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书笔记_900字900字

《童年》读书笔记_900字

0
0
900字 初一 读后感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高尔基4岁丧父,10岁丧母,他只上过2年学,完全靠自己努力学习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是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就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童年》是这套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脾气暴躁的、日渐破落的小染坊主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光。

《童年》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阿辽沙,它的主要内容是讲可怜的阿廖沙三岁就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这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阿廖沙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阿廖沙,使阿廖沙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阿廖沙的舅舅们为了争夺财产,抛弃亲情,性情暴躁、乖戾、贪财、自私……几年后,最疼他的外婆死了,母亲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这本书不仅有严谨的艺术结构,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童年》中高尔基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残酷自私、阴险暴躁的外公、贪图钱财的舅舅、冷漠无情的母亲、善良慈祥的外婆、快乐能干的茨冈、勤劳能干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快活可爱的保姆叶夫根尼亚。这些人物的塑造中,外婆、外公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外婆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伟大母亲的象征,也是俄国苦难生活的象征。她喜欢唱歌、讲故事、跳舞。她慈爱、善良、刚强,在十分嘈杂和混乱的情况下,也能把人们吸引到她的周围,为艰苦窒息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情调。书中高尔基通过她的外貌描写、语言、行动以及引用大量民间歌谣、童话、故事等各种形式对其形象进行全方面刻画。

初一:陈栋懋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田园风光

450字 四年级

星期六,爸爸带我到汀泗老家去玩,已经很久没去老家的我,心里非常高兴。

一路上,我看见车窗外满山遍野的小野花竞相开放,有黄色的杜鹃花、紫色的婆婆纳……打开车窗,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顿时感到神清气爽。

回到老家,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要去屋后的山上玩,奶奶叮嘱道:“现在春笋正在生长,你们小心一点,别踩到笋子。”到山上一看,满山都是高大粗壮的竹子,在竹子脚下有许多破土而出的春笋,有的才冒出一点笋尖,有的已经长了一尺多高,像座小塔,听说这些竹子是村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我们小心翼翼,不敢伤到半根,我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它们茁壮成长。

时间不早了,我和姐姐往山下走去,听到一阵悦耳的铜铃声,我们顺着声音望去,看见几头黄牛在田野里悠闲地吃草,屋前屋后几只小鸡扑哧着翅膀朝各自的窝中跑去。到了家门口,我看见奶奶正准备喂鸡,我也抓了一把米学着奶奶的样子手一边抖动,嘴一边咕咕地叫着,不一会儿它们便吃饱了,满足地朝窝里走去。

虽然城市里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但我们却无法呼吸到乡间清新的空气,更无法体会到鸡鸭成群的悠闲之乐。

我爱田园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读后感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