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名人”:中国教育的悲哀650字

“傍名人”:中国教育的悲哀

650字 初二 散文

日前,于网上闲逛时,读到这么一篇文章:郑州大学官网撰文称: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和该校有着“非同一般”的特殊感情——三十四年前,她就是在该校二附院出生的。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随着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女航天员刘洋可谓一夜成名。按理说,刘洋的家人、家乡乃至学校以此为荣倒也无可厚非,但为其接生的医院也硬要以此为由,来“荣”一把,咋说咋觉得别扭,明显有“傍名人”之嫌,让人顿生厌恶之感——堂堂学府,竟也有此从俗之举,实在令人齿寒!

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也是眼下许多高校的通病:急功近利、哗众取宠,一味地务虚,凸显出高校病态的价值取向,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孩子在医院出生,原本是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儿了,放眼全国各地医院,每年出生的婴儿数以百万计,成名成家者有之,鸡鸣狗盗者亦有之,且人数甚众。若都效仿郑州大学所为,将航天员刘洋在其附属医院出生一事当作荣耀而大吹大擂,是否也该把日后沦为罪犯者亦要当作羞耻而口诛笔伐呢?再者,郑州大学绞尽脑汁声称学校与刘洋有着“特殊感情”,照此推理,与刘洋有“特殊感情”的可谓多矣,比如刘洋出生时穿的衣服、鞋子,玩的玩具,吃的奶粉甚至于其曾使用过的马桶等等生产商都可以借此炒作,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婴儿用品,刘洋该如何长大成人?既然孩童时代如此,那么青少年时代与刘洋有关的所有事物都可以此法联系起来,因为既然堂堂高校都以出生为荣,与刘洋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为何就不能包含特殊意义?

作为学校,应当以教书育人、培养合格公民为己任,而热衷于“拉关系”、“傍名人”,充分暴露出了高校价值取向的病态,必须得到及时诊治、修正,才能回归正常的轨道。但愿郑州大学的丑剧能作为一面镜子,让更多的高校从中窥见自己的不足,并以此为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惟有如此,教育的明天才会充满希望。

一场及时雨

300字 三年级 状物

暑假里,烈日炙烤着大地,持续的高温不见消退,使得田野中的庄稼耷拉着脑袋,路旁的树木、花草都无精打采,好像在说:“老天爷,快快下点雨,我们都快渴死了!”老天爷好像听懂了它们的话,就在那个晚上,下起了倾盆大雨。

你听:“滴啪,滴啪……”雨下起来了,正在练毛笔字的我也被这声音吸引到了窗口。

风雨中,我看到几个孩子正在南大河公园中奔跑着,欢呼着。奔跑中,溅起一路泥水,他们却全然不知。

雨,越下越大,风,也越刮越猛了。雨被风刮到马路上,溅起一个个水花;雨被风刮到屋顶上,激动得咕噜噜地滚来滚去;雨被风刮到车上,被新奇的雨刮挠得哈哈大笑,滚落一旁。

雨时而大,时而小,渐渐地停了。树木、庄稼和花草都喝得饱饱的,仰起了耷拉已久的脑袋,好像又对老天爷说:“谢谢你,老天爷,让我们死里逃生!”

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三年级:郑嘉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