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换位思考1000字

90的换位思考

1000字 初三 散文

前不久,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上车的时候,不小心踩了一位女士的脚,把女士疼得叫了起来。小伙子非但不道歉,反而像没事人一样视而不见。女士不由得说了几句“你没长眼呀”之类的气话,小伙子竟强词夺理地说:“我头上长了眼,脚上可没长眼。”就这样,两个人在车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吵得不可开交。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反映了一个问题:两个人都只是站在自身的角度来看问题,女士觉得自己被人踩了吃了亏,小伙子则认为自己被人骂了难堪。于是,争吵不可避免。但如果两人都能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那么这样的争吵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或许下面的事例能给我们以启发: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客户之所以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的换位思考,不但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人文关怀,也从根本上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每个人活在世上,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要考虑到他人的存在和感受,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如果做人做事一味地想着自己,那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真情可言,这样的人也必定没什么好结果。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不乏见,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生活多疑的曹操,在逃亡途中,误杀了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一家,他不但没有丝毫的愧疚,在面对帮助他逃亡的陈宫的指责时,反而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真是自私到了极点,难怪足智多谋的陈宫要弃之而去。曹操后来杀了许多曾帮助他出谋划策的谋士,也是出于极度的狭隘心理,致使多次出师不利,最终也未能统一天下。如果曹操能换位思考一下,就不会出现上述这些情况,他的人生事业就有可能改写,他也不会留下“奸雄”的骂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不是出口成脏,就是活不投机大打出手,以至于两败俱伤。就拿前面踩人的小伙子来说吧,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他还能对自己的过失强词夺理吗?最起码总会说一句“对不起”吧!而如果那位女士能站在小伙子的角度想一想,她就有可能对被踩这件事抱有一个宽容的态度,毕竟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也是事实,即使抱怨也不至于开口骂人。可见,遇人处世,换位思考思考,就有可能化解许多不必要的冲突,许多不愉快的事情也就可以释怀了。

让我们怀有一颗宽容之心,在换位思考中去品味生活,品味人生,品味他人,这样我们就会活得更坦然,更自在,更幸福。

赵仑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赵仑者,石城金陵人也。尝授吾班数学。而成就远大于数学之外。

仑势壮,气雄,姿俊美。久之,声名振焉。秦淮之人无有不慕其体型者。然伦谦卑过人,好以常人自比,辅以俊美之体型娱人。故时人复以其圣德为荣,褒贬于巷尾,终日不倦,久而为天下闻。

其传道授业解惑者,曰数学。每至上课,或捶胸顿足,或疾步而奔。时困难抽象之物,经伦之点拨,立有醍醐灌顶之感,则豁然开朗。课上,其妙语连珠,众妙毕备,吾辈常常捧腹而不能自已,声足以撼楼矣。是时,邻班教师愤而关门之声接踵而至。课堂之活跃若如此。故课之未尝昏昏然,而容光焕发,欣欣然矣。每日盼伦之来临,以为人生之大幸也。而伦有癖好,喜坐于垃圾桶之上。每忆之,先映入眼帘必为其端坐于垃圾桶上,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忆至此,不由哑然失笑也。

伦恃其势壮气雄,常约违规之生于办公室面谈。当是时,门窗紧闭,无以窥室内之事。但时闻狼嚎传出,众畏畏然而不敢进也。更尝约学生与厕所会谈。其办公室之私谈已引人之甚,无论厕之会谈,故围观者甚众,皆可观生俯其地而撑其身。久之,则四班五班之生力大如牛,声如狮吼,皆出于此乎?然每至会开,邻班教师苦之,盖因其顾三尺高台下,所剩者十之六七,余者皆之厕而围观之。或怒之,三令五申,然每至会开,仍观者无数。

伦知劳逸结合之重要甚矣,好游戏。常玩电脑于课后,联机同玩于超、赞、康之属,曰星际。每开玩,则室外学生云集,过路者皆驻足而观,或疑而询之,或跂而望之。每每交通塞流,门可罗雀之处突水泄不通之时,便知伦玩之而不亦乐乎。或急于厕者,往往堵于此,兼受身心之磨砺。当是时,腹胀之,心急之,火攻之,故忿忿然而欲强行取道,然岿然不动也。故课上许久,才从厕中出,汗流浃背,泪流满面,时仰天长叹,曰其华容道之迫急、蜀道之难行也!

伦亦通美术。尝作图,与图形中加矩形。吾未见奇图,均觑觑然不知何物也。或疑之,或询之,或自已通晓而自擂之。后伦谈之,哑然曰,仅一直角矣。闻者皆晕。其画技出神入化若如此,吾败下风而无话矣。

涛哥六年六月初,尝一试,曰二模。考数学之时,沉沉矣,未观题号而胡乱填之,仅答案而未对题号者,皆错矣。待明之,远晚矣。初闻噩耗,顿觉天地失色,日月无光,吾之后悔不迭。诉之于伦,然泰然自若,并称焉知非福?大惑,忙询之。于是伦以数学之逻辑,政治之辨证,历史之成败并文学至理名言细细说之。此少入民革,兼济天下者,真良师益友也。孰多见乎?

更有佯狂之人,狂言对吾:汝如仅混与伦,便已足矣,此真鸿鹄之志哉。闻之,愤然而不平,告知于伦,然未愤,而曰,人不知而吾之不愠,岂非君子乎?言毕,观之,俨然一谦谦君子其容宽船纳百川之胸怀。

至此伦功宜称帝,然犹为人名教师。所以婉拒帝位者,低调使之然也。是故以本纪记之,以彰其帝王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