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狼图腾小狼小狼》有感1200字以上

读《狼图腾小狼小狼》有感

1200字以上 读后感

暑假里,我有幸读了姜戎先生的一本书——《狼图腾小狼小狼》。读了之后,我对狼的偏见消失得无影无踪,却凭添了几分喜爱。

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北京知青陈阵去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迷上了草原狼,就掏了一窝小狼崽,养了一只,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小狼去了腾格里(上天)。后来,人们大量捕杀草原狼,导致万年原始草原沙漠化。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狼是蒙古人的图腾、草原的灵魂!

蒙古草原狼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有着超常的智慧。比如狼抓黄羊有绝招,狼会趴在一个背风的地方,等到黎明黄羊出来撒尿的时候,瞅准机会扑上去,黄羊跑起来撒不出尿,不一会儿它就跑不动了,这时它就成了狼群的美餐——羊肉宴。再比如小狼在毒辣的阳光下恰到好处地选择打洞的方位、朝向和离木桩的距离。才三个多月大的小狼这个选址的本领让陈阵也自叹不如。

蒙古草原狼也是一种非常团结而有组织的动物。比如“声音疲劳战”。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突然,远方传来了阵阵狼嚎,一声连着一声,惊醒了牧民和知青。狼群叫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清晨,却又悄悄的撤去。人们也都疲劳极了,打着哈欠,垂着脑袋,眯着半闭的双眼回去休息。接连几日,偷袭的时机就来了。它们分成几个狼群,趁着人们还在熟睡中,按照狼王的计划开始行动,分别闯进羊群、马群和牛群,导致畜群死伤无数。还有“飞狼事件”、“赶军马入湖”和“冬季猎杀黄羊”这些故事都很充分的说明了狼是非常团结而有组织的,它们很少单独行动,每次行动都听从狼王的号令分工协作、计划周密、团体作战。

蒙古草原狼还是一种特别刚毅的动物,它们向往自由,宁死不屈。狮可牵,虎可牵,熊可牵,唯独蒙古草原狼,不可牵!小狼在搬家的途中怎么也不肯被牛车牵上路。小狼的爪子被磨光了,皮被蹭破了,咽喉也被项圈勒伤了。故事最后,小狼为了回应父王和同类的呼叫,不惜冲折脖颈,也要冲断铁链,冲断项圈,冲断木桩!我几乎能够感觉到小狼在冲击,在吐血!我还能感觉到小狼的脖子上挂着一条条血冰,那是世间最美的项链!为了自由,小狼宁死不屈,它是真正的蒙古草原狼!

再说说天鹅湖草场吧。自从农区的人来管理草场以后,由于对游牧民族和草原的生态环境了解不足,它们大肆捕杀蒙古草原狼,以致小狼的父亲——白狼王和它的种族遭到了突如其来的厄运。狼没了,也等于草原没了。半年之后,美丽的天鹅湖草场就成了大天鹅、大雁等鸟类的坟地,昔日美丽的天鹅湖草场已成了美好的回忆,迎接天鹅湖草场的是——黄沙飞舞,漫天黄云,草场荒芜。都说末代皇帝最痛苦,然而,末代游牧老人更痛苦。万年原始草原的没落,要比千年百年王朝的覆灭,更令人难以接受。

蒙古人为什么把狼放到“图腾”这个位置上,就是因为蒙古狼聪明、团结、刚毅和向往自由、宁死不屈的性格。蒙古人不仅从狼的生存上得到一些生活启发,更是学习狼的精神——团结、智慧、刚毅。蒙古草原的母狼抓草原鼠给小狼崽当训练捕猎的活物,这样它们既能填饱肚子又能训练捕猎;同样,蒙古族少年,他们把草原鼠当活靶子,从小就开始练射箭。这样既帮草原减少了鼠害也练出了一身好箭法。自古以来,中国疆域最广的朝代是蒙古人建立的,这和蒙古人的狼性有很大关系吧。

蒙古老人认为,活着的时候学狼,死了的时候喂狼,这样才能弥补他们对蒙古狼深深的愧疚和深深的爱。狼在,草原在,天地人兽草的和谐是蒙古人世代追求的生存之道。

狼图腾,草原魂,草原民族的刚毅之魂。

师恩如山

550字 四年级

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您用岁月长河,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您就是我们最敬佩的老师——田燕萍老师。

她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发亮。她的眼睛永远都是笑眯眯的,是那么的和蔼可亲。但我最喜欢她脸上的两个小酒窝,小小的,深深的。

别看田老师平时文文静静的,上起课来可严厉了。记得有一次,高同学在课堂上说空话,被她看到了,她皱了皱眉头,一只手拿着书,一只手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慢的走过去,用严厉的眼神望着他,高同学顿时一声不响,连忙低下头,改正了错误。

田老师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常常给我们讲一些有利于学习的小故事,把我们引入一个学习的世界。她讲的每个知识点都条理清晰,每个知识点都有拓展,让我们当堂学习,当堂巩固,争取欣赏卡,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

她是一个对工作非常负责的老师。记得上学期的一天,田老师在课堂上不停的咳嗽,只见她脸上苍白,声音沙哑。不知道哪位同学提醒说:“田老师,您身体这么不舒服,去医院看一下吧?”田老师尴尬一笑,回答说:“快期末考试了,不能耽误你们的学习,我晚上再上医院。”

她还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老师,不论是在敬老院、国学堂、治安巡逻、环保使者等等公益路上都能看到她带着两个儿子热于奉献的身影。

我喜欢这样的数学老师,她能带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读后感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