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_800字800字

亦师亦友_800字

800字 高三 议论文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那些人是老师,也是朋友。

鲁迅一生写了许多文章,但写关于自己老师的文章却是少之又少。他写的第一位老师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我想寿镜吾先生是他的启蒙老师,所以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第二位老师是他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藤野先生。他并没有因为鲁迅是中国人而歧视他,并且还很细心的教导他。最后一位老师是他最敬仰的章太炎先生,他的爱国精神,恰恰是鲁迅敬仰他的根源。在章太炎先生的影响下,鲁迅燃起了他爱国救国的热情。

鲁迅是个伟大的人,而这伟大的背后,是因为遇到了让自己改变的老师。

我觉得自己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也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在我看来,老师上课的方法好,不如分享一些生活的经验来得实在。课上得好,不代表师生关系一定好,一位十分严肃的老师,总会让人感到恐惧,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就会隔着一面玻璃,可以相望,但却无法触碰。能够分享生活经验的老师,就会像我们的朋友一样,可以相互触碰,那面厚而透明的玻璃,也就此被打破。

由于以前的语文老师生孩子去了,所以来了一个新老师,但在没有见到新老师前,我很好奇新来的老师到底是个怎样的老师。见到新老师后,我很是高兴,她是个中年教师,也就是说她的教学经验丰富。想到我的语文有救了,我顿时就燃起了学语文的热情。

我喜欢这个老师,但并非全班人都喜欢,特别是上课喜欢睡觉的同学。因为只要她看见上课有人睡觉,就会喊一句:“状态,状态。”因为她常说这句话,所以很多时候一些同学就会替她说。分享生活的经验也是她上课的一部分,也许是她的身边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所以才有如此多生活的经验。她也总是告诉我们智商不高,但情商要高。也因此我渐渐懂得了生活并不像儿时玩的过家家,生活是现实而又残酷的。她分享的经验,犹如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前方的黑暗。生活虽残酷,但却磨练着人们的意志;上课虽乏味,但却有她甜美的歌声;学习虽艰难,但却有她细心的教导。

学习好,只不过是在纸上罢了。但懂的经验多,却是受益终身。在我看来,她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一位良友。

难忘2017,难忘与你的相遇,难忘你那苦口婆心的话语。

常存忧患之心_800字

800字 高三 议论文

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直至今日,这句话仍为一句至理名言为世人传承。而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凭借一己之长,便高枕无忧,安于享乐,而却毫无忧患之心,无疑自取灭亡。  古有神童仲永,写字作诗信手拈来,一时人们争相求之,而其父却毫无忧患之心,以仲永之诗作换取银两,而“不使学”,其年长,才气渐减,“不能称前之所闻”,及其成人,“泯然众人矣”。可见,上天赐予仲永常人之不及的聪慧,而他和他的父亲却没有任何忧患意识,最终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反之,一代至圣孔仲尼,生来为常人,无任何优势,并且要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而他却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周游列国以求教,以“学无止境”勉励自我。他深知上天没有赐予他任何多于常人的优势,于是常常自勉,每日三省其身,“学而时习之”,学思并存之理长存于心。那一根根燃尽的蜡烛,那一个个漫漫长夜,那一页页翻过的书柬,造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人:孔子。  然而,忧患之心不仅是对个人的告诫,更是治国之道。  清朝无疑是缺乏忧患意识的典型。清朝前期的“康、雍、乾”盛世,使之过于自满,自以为天朝上国,以为维持有先天优势,便可将“蛮夷”之国踩在脚底。但梦总是要醒的,西洋火炮的一声震响震碎了清政府的美梦。软弱无能将辽阔疆土拱手相让,闭关锁国将大好河山毁于一旦。  今日之中国,今日之青年,如不存忧患意识于心,又如何能长存,只怕又会步入清朝的后尘。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便深谙又换知道,虽然他在诗作方面已大有成就,成为宋词豪放派代表,他却没有就此止步,书法绘画方面钻研,废寝忘食,不舍昼夜,将竹画得栩栩如生,至于“胸有成竹”的地步。  王羲之亦是,即使书法已经炉火纯青,但他仍不断练习,将家中的一谭清水燃为墨色,最终达到“入木三分”之境地,他不懈的追求与勤奋练习使它成为千古书法大家,仅留下千古绝唱“兰亭序”,引无数风骚瞻仰求之,后人晚辈望尘莫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面对却显示,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唯恐出现差错;而面对优势,我们往往自以为是,忘乎所以,最终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人生之路漫漫,吾辈应常存忧患之心,进而上下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