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读后感:《两元学费》_700字650字

高二读后感:《两元学费》_700字

650字 高二 读后感

近日,在《文萃报》读到《两元学费》一文,让我牵萦往事,感慨颇多。  文章讲述了作者为了两块钱学费,捡蝉蜕、割柴草的童年故事。与作者同龄,也出生于六十年代的我,对于那个文化、物质生活极其贫乏,却也洋溢着欢笑、温馨的童年记忆犹新。  拾稻穗、捡茶籽、收集牙膏皮子是我对童年的深刻记忆。儿时用的牙膏,皮子是锡做的,牙膏用完后,孩子们都抢着拿去卖钱,一个牙膏皮子可以买5分钱。那时候家里兄弟姊妹多,牙膏还没用完,大家就开始惦记牙膏皮了。我总是在牙膏快完的那些天,天天抢着给一家人挤牙膏,直到把牙膏挤完,把牙膏皮据为己有。要是哪天能在外面捡到一个牙膏皮,那真是如获至宝,一整天都会开心不已。牙膏皮拿火一烧,就会熔化成一团团,等到收集到七八个,也就有很大一团了,也就“价值不菲”了。还有拾稻穗,大人们收获完毕后,小孩子们冒着日头,抢着去捡那些掉落在田间的零散稻穗,忙活半天,晒得黝黑,倒也是可以捡到几十斤谷子。秋天,收茶籽的季节,我们也会穿梭在茶树林,一边和小伙伴们打闹,一边搜寻那些被大人们遗漏的茶籽。大到自己的学费,小到馋嘴的冰棍儿,我们都是靠自己的双手争取。  现在想想,我的童年欢乐中无不夹杂着劳动的影子,我在劳动中玩乐,在劳动中收获,在劳动中成长。勤劳节俭是生活给予我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童年的种种可以说是受当时的生活条件所迫,当时的.我们大概无从考虑勤劳节俭是美德这样的崇高意识。但是,不可否认,这些年少的经历,不仅当时填补了我们物质的空缺,现在看来更是塑造了一代人勤劳节俭的品德。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价值多元的时代,勤劳节俭这样的字眼拿出来晒晒,呼唤更多人的共鸣,激发老传统的新魅力。

高二读后感:《摇摇晃晃的桥》_800字

800字 高二 读后感

凯开绘本的第一页,细丝般的银线,弯曲的河道、飞一溅的河水,让你一看,就知到山谷中正在下着瓢泼大雨,原来的桥只剩下一根孤零零的原木。  整本书中,每页寥寥的文字,充满了诙谐、幽默的色彩;彩色的水墨画让你感到画面的和谐、自然、流畅。在读者不经意中,体会到绘者的绘画水平,他的布局是那么的细致、自然的恰到好处,不象有的绘本可以挑剔出绘画作者的粗心。  故事讲述了狐狸和兔子两个有趣的小警物的故事。下了几天的大雨终于停了,被大雨冲坏的桥上,只剩下了一根原木。被狐狸追赶的兔子,想利用自己体轻的优势,跑过这根原木。猜透兔子诡计的狐狸,不顾一切的追上了原木。这座“摇摇晃晃的桥”,就像一个跷跷板一样,狐狸在这头,兔子在那头。虽然他们是天敌,可是,此时此刻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兔子在夜晚发出轻微的酣声时,狐狸大喊起来:“喂!兔子!醒醒。现在睡觉会掉下去淹死的。听着!你要好好珍惜生命啊!!”。这番话里面,不仅有发自内心,对兔子的关心,也有着对自身命运的担忧。兔子当然心领狐狸的意思,不失幽默的故意答道,“啊,谢谢啦。可是,我有点奇怪呀!你不是一直想要吃掉我吗?怎么又让我珍惜生命啦。”狐狸道出了心中的担忧。兔子用总结一性一的话说:“哈哈,你说对了,现在你我的体重一个都不能少啊。”  最终,当兔子从甘愿当桥身的狐狸身上跳上岸后,毫不犹豫地把即将落入激流中的狐狸拉上了岸。两人一同欢呼起来。当狐狸眼睛亮光一闪,敏捷的兔子一溜烟地逃窜。紧追不放的狐狸,跑着跑着,突然停了下来。用了一句很幽默的话——想起来了,我受惊吓之后,是要撒尿的。作为全书的结尾。  这个故事孕育了很深的寓意,无论平时相处是朋友还是敌人,当双方的生命交织在一起,双方利益统一的时候,都会成为朋友。这就是自然界中、社会大舞台中“摇摇晃晃的桥”。一方面,有种相对抗的力量存在,是所谓的“敌人”关系;另一方面,你又离不开这个“敌人”。因为有些事情只有相互合作,才能走出困境,成为一时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读后感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