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悲惨世界》有感_名著读后感650字

读《悲惨世界》有感_名著读后感

650字 五年级

愤怒与悲悯,这是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冉阿让是一个苦役犯,他被卡福汝主教当作客人,冉阿让开始忏悔,并在另一个城市当上市长,他和一个名叫珂赛特的女孩一起生活。最后,女孩出嫁了,冉阿让也赎了他的罪。

看完这本书,我心中真是五味杂粮交织在一起。其中人性的贪婪让德纳第一无所有,竟然利用自已的女儿赚钱,他不劳而获,满脑子的坏主意,让人看见他就厌恶。与之相反,警察沙威则是让人恨不起来。他本身是没有错的,只不过他的那些美好品质被引入歧途,让人厌恶罢了。我们的主角冉阿让则是一个想要报复社会的人,不过后来,他改变了,变得为他人着想,乐于施舍。可是,尽管如此,想要害他的人还是有增无减。

以前的社会如此,我们现在的社会仍旧如此。前不久的滴滴事件,一直在告诉我们人性的黑暗。我们的社会正缺少像卞福汝主教这种人,人的心灵本来纯洁的像一张白纸,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这张白纸上开始染上了各种颜色。造成这种原因的有很多很多。其中,家庭有很大的关系,你家里面如果产生家暴,那么这家的孩子可能是更加专横、脾气暴躁。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相互尊重、敬爱,那么孩子以后甚至从小就懂得谦虚、尊敬他人。可惜,现在这个社会,跟雨果笔下的世界里有什么两样呢?网络的飞速兴起,已经带来了灾难!人们都觉得打几个字没什么关系,却殊不知给别人多大的精神伤害!安医生与丈夫去游泳,有两名男生冒犯安医生,却不道歉。男孩的父母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还在微博上投稿,网友开始用语言攻击安医生一家,安医生最终选择服药自杀!这可是逼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啊!

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如卞福汝主教一般,帮助而不是伤害他人!

愿一切罪恶远去,悲惨事件不再出现。

荷叶不沾水的秘密_优秀说明文

800字 六年级

星期天,我和妹妹在乡下玩,捞上来一片荷叶,看见荷叶的表面的水珠只要一斜,就会滚落,这表明荷叶不沾水,可荷叶为什么不沾水呢?我拿出电脑查了一下大。

原来荷叶表面有纳米结构。这种结构可使荷叶有双疏效果,就是不沾水也不沾油,即油和水在荷叶上的接触角都于90°。有报道解释说这种结构有极强的吸附空气的能力,会在其界面上形成

一层气膜,使水、油接触不到荷叶。中科院化学所江雷也认为荷叶有双疏效果。但用能接触到的所有荷叶做验证实验。结果是荷叶不疏油,机油、食用油都可侵润荷叶,可在荷叶上产生毛细现象。荷叶水珠的下层有亮晶晶的反光,这说明水珠与荷叶间却有一层空气,水珠下层的反光是光线照入水珠在水珠下层发生反射时产生的。用显微镜、电子显微

镜观察荷叶表面,可看到荷叶表面有无规则、分布均匀的菜花状透明发白的点暂称为蜡点。再用显微光镜观察荷叶上水珠的全反射面时会发现,荷叶上水珠的反光面不是平整一片,反光面上有很多的突起,突起对应着蜡点,突起点占

反光面的很小部分,反光面在蜡点间,反光面是弯曲的。通过观察可以判断出荷叶上水珠下空气的厚度是相差极大的,大约从0-20微米。如果是纳米物质吸附的空气,那么被吸附空气的厚度宏观上应是一致的。在干荷叶上打一个直径3毫米的大洞,或用针扎一片小洞,荷叶上水珠可停留在洞上方,不会从洞中流出来。(干荷叶上也有蜡点,水在其上也可形成亮晶晶的水珠,鲜荷打洞,叶洞的边沿有液体渗出,水会从洞中漏出。)荷叶洞中没有纳米结构,是空的。洞中水之所以不下流,是因为洞周边的蜡点疏水,托住了荷叶上面的水,洞中间的水又被水的表面张力拉住,所以水不能漏出。荷叶蜡点间的距离约10-20微米,水在蜡点隙被空气占据,形成了一块块小的可进行全反射的反光面。平滑的蜡块、聚四氟乙烯片疏水,其上的水珠没有全反射层。随机找到的粗糙的蜡块、聚四氟乙烯片,表面没有处理成纳米结构,但其上可以形成有全反射光的亮晶晶的水珠,就是水珠下有空气。这些都说明荷叶水珠下面有空气可以不是纳米结构吸附引起的。

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认真观察,总会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