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1200字

《活着》读后感

1200字 初二 读后感

最近读余华的小说《活着》,蓦然间让我更真切的体会到了活着的涵义。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而世上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始终不明白,他们总以为活着只是为了幸福,只为了爱情,只为了养家,只为了金钱,只为了做官,只为了别人。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就跑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对自己前途不怀有任何希望,于是他们也选择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可他们想过没有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

这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村,一座小城,还有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作者余华只是用那淡淡的文字和平凡的故事,却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种不肤浅的感觉,一种看了让人深感悲凉凄惨的感觉,让我难忘。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一次福贵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坐了。一贫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那时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其实福贵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这样,经历一下酸甜苦辣,有钱就赌一赌,没钱就种种田。活着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在这本书里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什么,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无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也挫折,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难以承受,然而每当我想当福贵他依旧感恩生活的时候我就会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与福贵的差距,或许我无法在经历这些苦难之后得到内心的升华,然而我却可以通过对福贵经历的观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样的感慨!无论怎样,生活总要继续。只要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生命中有太多美好的事,它在我们活着的过程中轻轻地伴随在我们身旁。我们拥有好多物质,而当一切真的即将消散,死神让你最后一次回眸人生而从容的呐喊出心中的那一缕缕不凡和坚持——活着,只是为了活着!对于我们,仅仅只是活着就够了。

《活着》读后感

1200字 初三 读后感

原来一个人可以这样活着,即使面对死亡、面对苦难、面对坎坷曲折的命运。

《活着》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史诗,一个人的一生,无论经历了怎样的生死祸福,都要活着走下去。一个人的韧性究竟有多大,亲人的死去、命运的无常,即使被苦难压弯了腰,即使生命中有那么多无法忍受的真实,也要坚强地站立在这片土地上。在福贵的身上,总能看到一种力量,这力量是深入到骨子里的压抑,一步一跪的隐忍,默默无言的忍受,就像承受一切的大地可以发出沉闷的巨响一样,福贵就是在沉默中孕育力量,他带给我的就是一种震撼。

余华写作《活着》是因为无意中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幸福伴侣,如今东飘西散,怀中爱儿,早已离我去远方,他们已到我所渴望的乐园。”福贵就像中国版的老黑奴一样,隐忍执着,像沙粒一样活在世上,渺小得可以忽略他的存在,却坚硬而顽强。或许在他们看来,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是一种简单而又铿锵有力的生存愿望:我就要活着!而不是为了名誉、尊荣、幸福这些活着以外的事物。

作者余华在日文版的自序中写道:“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传奇。”福贵就是一段传奇,一段关于幸福和苦难交织的传奇,经历了所有的悲欢,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才能锻造一颗金子般的心,在人生的夕阳中微笑着回忆自己的一生,去给几十年的风雨写下注解,谁也没有权力去评判福贵的一生究竟是幸福的还是苦难的,我们只是一个旁观者,没有权利去给别人的人生作一个中肯的评价,只有感受到福贵的眼泪和幸福,经历了他见证过的死亡和悲伤,经过时间的沉淀才有资格去总结他的一生究竟是苦难还是幸福。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

整部小说中最为打动人心的是福贵就像一个讲故事的人,把自己一生中所有的眼泪和幸福、绝望和希望、死亡和新生一字一句地述说出来,又仿佛他是在讲另外一个人的故事,否则怎么可以这样平静淡然地回忆生命的悲欢。故事的讲述,就像完成了一次人生的总结,又像一场悲喜剧的谢幕,忍受了生命的一切悲欢,赶着那头叫福贵的老牛奔向夕阳的尽头,细数着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下去。如今的福贵仍旧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继续细水长流的点滴。

三毛说,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活着》让人看到的是眼泪的重量,也让人看到时间的漫长,长到已经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悲欢,抑或是时间的短暂,短到可以抽着烟袋坐在树荫下眯缝着眼睛去细数一生。福贵只是千千万万中国土地上劳动人民的一个,他的生命是狭窄的,几乎所有的故事在一生的长度中都在那个村庄,或者是那个茅屋里展开,但是,他的生命又是宽阔的,难道不能说那是中国人的一个命运的缩影吗?

永远没有走不下去的路,硬着头皮往下走,总会在无边的绝望里找到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读后感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