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试卷纷飞时800字

又是试卷纷飞时

8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自从上了中学以来,考试就似乎和我们的学习再也分不开了。我们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在考试的题海里奋力地游着,我们宛如是滔天巨浪中的一叶孤舟,随时有船翻人亡的可能。我们只得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时刻绷紧我们的神经,以求不被他人甩在后面。

考试前

上第二节晚自习了,黄老师走了进来,把一大堆又厚又重的试卷放在了讲台上,说“晚自习时我们来做一份数学测验,把桌子拉开!”我们一边调整着桌子,一边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戴伟向后一仰,吐了吐舌头,做了一个极其夸张的动作:“唉,又要考试,还不如让我直接去阴曹地府来得痛快!”“你的数学成绩那么好,哪像我,这次考不好,又要挨骂了!”徐鑫鹏在一旁不住地唉声叹气,“我这次死定了!”“我这次才是无回天之力呢!”我也加入了这场谈论之中,一边弯下身子捡起了地上的胶带纸,一边沮丧地说。“安静!”黄老师皱起了眉头,拍了拍讲台,“下面开始发试卷!

考试中

黄老师的话刚一出口,教室里刹那间鸦雀无声。一会儿,翻动试卷的哗哗声,写字的沙沙声,撕动胶带纸的咝咝声此起彼伏。我专心地做着试题,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时间一分一秒地从我的指缝间溜走了。我绞尽脑汁地思考着一道难题,无奈的是,这只“拦路虎”任凭我三十六计全部使尽,十八般武器尽数用遍,也没有一点儿想让开的意思,我只好绕道而行,向着下一座碉堡进攻,在我的强大“火力”之下,一道道的难题被我攻克了。“还有两分钟!”黄老师提醒我们。我顿时慌了,还有两道题没做呢!教室里一片“啊”的惊呼声。“把试卷收上来!”黄老师毫不留情地下达了命令。我只能眼睁睁地望着高分又一次与我失之交臂了。

考试后

放学了,平时一放学就溜得无影无踪的同学们此时都一反常态地在教室里三五成群地谈论着,到处都是一片怨声载道——“真倒霉,我最后两条还没写好!”“哪像我,我最后几条都是蒙的!”“唉,我连题目都看不懂!”“这次的试卷好难!”“就是,时间也太少了!”王浩趴在戴伟的桌子旁忙着和他对答案,教室里乱哄哄的,像个菜市场。

考试就仿佛是戴在学生们头上的紧箍咒,考得不好,自然是不高兴;考得好了,又担心自己的成绩会滑坡。每当试卷纷飞时,只能是“读书人一声长叹!”

“语文老师的人文素质,决定着全民族的人文素质!

1200字以上 一年级 抒情散文

看了有关“另类”老师蔡兴蓉的文章,我感慨良多,《教师博览》上湖北荆门作者董玉洁的一篇《大街上的猫步》首先让我开了眼,后来,又查了相关的资料和文章,觉得蔡兴蓉的确是一个很不一般的老师。他的一句“语文老师的人文素质,决定着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真是振聋发聩!

他的不一般是因为他的“另类”,他在别人眼中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他并没有响应号召去为学生们灌输知识,做一个应试教育下的“杰出工作者”,而是用螳臂挡车的勇气在向应试教育挑战。他可以在第一堂课公开课上只上了十五分钟就结束了,他敢同学生们说他也没去过泰山,这篇课文就不上了,他也可以一节课上完三篇现代文,他要求学生们尽可能地少听或不听他的语文课,而是博览群书,学会学习。对于语文应试教育,他说就是把语文当数学教,做练习、对答案。他说教育中的“和谐”是要求一群人如同一个人。他批判教师“学生怕什么,他就教什么,学生怎样怕,他就怎样教”,他批判家长“对于孩子的希望就是活着,充其量就是好好地活着”。他提出评价优秀教师的标准:“第一,看他投入了多少;第二,看他破坏了多少!”这是一个用“指南针的意志和刚铺上路面的沥青的热情”来同中国的应试教育作战的武士。

我佩服他的勇气,说实在的,这样的勇士太少!我不是教高中的,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但我所知的中等教育也正如他所批判的一样,而那么多“辛勤耕耘”的“优秀”中学教师也正在默默地做着相同的事:灌输。“题海战术”已太平常,超负荷学习也是完全正常,反复地补课已属必需,不断地挖深挖难是理所当然。他们用自己皓首穷经地“钻研”教材来诠释现代教育,用知识代替情感,用题目代替人文。人民群众早已习惯了孩子进入初中以后的“苦行僧”式的学习生活,没有几个人会提出疑议,因为“它是正常的,它是在为孩子的明天着想。没有今天的苦,哪有明天的甜呢?”社会认同了这样的教育,家长们绷紧了这样的弦,孩子作好了这样的“战斗”或“牺牲”。我只看到初、高中老师们那些整日绷着的脸,阴沉得充满杀气,在学科成绩的竞争中已经让他们变得像一头头失去理智的狮子,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压榨得那些学生死去活来,再说一句“为你们好”。

现在,小学是认为孩子天性发展的唯一的一块净土了,如果这里也充满“战争”的火药味的话,那可真的是“狼烟四起”了。可我也知道,老师们最怕的是统考,一统考,一比较,什么水平都会被拈出来,似乎老师的能耐就是体现在这一点上,分数就是一切。因为高考的指挥棒悬在那里,以后是要靠分数说话的。于是,各种方法都用上了,小学里也不得不为应试而忙,学生们看书、玩耍的机会同样变得了了无几了。有时候,出卷人想出来用古诗来考学生,于是“全民上下”齐背古诗,背得是昏天黑地;有时,出卷的又想以名著来作为新亮点,于是各类有关知识又出现在学生的作业里,他们渐渐地丧失着自我。更可笑的是小学生的各种教学辅导资料、参考用书、课外作业练习的书籍满天飞,与中学相比,可说是毫不逊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嘛。可怜我们的孩子要做那些编者们七拼八凑、胡编乱造的所谓题目来审时度势,求得高分。

语文教育是什么?“语文教师的使命,一是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二是给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不同的方法,最后相同的分数,前者是拼命地灌输、枯燥地学习,后者是主动地探求、快乐地接受,更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给人的是精神的虚伪,后者给人的是真善美的情操,这就是应试教育与蔡兴蓉式的教育之间的差异。我不能不说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那么,既然蔡兴蓉式的教育那么好,为什么不让我们都采用他的方法呢?更可悲的是我们根本拿不出几个像他这样博览群书而又爱生如子的好老师!像教了二十年书从未读过一本书却年年评先进的教师比比皆是;像一放学回家就做自己的“业余爱好”(打牌、玩游戏、聊天……)的数不胜数;像心浮气燥,教书没心思,人在课上心在课外,拿着教科书想着买卖经的多如牛毛;像为了交一篇论文,东拼西凑、东抄西摘的,课外从未提笔,而要学生写出精美文章来的语文老师遍地开花;像一天到晚忙于评职称、争荣誉,尔虞我诈、互相争风,又为上一两堂“精品课”“示范课”“优质课”,为评个“教坛新秀”“教育新星”“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而磨尖了脑袋的老师摩肩接踵(我什么都不是,不知是否有嫉妒之嫌)……这样的境况,如何能产生那样的好老师呢?不可能,绝不可能!我们全民族的人文素养即可见一斑了。

说到底,语文是要有语文涵养的老师才能教得好的一门课,凭借教学时的技巧经验,告诉学生可能考到的要点、难点,这样自然能够获得高分,但于学生何益,于民族何益?自己都不喜欢阅读、自己都讨厌写作的语文老师怎么可能教出真正有语文素养的学生呢?即使有,也是学生自己学得的。

我很赞同他的这个观点,我们目前的教育,至少在语文教育上,我们应当切实提高语文老师的人文素质。问题出在没有这样的人才,而有这样的人才也常常是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的,像蔡兴蓉是属于那种多次扼杀而终于没死的那种顽强的苗子。

(时2006-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