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高度800字

不同的高度

800字 高一 散文

世上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生活。芸芸众生,千姿百态。每个人都在耕耘自己的生活,攀登不同的山峰,抓住不同的高度。志向有多高,生命就有多高。

乞丐是很适应卑微地活着的。他们只需最低的物质供求就可以活下来,而精神,他们是无从谈起的。于是,随处都可以见到他们褴褛的衣衫,空洞的眼神以及游魂一样的脚步。但他们也只是能够活下来呵!他们手里持的只是行走于这个世界的最低通行证。可是谁能断定他们不幸福呢?我们可能觉得他们卑微,可他们或许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用付出一丝劳动就可以活着,活着就是好的。我们不能苛求他们像我们一样去为生计奔波,他们原本就只想做乞丐,这就够了。

乞丐追求的高度就是做个好乞丐。

不说别人,就说我——千百万中最普通的一个女孩。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追求美丽、追求时尚,有时幻想能站在那个最广阔的舞台上,展示最青春、最靓丽的自己;有时却想安安静静坐在那儿想事情,思索一些对我而言仍深奥的问题。我只是想最轻松、最快乐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去努力完善自己。

我追求的高度就是做个快乐的女孩。

读过《再别康桥》就不会不知道徐志摩。他心思细密又极追求爱与完美。他的诗灵动、纯美,深深迷醉千万人。我羡慕他,我相信许多人都很羡慕他,他的文采,他的名声足以让他可以傲然于世,赢得最美妙的感受。他该是幸福的,因为他生活于赞美之中,成功之中。的确,他做诗人是极成功的。可你知道他最想过哪种生活吗?那是一种最质朴自然的生活——一个人徜徉于山中,可以摇曳一头的蓬草,纵容满腮的苔藓;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游医,装一个猎户。可以在青草地里坐卧、打滚、狂舞、信口歌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味灵魂的愉快,因为此时他的胸襟会跟着漫长的山径开拓,他的心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他的思想会和着山壑间的水声,有一澄到底的清澈……

诗人追求的高度便是最本真的自然。

不同的时间段,都会有不同的追求高度。这正如对饮料的态度,儿子喜欢汽水,父亲爱喝咖啡,爷爷要喝白开水;少年追求热烈,壮年追求丰富,而老年却追求恬淡。

无论卑微也好,高贵也罢,生活的高度总会有差异,不要去和别人比高,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妙的高度。

不向命运低头

800字 初二 散文

--读《童年》有感

我们的童年都是无忧无虑的,是幸福快乐的。在我们的一生中童年的时光应该是最幸福了吧。在家有父母的疼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也不用操心。在学校有老师同学的指导与关心。可从高尔基的《童年》透露出来的点点滴滴,“童年”不再是欢乐的代名词,童年,给他带来的却是坎坷和磨难。他的童年是一段悲惨遭遇,更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书中讲述了阿廖沙幼年时期父亲早逝,善良的母亲因无力养他,只好把他送到尼日尼的外祖母家度过童年。他只上过3年学,11岁时被残暴的外祖父残忍地赶出了家门,走向“人间”,过早的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作者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在外祖父家中,他看清了周围的一切:贪婪、残暴和凶狠。泯灭人性的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年老落魄后竟利用自己的名誉换得金钱;两个自私自利的舅舅更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打死了妻子;就连孩子也参与这场权利之争……在这个家中,是美丽善良的外祖母点燃了阿廖沙的生命之灯,只有她给了高尔基无限的关爱与呵护。就如文中所描述的一样“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外祖母是阿廖沙的所有精神支柱,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人;而他唯一的朋友——茨冈,给了阿廖沙真正的友情。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懵懂懂地明白了一些道理,但他仍旧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读完《童年》,我感受颇深。作者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得如此的艰难,却从没被挫折打倒过,绝不向命运低头。我们现在每个孩子都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每天被幸福围绕着,渐渐地就认为苦难只是一个代名词,简直是一个简单而又遥远的历史。我们没有忍受过饥饿的折磨,不知道一粒米的珍贵;我们没有经历过严寒的考验,不知道温暖的含义;我们没有尝试过寄人篱下的滋味,不知道招人白眼的苦楚。所以,当苦难来临时,我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被一些小小的挫折打倒了。我们应该学会自强!学会成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运用我们的智慧与勇气来迎接命运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