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呐喊”1000字

大自然的“呐喊”

1000字 初三 议论文

人人都有生命包括大自然也一样,自从世界走向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就开始破坏赖于生存的地球,随着环境的一步步破坏,大自然也一步步回应着“愤怒”的反应。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人类用内燃机取代了蒸汽机,在科技影响着世界推进世界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污染,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污染愈来愈严重,可是人类似乎没有意识到,仍然无节制的污染环境,肆无忌惮的“糟蹋”地球,让地球喘口气的机会也没有,终于饱经污染的地球愤怒了,她那柔和的面孔露出了“狰狞”的一面。

“天空不再像以前那么蓝了,水不再那么清了。”村中那些六旬老人常常叹息到。也许你也会意识到小时常常嬉戏的小溪不再那么清澈,而现在水是浑浊的并且上面漂杂着白色塑料袋。小时候的回忆我们都埋藏在这,而现在看见那仍我们撒娇,嬉戏的地方心中情不自禁有丝默默的伤感,痛恨自己的微不足道。家乡的那条小溪也是如此,在小溪的上游有一个碳酸钙厂,每天大量的排放工业废水随着小溪流向那不知多远的地方,也没人想知道。小溪两旁的小草也受到污染一天一天的衰退,直至光秃秃的,现在几乎没人去哪里,甚至有时人们会绕着它出行。因为它现在惨不忍睹的模样会引起瑟瑟伤感,但为了经济的发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伤感深深掩埋在心中,随着口水咽下去。时间一天一天的流逝,小溪苦含着的压抑的心情终于如那火山喷发出来:废水的加剧排放引起了附近居民的疾病,给生活带来了影响。政府终于重视了此事,对工厂废水的排放进行严格规定。可是回忆中的小溪不会重现,在现实中已经抹去,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留下的只是阵阵伤感。

仰望天空,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是眼前那一缕的黑烟打破了愉快的心情。那一个个高大的排烟柱仿佛一个个可怕的恶魔无时无刻糟蹋这大自然,我甚至不敢直视它,因为它那邪恶的面孔会恐吓这我每一个神经,我不敢想象其后果。那排放的场景仿佛梦中的世界末日,它比梦更可怕,因为梦会被唤醒,而它将难以唤醒,沉睡在那被冷漠的角落。直到那酸雨从天空中无情的下落,人类才突然醒悟,可是大量的建筑已经被腐蚀,大量的树林被毁灭了,这已经成了抹不去的伤痕,或许这就是我们对大自然那种种恶行的后果。这伤痛真真难以填补,如果现在加以制止也是不负恩泽的。痛后的我们也许会明白,就像一个人不会掉进同一个坑。所以现在21世纪的我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低碳生活,实行可持续发展。伤痕虽不可抹去,但是它留下了深痛,让我们得以重视,避免再次的重演。

当我们用贪婪的手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应该感谢她而不是去触痛她。当她真真愤怒时那后果我们将不言而喻。

初三:邓夏蜓

大自然的乐趣

700字 初一 散文

吃过午饭,隔三岔五地领着孩子们,手牵着手走出校园散步时,那耳边回荡的是孩子天真、愉快、铜铃般的笑声,那眼前呈现的是孩子嬉笑、活泼、纯真的笑脸,此时此刻,在我心底猛然跃起的感觉是:放进大自然中的孩子是小鸟,会飞起来,是这样的可爱,特别惹人喜爱。

叽叽喳喳地围在你身边:“老师,外面真好看!”“老师,那边有红的花,绿的草。”“老师,那为什么花有红的黄的?草是绿的呢?”“老师,你说花为什么会开花啊?”“老师,为什么那边的小狗走路用四只脚啊?我走路两只脚呢?”“老师,我看到飞机啦,飞的好高啊!”“老师你看,这是种的什么菜啊,好吃吗?”“老师,你说这棵树上的桃花死了就有桃子了吧?”“老师,小池塘有小蝌蚪,你看河里的鱼要睡觉吗?要吃饭吗?”……大自然中的孩子一下子都变成了小问号,一个个小问号缠着你,一双双寻求答案的眼睛塞满了你的眼睛,突然间你会觉得和孩子在一起特别自在,特别的幸福——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没想到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会让孩子这样的着迷,他们的探索欲望会如此的强烈。常问自己为什么大自然中的孩子这么喜欢学习?是因为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

对啊!我觉得:我们要带领孩子走近大自然,要引领他们去触摸自然,解读自然,走进自然。要在许多不经意间,想方设法地培养他们拥有一颗与大自然亲近温存的童心,培养孩子自己去捕捉隐藏在自然中的奥秘。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多看、多问、多想、多动、多说,勤思考、善发现,去探索,去创造。《规程》和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强调了五个重视:重视幼儿科学情感和态度的养成,重视培养幼儿乐学,会学,重视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重视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方法和能力,重视科学精神的早期培养。在次基础上,我们小三班开展了《小鱼也睡觉吗?》科学课题小研究,在科学活动角里,以小组或集体活动方式提供各式各样的鱼类,让幼儿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观察、感知、质疑、发现、操作、探索、合作、研究,去尝试养鱼的经历获取知识,去寻求小鱼也睡觉吗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