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我心底的风景900字

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又是一个柳絮飘飞的季节,我望着漫天的柳絮,思绪竟也像这轻盈的柳絮随风而起。  去县中就读的那一年,父亲外出,母亲脱不开身,叫弟弟送我。那天,风很大,弱小的弟弟挑着两筐沉甸甸的行李,在沟沟洼洼间晃荡。瘦小的身子像根离地的芨芨草,颤颤地颠簸在荒野里。我默默地跟在后面,静静地听着小弟肩上绿竹扁担的“吱吱”叫声。血色的夕阳,染红了草尖树梢,把小弟蜡黄的脸映得像红山茶一样。  “姐,前面就是状元溪,八爷说,叫声状元溪,来年准能考中。”小弟一脸灿然,凌乱的头发,一双可盼的眼。弟弟放下扁担,理了理乱发说:“姐姐,我帮你叫,我声音大。”弟弟像山里娃赶集似的掩不住喜色。  田野间,弟弟站在江水翻涌的河堤上,夕阳柔柔地裹住他,像芦苇荡中的丹顶鹤。小弟把小手捂成海螺状,微微耸起身,深吸着瑟瑟的秋风,一个嘹亮的长音牢牢地抓住秋风,在水面上,在麦子草坡间飘荡姐,你能中,准能中!”  冷风正凶,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归巢的鸟儿,染红了小弟伫立的身影。  “姐,你听,有回声了,你听,你听!”小弟回眸间一脸喜悦,我的眼眶湿润了。远处的回音,嗡嗡的,一片模糊,我却听得清晰、真切。  “姐,你准能中!”小弟那黑亮的眼睛,定定地凝视了我一阵,又默默地挑起了行李筐赶路。  夕阳收起最后一抹霞光,暮色淡淡地袭来。凝视着瘦弱的小弟,挑着硕大的箩筐,颠簸着隐入暮色,我泪流满面……  扑面的柳絮把我从回忆中唤醒,在将近中考的日子里,我要迎接每一个朝暮。不管未来的日子里,我是否能感应到小弟那声呼喊的灵气,不管是否有风有雨,小弟,你给了我一生的感动,永远是我心弦上那不逝的风景。

【阅读简批】  深秋,给人以落木萧条的感觉.柳絮飘飞的季节,作者回忆着写了小弟送自己上学的情景.夕阳如血,景物渲染独特,以特定的环境写出了弟弟的年幼,纯洁,感伤的情调书写出姐弟间浓浓的亲情.全文没有姐姐的一句话,姐姐只是一个听的对象,这样的安排给文章以无言的深情,这种感情是用心来倾听,用爱来感受的----不管是否有风有雨,写出了自己对小弟的感动.文章前后照应,叙述完整,中心突出.【发展等级】  文章作者以大题小做的写作手法,将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从小处着手,用一次上学的过程为线索,以小题材反应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作者善于用词来刻画人物形象,立意深刻,行文流畅.

留在照片上的记忆

800字 初一 记叙文

奶奶有三个儿子,父亲最小,以前也是最“没出息”的。大伯在东北打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二伯是“包工头”,年年收入也不少。只有父亲还在外地做着普通的木匠活儿,一年就挣那么点工资。农村人爱以挣钱的多少来评论别人,所以父亲很被人瞧不起。 

大伯、二伯家年年去狼山拜佛,回来时总有一大堆照片,惹得别人眼红。童年时的我又爱看稀奇,自家很穷,没有。所以经常去伯伯家。而伯伯家的人却在母亲不在我身边时,笑话我,说我穿得脏啦,瘦成皮包骨啦,拍不起照片啦等等,有时把我画成大花脸,让母亲洗上老半天。刚开始却只知是闹着玩,后来还是被母亲发现了。母亲是有骨气的,她咽了半天泪水,最终没有流下一滴来。 

从此,母亲不让我去他们家玩,但什么原因,对于我一个乳气未脱的孩子是说不清的,我稚嫩的脑子还无法理清这团乱线。 

然而,童稚的我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又会偷偷溜出去。母亲无可奈何,望着一贫如洗的家,儿子瘦瘦的黄黄的脸,留下了酸酸的泪。她最终忍痛割爱般却又十分坚定地说明年无论多穷多苦也要去一回狼山,拍一张照片。我望着母亲,也想哭,但却不知为什么…… 

春节很快过去了。母亲小心翼翼地拿着母子俩喝了半年“糁儿粥”而省下来的钱,拉着我登上了去狼山的车。 

车很快就到了目的地。我兴奋不已,在一个从未见过大山的农家孩子眼里,狼山是那么的气势横溢。我蹦跳着拉着年轻的饱受沧桑的母亲一口气爬上了山顶。山顶烟雾缭绕,古刹的飞檐屋宇隐映于浓阴翠绿之中,游人很多,大都虔诚地跪拜在罗汉金刚座前祈佑求福,然后拍照留念。母亲拉着我一一跪拜了十八罗汉、四大金刚、观音娘娘等众多菩萨,母亲很虔诚,口里不时念念有词,我发现,此时母亲紧锁的眉头是那么的舒坦。拜完佛,母亲就急切地想完成她的心愿,找到一个照相的,谈妥价钱,母亲便把我放在花坛边上,她站在我身旁,扶着我,笑着,留下了一个永恒的一瞬。 

当然,父亲现在“有出息”了,乘着改革的春风,开了木器加工厂,家里生活水平也不比伯伯家差了。此时当我再次翻开那张照片时,我会问自己,母亲那笑脸的后面是什么?是苦,是涩,是酸,还是别的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