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浮士德》有感550字

读《浮士德》有感

550字 初二 读后感

2005-4-6 《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他为了学,他放弃了自己:"为此,我才想魔发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才是向上的人.针对我学的不良现象,面对浮士德,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他是那么地热爱学习!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和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童年趣事

650字 五年级 叙事

童年趣事童年,像一条络绎不绝的小溪,缓缓地流在我的心里。在这条小溪里,既有欢乐的笑声,也有伤心的眼泪,但记得最深的,要数童年时我做过的一件傻事。

那已经是几年前我6岁时做的事。那天是周末,我出去玩了好大一会才回到家,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精疲力竭了,可是,妈妈却说:“家里没有盐了,可是锅里还有菜,我脱不开身,你今天就帮我买一回把,顺便锻炼一下你的自立能力。”说着,她将10元钱塞到了我的手上,可是我有点不耐烦,又不得不做,只好休息了一会,去买盐了。我拿着钱跑到小卖部,买到盐以后,就立刻往家跑,因为我想早些吃饭,所以跑得很匆忙,我不小心拌到了一颗石头,摔倒在地上,盐撒满了一地和泥沙混在一起。这时我早已分不清哪里是盐,哪里是泥了,我心里十分的着急,心想,如果妈妈问我盐在哪里去了,我该怎么回答呀?唉,妈妈一定会骂我的。我赶紧用手把盐聚拢从地上一把一把抓起装进已经破了的袋子中。我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妈妈不是说水可以把米洗干净吗?那我也用水洗洗盐!

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家中,趁妈妈不注意,拿到一个盆子偷偷到水管前,接了一盆水,将盐倒进去,学着妈妈洗米的样子。我洗啊洗,可是盐好像在和我捉迷藏似的,故意躲起来了使我越洗越少,一转眼全不见了。这时我心中充满了许多小问好。这是妈妈走了过来,问:“你在那里做什么?”“我……我……我在洗盐。”“洗盐?盐怎么可以拿来洗呢?”妈妈问道。于是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盐并不像米那样,能洗干净,它遇水即溶。”听完妈妈的解释,我明白了盐为什么会在水中消失。我自己也明白了,凡做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

虽然这件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但还是让我难以忘怀。

五年级:午后阳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读后感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