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的那抹绿意700字

墙角的那抹绿意

700字 初二

永远都忘不了,那墙角的一抹绿意,它在我最迷茫的时候,为我带来了一丝曙光。

去年,那个晚秋。正是周末,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却弥漫着一片阴霾。低头,一颗小石子正稳稳地立在路中央,抬脚就踢了上去。这次临时的小测验成绩依旧是那般惨淡。闭眼,老师那略带责备的话就回响在耳边。“咚”,石头好像撞上了什么,抬眼,一堵石墙横在路中央。“咕噜咕噜”,那石头在地面翻滚,正落墙角,伏在了一片绿下。细观,才知是一株草。在深秋魔爪下残存的它,唯有根部一处才有生命应有的那种绿色,草尖处却是一片枯黄充满了生命腐败的气息。不知是否有同病相怜的凄凉,我莫名有些伤感。多半也如我一样,难逃这一片困境了。我默默摇头,眼底仍是那惨淡的悲伤,心中蓦然涌起了一丝感慨。转头,走了。

又是一个周末,我失魂落魄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再遇那片拐角。眼角处,蓦然有一抹深邃的绿意。猛然记起,同样的位置,仍是那株草。只不过,多了一丝盎然的生机。眼前的场景,突然回到了两天前的暴雨。雨点如豆,“啪啪”撞击着地面,仿佛连大地都在颤抖。未至严冬,可深秋的寒风依然凛冽,夹杂着雨点,割在脸上,如刀划般隐隐作痛。风声如鼓,撞击着人们的心田。思绪回到眼前,那株草依然充满活力,完全不像是经历如此大风雨的,心中已多了一份感怀。

时间飞逝,又是几日。未至墙角,耳边就隐隐出现了一处轰鸣,熟悉的拐角,几辆推土车不停运转,砖土滑落,那个瘦小的身影已不见踪迹。心头感慨酸涩,却终究无能为力。两周后的晚上,再次经过,没有想象中的荒凉,皎洁月光下的那个身影虽略显单薄,却依旧挺直,多了一份笃定的坚毅。抬首,低头握紧双手,心中似乎有什么被打开了。雾霾消散,迎来的是那灿烂的晴空。

永远也忘不了,那墙角的一抹绿意。

遇见夏日

800字 初二

去壶口,观瀑布。

远离了古城长安的繁华,从陕北往东,山峦渐多。没有了高速,只有蜿蜒的公路一条,车少人稀。

行在山间,正是中午,烈阳高照,没有了晨雾的缭绕,山忽然黯然。倒是两旁白杨树,颇有趣味。阳光下树叶飘动,似碎银洒了一树,又如开了满枝梨花。绿里漾着白光,瞪大眼向车窗边瞧,只觉迷人眼,卷起千堆雪般。山间不时有几间破屋,没有茅屋为秋风所破的简陋,但确无结庐在人境的意境悠远。柴门紧闭,屋外玉米几筐,门联颜色渐褪,字迹不清。忽觉烈阳无情,才从白杨的流光溢彩中惊醒,这是大西北哎。

方才理解真是“西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行至山腰,窗外隐约可见山间一条浑浊的河,也许看惯了江北江南的绿水青山,颇觉失望。

山势越发险峻、盘山公路越发崎岖。走惯了平原大路的我,一阵紧张。摇下车窗,热浪涌进,正准备皱眉之间,耳边忽闻水声一阵,不是溪泉之潺潺,而是怒吼,咆哮……

是黄河!不用多想,果见河中奔腾之水。方才激动,这声音才正宗嘛!

只顾着黄河,念着水声,却错过了陕西的壶口瀑布的入口。错过也罢!我们去山西壶口看瀑布——那里可以走近黄河腹地。

已近傍晚,才到了山西的壶口。扶着栏杆,踏上进入黄河腹地的引桥,虽是支流但桥下的水流依旧湍急有力,整个桥身在震颤。小心翼翼地跨过引桥,走进黄河腹地。河水就奔腾在脚下。

好一个黄河之水天上来!

不见了浑浊而开阔的泥流,但见河水奔腾,冲击巨石,水声震天;激流翻滚咆哮,卷起千堆雪,浪花飞溅,只剩下白花花一片渲染开去。雾气升腾弥漫,闭上眼颇有云雾缭绕,羽化而登仙的快感。雾气中,对岸的山似洗过般的新绿。荡漾在水雾中,凉风阵阵,纵不若大海边的辽阔,却也有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似海风阵阵,血液似乎也在奔腾,要融入脚下的黄河中去。陕北的老人牵着驴儿,白条巾系成两个角状。脸上平静地如黄土高坡上的沟壑,寂寞纵横,隐约听见他吆喝着方言儿,却又被风吹卷,消失在河水的咆哮声中。

残阳一抹,半露在山尖后,偷听着黄河的诉说。

不忘装一瓶黄河水带回家,几天的沉淀后,河水清若明镜,能装下整个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