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台上的植物1000字

窗台上的植物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在卧室的窗台上,种着一株不知名的植物。

那是母亲清明时回老家,村里人告诉她治肩膀痛的土法子,给她的种子长出来的,算算约摸也有几星期了。说把它的叶子捣碎,敷在痛处,疼痛就会减轻许多,若长久以往,作用更加明显。

我倒不相信它有这番神奇的功效。乍觉久居县城,屋内太冷清,添置饰品又觉得过于庸俗,便索性效仿城里人,养些花花草草,增添几分情趣。可恨花草太贵,少也几十,多则上百,舍不得也值不得。想那农村随地抓一把,什么车前草,什么狗尾巴草、牵牛花,还有一些叫不上名来的,多的去了。虽比不上那些名贵花木,赏心悦目亦可。忽而想起母亲从乡下带来的种子,于是向她要了几颗。

因为正值春天,万物复苏,兴许现在种下还会发芽,便拣了一粒大而饱满的种了,放在窗台上。至于成活不成活,也只好听天由命了。活了,就像我国文人雅士那样,给它松松土,抓抓虫子,施些肥,权当作是茶余饭后的闲工夫,偶尔作诗咏赋。死了,只怪功德未满,缘分太浅,还需闭关修行。此后由于学业繁忙,难得回来几次,也就渐渐给遗忘了。

昨日到阳台上晾衣服,转身看到一点绿色,料想这沙石水泥做的房子还会有野草长出,便打算一探究竟。拨开满是灰尘的杂物,我迟疑了几秒。当时的表情我已记不大清楚,倘若要我现在来描述一下心情,定是比发现金矿还要欣喜。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株高约二十几厘米的绿色植物,叶子似厚而薄,表皮有一层白色绒毛,淡而整齐,摸上去柔柔的,叶片底下却没有。那茎上有结,粗而挺拔,那枝却曲曲折折的,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骨感十足。可能是前面的杂物阻碍了生长,它巧妙地转一个弯,探出半个脑袋,甚是可爱。有点像我国安徽黄山的迎客松,似乎在招呼我这位稀客。

想当时种它的时候,只是随手拿了个纸杯,用竹签扎了几个眼,铲了把土,洒了些水,此后便没怎么管它。如今它却似个豆蔻年华的少女,长得如此多娇,越发惹人怜爱了。后来询问母亲才得知,在我离开没多久,它就发芽了,之后越长越大,它的“摇篮”——那个纸杯,已经容不下它那日渐茁壮的身躯,母亲遂把它移栽到一个更大的容器,给它松了松土,重新打理了一下,任其自由生长,也就成了现在这个样。

后来我又种了一株,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种下的第五天,隐约可以看到一点嫩茎拱出土壤,那模样颇有几分一触即发的气势。第十四天,开花了,白色的,淡香。

先前的那株后来被母亲作药摘光了叶子,只剩下一根秃秃的枯干。至于效果如何,母亲没说,我也没有去问,只见母亲夹菜时手有些许颤抖。后来种的那株现在依旧在窗台上,只是已经年迈,留下几片将离不舍的泛黄枯叶在风中飘零,奇怪的是每片都完好无损。

窗台上的花

500字 初二 散文

在家的窗台上,依稀记得有那么三盆花。除了那株,还有一盆君子兰,另一盆,如那一株那样连名字也记不得了。像我这样不爱花又无心的人,向来不注意这些的,三盆花中,只记得了那盆被母亲念叨的最多的君子兰的名字。

在我的记忆里,君子兰是及不争气的,从没有开过花,倒是叶子一直在枯萎,全然没有一点君子的风范,眼看就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君子兰左边的那一盆,扁长的叶片上长了仙人掌似地尖刺,不多,但同样扎人。但它从来都是往下长的,也不怎么招人喜爱,即使它开的是又大又红的花朵。

唯一正常一些的,便是那盆了。那盆花就像一棵小树,椭圆的叶子挂在主枝分出的枝子上,看上去也有些精神,让我多看了几眼。小时候我曾经问母亲:“妈,这树以后长大了,会不会把盆撑爆呀?”母亲没回答,或许是没听见。我却认为她在敷衍我,但后来那“树”的确没长,我只能作罢了。

那盆花的生命力很强。我家没有爱花之人,不会经常给花浇水,这应该也是君子兰死亡的原因之一。他活了下来,并得到了更为顽强的生命力,也算是一次优胜劣汰吧。

开花的时候,也没多少人注意它,因为它开的花又小又白,又没有香味,不似它旁边的那盆,花开的又大又红,招人眼球。但细细一看,与它旁边的红花相比,似乎又多了一份朴素,一份简洁,让人看得舒服。

花谢的时候,也没有人惋惜,因为明年花还会开,还会谢,这样,一岁一枯荣,循环下去。

早上起来,看见那株轻轻摇摆的“小树”,我不由得微笑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