放弃安稳的生活,亦会为了美人而放弃江山。诚然他有些自负,但正是这样一份别样的骄傲,令我心生敬佩。

我宁愿相信,项羽只是官逼民反才走上了战场,而在他的心里,一方故土,便可抵万里江山繁华。在我心里,他不是那个不可一世、令人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而是一个没有丝毫野心,简单善良的温和少年……

历史已经悄然走远,功过自留与后人评定。但我想,项羽这一生,或许唯一的遗憾,便是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在江东的一小块良田上,种些花,种些草,自得其乐吧。

英雄岂能恶搞?

1200字以上 高一 议论文

众所周知,刘胡兰是家喻户晓的小英雄,一句“怕死不当共产党”更是穿越了时空。那个时候还不明白毛主席题写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到底是何意思,只知道她是为了一种伟大的信念而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那时候每天看见姐姐和那些女孩子在跳橡皮筋的时候边跳边唱:“刘胡兰,十三岁,参加了革命游击队……”姐姐早已为人母,但是多年前她们唱的歌谣还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里。

今年的1月12日是刘胡兰牺牲六十周年纪念日,一位素以发牢骚而著名的副教授在自己的博客里面对于刘胡兰的牺牲发表了一种“崭新”的观点——是刘胡兰的乡亲杀害了她。看到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这件事,我疑问顿生,到底事实是怎样的?我上网以“刘胡兰”为关键词搜索了一下,竟然得到了795,000条搜索结果,顺次点开一些看了看,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记忆中的英雄已经被“颠覆”的失去了真相。刘胡兰竟然成了蓝眼金发的外国女孩子形象。这些随意的颠覆,不但没有能够坚守让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更好的底线和目标,反而动摇了价值观未形成的青少年的信念,这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有害的。面对这些,我无语,无语中带着愤怒。

郁达夫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我们的民族历史上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杀身成仁,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但是我们却甘心情愿沦为一个更为可悲的民族,颠覆和恶搞轮番上阵,从秘史秘闻的层出不穷到什么所谓的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是“阻挠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的历史罪人”……现在又出了个刘胡兰的死因不明。我真的是要拍案而起了,我想质问说这些话的人,有没有仔细研读过历史,有没有拷问过自己的良心;如果发言的人还是以学者、知识分子自居的话,是不是应该反思反思学术的严肃性和独立性。作为社会的精英层,只言片语都能引起关注。而这种违背了事实的说法和做法却极其有损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

英雄,是我们民族和时代引以为豪的榜样,他们以其穿越时空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虽然英雄也来自于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中,他们也会有缺点会有不足,他们不是“高、大、全”的神,我们也没有必要去人为的拔高他们的形象,我们所获得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在于英雄的精神。人在世界上存在的第一要义当然是在于生存之物质基础,但是只有精神财富才能保证人生活的幸福和高尚。刘胡兰的精神就是对于信仰和真理的坚定和忠贞、为了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革命气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投入,也需要我们始终坚守这种精神并付之于饯行。

中国的腾飞不仅仅要看经济实力也要看精神文化实力,在丰富和多元的文化中应该坚守英雄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主流文化的绝对影响力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有这样的民族才是真正从内到外充实而强大的民族。现在出现的这些不和谐音符,我想应该是暂时的,因为正义毕竟是正义,一定将得会到伸张,得到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