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流年里的悲伤800字

浅浅流年里的悲伤

800字 初二 散文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题记

浅浅流年,微微时光,不知不觉,已经半载。记得王菲有一首流年的歌,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留不住算不出流年,哪一年让一生改变。

留不住的流年,总是那样的让人伤悲。流年最是无情,青丝变白发,时光荏茬,十载岁月也不过弹指一挥间。流年见证了多少代江山的繁荣,经历了多少代的兴衰更替,沧海桑田,多少人淹没在这滚滚向前的流年中。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生生死死,分分合合,历来如此。看不淡,看不开,放不下,放不走。“不要说,你无所谓于生死。此身尚在,便难脱深情,纵使弘一法师如此高通明澈之人,也不免在临终前写下“悲欣交集”四字。”

生死二字,多少人能看得开?那么,离别呢?

浅浅流年里,历经生死不会少,那么,参与的离别又怎么会没有呢?尽管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但真正要散去的时候,又是多么的不舍,又有多少的话要诉说,又有多少的泪要挥洒。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想离别之时,我是没有这般的豁达的吧。从来都害怕分离,每每分别之时,总是第一个躲开,我怕我会舍不得就此分开。古有折柳送别之说,“柳”和“留”同音,折柳送别,亦是舍不得就此离去,借柳枝来表达挽留之意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如果可能,可不可以不分别?

浅浅流年,多少哀愁,多少悲伤,又有几人知?

浅浅流年,几多惆怅,几许落寞,外人只几何?

浅浅流年,少时不识愁,壮时愁满肠,老来徒悲伤。

流年里的哀伤,若人饮水冷暖自知,岂可为外人道?外人又怎会明白?外人又岂会理解?外人又岂会关心?

浅浅流年里,失失得得,舍舍弃弃,分分散散,聚聚离离,有几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如果你都可以放弃,是不是我也可以?

浅浅流年,失去了很多,得到的也不少。失去了不断的扼腕叹息,得到的却不知道好好珍惜,失去之后在后悔,这是流年留给我们的伤悲。正合一个:最是无情是流年。

浅浅流年,无情也好,多情也罢,伤悲总会过去,哀愁也会逝去,快乐不会长久,没有什么是永恒,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活在当下。

浅浅爱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说来惭愧,对身边这位安安静静写作的徐红波我竟然一无所知,只是在清江讲坛散文专题讲座的登记表上看见过这个名字,人与名并没有对起号来。后来她给我投了几篇稿子,我以组章的形式编发进了我们的杂志中。但当时她给我的稿子却让我有些不满意,觉得格局小了点,只从中选发了两篇。那个时候我就听她说正在准备出版一部作品集,这让我很是惊异。更让我惊异的,是突然有一天她让我给她的作品集《浅浅爱》写序。这之前我也给别人写过序,但这类事情一般情况下我都推了。因为有不少写作者并不是真正爱好文学,不过是附属风雅罢了,并没有真正弄清文学是什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深刻地剖析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或许连想都没想过,所以我答应先看她的样书再说。这一看,我就更是诧异了,因为这就是一个认认真真写作的人,涌入到我脑海中的形象,就是一位孤独的女子伫立在江边倾诉她的理想,拒绝与这个世俗社会同流合污,保持一份心灵的崇高和纯净,所以我决定给她写这个序。

读她的散文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强大的清新气息。她的散文多取材于身边的物事,或者是拽住季节的衣裳窥视世界的奥秘,或者是面对一片叶子、一朵小花等微小的事物观察它博大的世界,或者是在亲情里用她的画笔描绘她的幸福彩虹,或者是在她的孤独中倾听更加广大的声音,或者是拾起岁月的碎片打量它的意义和价值。如《人间味道》《毛月亮》《天空》《一颗流浪的树》《远去的乡音》《一个人的山河》等篇什,读来亲切自然,宛如春风拂面一样,给人愉悦之感。她的散文不娇作,不装深沉,不故弄玄虚,一切都小桥流水,自然天成,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她善于从细节中发现美。从她的简历上得知,她是从长江之滨来到清江河畔的,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清江人,从学校里毕业后就一直在教书,并没有丰厚的阅历,但她却在她的小天地里看到了博大的世界,从别人从来都没有注意过的细节中发现了美。比如在她的开篇《有间小屋,窗户时开》,那其实就是她丫头的一个房间,但是在这个房间中她却发现了“人在被窝里,能清晰地闻到棉花的清香和阳光的味道。”总能听到“窗外经常人声鼎沸,可关窗守住寂然,亦可由人快语轻歌。”“总会看到阳光中无数细微的生命在跳跃舞动。”“也能看见清亮的月光,慢慢地从床下往床边挪动,轻轻地,慢慢的,走近,再蹑手蹑脚地爬过来拥抱着你。”她就在这样的寂静里:“无语,也无需语。”比如在《生如苇草》中,“野草前几日才染上黄色,几滴秋雨浸润后,居然发黑了,孤零零地在微风中哆嗦。”在小小的苇草中,“我仿佛看到一颗小草,在平凡与寂静中,布满了整个生命的原野。”等等,她就是从这些细微的细节中,发现了美,发现了价值和意义。

她始终拒绝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仰望精神的天空。比如在《春天的心》里,“忘记什么时候把自己搁浅在痛苦的沙滩上,再三地称量得失。”比如在《天空》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很喜欢望天空,看到一些仰望天空的图片也极其喜欢,哪怕是别人的远视,好像也能感受到自己想要的体验。”“安妮说喜欢看天空的女子总是寂寞的。寂寞,凡尘里翻滚的每一个人总是有的,也许只有天空才收纳了这么多来无影去无踪的无奈,也只有天空才能包容所有的风霜雨雪,一片澄净的世界,一轮永恒的太阳。”在《花开有声》中,“红尘里,免不了与喧嚣污浊同处,若能身心清净,也听得见花开之声。”文学之所以称之为文学,就是这种超拔于世俗之上的超越力量,获得精神的提升。

当然,她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更高的要求来说,她的文章还是写得浮泛了些,还可以写得更好,观察得更加细致深入些,语言更加充满诗意,精神的力量还可以再博大些。但是她有了这样一个高起点,相信她会以此为起点,一定会在这条路上越来越高,越来越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