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台上的那双鞋900字

窗台上的那双鞋

900字 初一 记叙文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那窗台上总是晾晒着一双鞋。随着时代的变迁,窗台上的鞋也在不断地变换,它就像一部时代的纪录片,向我们展示着家乡三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布鞋――家乡的艰难行走 

上世纪七十年代,巍峨蜿蜒的大别山余脉山麓下横躺着一个萧索的小集镇,荒芜冷清的小山村里,有一座满是裂缝的石砌底座的土房子,屋内光线昏暗,一扇面朝南的木窗户给这间房屋增添些许亮光和一点温暖的感觉。窗台上,摆放着一双白底黑帮的布鞋,泥土的污渍已使这双鞋失去它应有的光泽,呈现着岁月的沧桑。这双鞋与周围的木窗、土墙、瓦屋倒显得十分协调。 

一双布鞋,似一部留声机诉说了它无尽的辛酸经历和落后的农耕文化、经济;鞋底的磨损变形,体现着那个时代行走的艰难。 

运动鞋――家乡的奋勇奔跑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依然是巍峨蜿蜒的大别山余脉山麓下横躺着一个的城镇,一条宽敞的大路通向曾经用布鞋行走的小山村。当年的土墙黑瓦已荡然无存,杳无踪迹,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一排排一至两层高的楼房,白墙青瓦在周围满眼苍翠的山色掩映下夺人眼目。一户窗台上晒着一双蓝底黑帮的运动鞋,在阳光的照射下,让人联想到它在主人穿用时运动着的青春姿态。 

一双运动鞋,像一幅画面,向我们展示家乡用布鞋穿越苦难,用运动鞋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奋勇奔跑的历史现实。运动鞋的轻捷、朝气,隐喻了家乡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奋勇奔跑。 

皮鞋――家乡的稳步前进 

本世纪初,一座风景秀丽的现代化城市在大别山余脉的山麓下悄然耸起,曾经的白墙青瓦小山村俨然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镇,宽阔的柏油、水泥道路交叉有序,层层高楼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街道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热闹的祥和景象。曾经的两层楼已变为一幢别墅建筑,别墅门前停着一辆黑色的轿车,朝南的窗台上放着一双款式大方别致的皮鞋。在阳光的照射下,皮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一双皮鞋,定格在明媚的阳光下,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家乡穿着运动鞋经过三十年的飞越奔跑,进入到穿着皮鞋稳步发展的辉煌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春天”,我的家乡也迎来了“春天”。从布鞋到运动鞋再到皮鞋,这不只是我们家乡人民生活的一个变化,更是一个时代变化发展的典型缩影和生动写照。愿家乡用她那双皮鞋,行走出更为辉煌的明天。 

窗台前的笑声

1200字 初三 记叙文

——弱柳扶风的季节,风儿轻轻地推着窗,那冲撞声让我想起了那一管笛音和那一丝笑声。

相识在那个明亮的教室里,我被老师分配在窗口的一个座位,窗外的风呼呼吹着,在窗户上摩擦产生了一种很好的乐音。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说会给我们一个惊喜,果然,老师拿出了一根长长的东西,幼稚的我们好奇的打量着,我那自作聪明的同桌跟我说:我敢打保票,今天我们上课吃高粱秆!你信不信?说罢,还过头去向后面的同学宣扬着他的“高粱秆说”不一会老师揭开了我们的谜团,把那根长长的杆子放到嘴边,一个个华丽的音符飘出了窗外,与风声混合在了一起,我们更加好奇,我同桌还在说:你们知道么?高粱秆会出声的!我们都信服地点点头,曲毕,老师问:你们知道它是什么了么?我们异口同声地喊:高粱秆!老师开始笑,半晌才说:“这是竹笛,竹笛。你们知道么,它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可不像高粱秆可以吃。”这时候全班开始哄笑,同桌的脸一直红到脖子根。笑声在窗前萦绕着,也让我与这个所谓的“高粱秆”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光飞逝,一年又一年来如流水逝如风,记得某一年的考级不知是上音学院的老师高估了我们的水平,竟将《梅花三弄》加入了考级必考曲目中。要知道《梅花三弄》只有用箫和筝的合奏最为著名,从未听说过竹笛独奏的,我叫苦不迭,我在班里领悟能力并不高,面对着这一首高深的曲子,我苦恼极了,杨老师拍了拍我的头说:“多听听,多想想。”回家前,我买了一盘CD,回到家,我打开CD,想象着梅花傲放的季节,把窗纱微微合上。第一弄开始了,悠悠的箫声拉开了序幕,雪夜里一枝枝梅花轻轻地萌出花蕾,筝的声音出场,带着一丝娇羞,有一些扭捏,在踌躇了三次以后,终于绽放在了枝头,雪花慢慢地落下点缀着一朵朵梅花,突然,筝的声音变得尖利,清晨了,人们来赏梅了,梅花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淡淡暗香,箫声变得活泼轻快,或许在梅看来,只有向人们展示他们的美丽也是一种活着的意义,箫声放轻,夜幕降临,又是轻轻筝声,却又是一个高潮,就好像一切尽在不言中一样,夜幕下的梅花散发着妩媚的香气,在暮色四合的时候,诉说着自己无尽的喜悦和悲伤。三个不同的高潮,成就了一曲《梅花三弄》。我轻抚额头,原来如此。我站在窗口,望着楼下那一株株含苞待放的樱花树,想象着梅花的样子,演奏着梅花的心声。贴紧了的笛膜使得笛声变得自然不带有一丝做作。窗台下一位老人驻足抬头,曲毕,他在楼下拍着手,我笑了笑挥挥手向他致意。窗上似乎可以映出我略带笑容的脸庞。回头,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冲我说:“丫头学得不错么?”我俩异口同声地笑了起来。那两个充满欣喜的笑声传出窗外。

同学家来了个澳洲人,我俩兴致勃勃地教他吹笛子的指法。看他忙得手忙脚乱的样子,我想起的是曾经初次认错笛子的自己那个曾经同样手忙脚乱的自己,不禁与他放声大笑,不知道这是不是沧桑之后的恬淡。前段时间练拉拉队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一首曲子,是一首快节奏的舞曲,不同的是,那使用民乐演奏的,最熟悉的是那一丝丝清脆的笛音。我的思绪就自由的飞翔开来了,飞到了那一个个窗口,回想起那一丝丝笑声。

笑声,是一个表达快乐的场面,让我看到了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窗台下的那个女孩在一天天成长,我一直都会回想到这样的笑声,兀自穿越了黑白的五线谱,演奏出了命运的曲谱,如同光与雾创造的回声,日复一日沙沙作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