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650字

三年、

650字 初三 散文

未曾年轻的我们就已经苍老的我们,在书海上睁者惺忪的双眼,迷迷糊糊走到了初三,阳光依旧明媚,甚至还有些火辣,我们乌黑的双眸却似渐渐清晰,清醒背后是对离别的措手不及。古人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亦乐乎。又云:“劝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们总是热衷于相聚时的欢欣,却在离别时倍感凄凉。其实,离别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因为它能将曾经不经意所错失的温暖,一一重现。

和蔼的语文老师吃力地挪动胖胖的身子,毕业前的一切不知为何都慢了下来。奋笔疾书,交头接耳一切不再,有的知识离别前的肃穆,少了几分庄重,多了几分无奈。洁白的粉笔灰顺着阳光缓缓飘落,老师的汗水定格般闪烁夏日的阳光,她一遍一遍地问我们;‘懂了么?然后擦掉,重来。又是一阵没落夕阳的笔灰,搭载着两年执着奉献的爱,在充满了感动的空气中纷纷扬扬。伴随着下课铃声的,是她有些吃力的无奈。多么希望这节课没有尽头。善于言辞的她,给了我们无疑是最动人的感召。

看着墙上那字“104班,团结如山”记忆活动在纸张中,无意中浏览的同学录上,有的只是脱去了往日浮华外表的真实心声,每个人都努力将自己的影子留在小小的稿纸上,再这里,没有嘲笑和讥讽,没有自卑与高傲,只有一个又一个不舍的,真实的朋友。

凶了我们三年的老班,还是不肯放松我们,我们这才明白,外表强悍的他,也有心灵最柔软的地方,那个地方栖息着四十多个水晶般纯洁而快乐的孩子,他依旧风风火火地布置班务,却多了几分无奈。

那曾经撒落在角落里的爱与精彩,在离别中悄悄袭来,离别触手可及却让我们喜爱。我们认为已失去的一切,可我们在离别中享受,在享受中离别,这似水年华的曾经……

(不知道104班的所有人看者这些素朴的文字,你可否想起,我们曾经刚相遇的羞涩,想起我们三年来一起经过的点点滴滴)

三年后的对话

550字 初二 记叙文

当我正想要安安静静地做一名美妞时,对着我的电脑发出了异常的叫声。一瞧,原来是有人q我。可能是连续多日无人与我展开话题,才会对这声响感觉奇怪。

哎!有人想要加我!会是谁?我心想。手指熟练地点开,毫不犹豫地按下“同意”二字,再与他进行身份验证。

“你是?”

“王...”

“啊,谁?”

“你猜,小学时我和你是同桌!”

小学?同桌?谁啊?我为啥不记得。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了,窗外的鸟叫声已不像晨曦时那般悠长入耳。几经周折,我才知晓原来是他。

“哦,不过好像我们没有什么话题。”

“会有的。”

“bye”

“bye”

我看着这一页又一页的聊天记录,却只是为了弄清“他是谁”的问题,而回想起我毫不犹豫地对我的小学同学说再见时内心没有丝毫触动。

我打开尘封多年的抽屉,往最为黑暗的角落寻找一种叫做毕业照的东西。它,略显有些陈旧,镶上的膜似乎经不起岁月的捏踩,毫不留情地离开了照片。是啊,我们都没有组织一次的聚会啊!难怪我会这样。然后,便嘴角微微一翘,不由自主地甩了一下乌黑的头发。

再次想起这件事时已是开学时。满路上的野花与漫天的细雨作伴,滴答在雨伞的小雨滴,被我所占的优势屈服——透明的雨伞,抬起小脑袋便可清楚看见雨从天而降落下到野花野草中。此刻的心似触未触,想起月前的自己,可笑。

“哎,你回来了!我们打算要开聚会,好吧?”

“随便。”

“什么随便啊?!我们可是三年的老同学!”

老同学?额,没错,是老同学。那六年呢?为什么就这么陌生?

回家后,我再次拿出照片慢慢端详:旧是旧,但照片上的人笑得很是灿烂,里面的我,脸上存有些许稚气。

顿时间我明白了,不管多少年过去了,照片上的人依然笑得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