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会不会寂寞900字

星星会不会寂寞

900字 初一 日记

夏夜的星空总是那么灿烂。深邃,沉稳。但当使李白曾经“低头思故乡”的明月出来的时候,那些稍微黯淡的星星则被夜幕所吞噬,消失在苍茫中。

它们会不会很寂寞?它们没有能力与月亮共同在夜空中绽放,只能在孤独和落寞中,静静的看着月亮发出美丽的银光,它们知道那是最美的光芒在洒向大地。而自己是渺小的,自己与月亮相比,如同萤火虫在太阳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我为他们惋惜。浩瀚宇宙,一颗星星往往是在无数大爆炸中而诞生的,而如今,却不能将自己的光芒给人们欣赏。美丽的月亮给它们的只有寂寞的泪水。黑暗的夜,孤独的心。

而这时,一颗星星拼尽全力在夜空中燃烧自己,一瞬间成为了夜空中里最耀眼的宝石。但它确实太小了,那月亮的光芒仍未减退。此刻,与其说这夜空是一块大幕还不如说它是一个赛场,一个较量光芒的赛场。月亮是离我们最近的,占领了绝对的优势。但我仍为刚才那颗星星创造的永恒的瞬间而钦佩。

在经历了无数夏夜后的一天,我看到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总统的母亲在记者问“对总统儿子的看法”时答道:“我承认这个儿子不错,但我另一个儿子也很好。”记者问:“请问他是做什么的?”“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开始读这篇文章时,我在想总统的身份肯定会对总统的弟弟产生打击,总统的弟弟一定会只会像大多数星星一样把自己埋在寂寞与孤独里。但事实,并没有这样,无论总统还是平凡人,只要尽力,都能创造出一番事业。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偶像之所以是偶像,因为你自己是半跪着的。”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是月亮,关键是在于你称为月亮之前是否能够从寂寞的星星中走出来。

原来,星星不寂寞。

它们在储蓄能量爆发出一个瞬间的永恒。它们在向月奋斗,在永无边际的黑暗中燃烧自己的一切然后在夜空中成为一颗灿烂的宝石,没有任何能打破它这个美好的愿望。它们可能敌不过月亮的光芒,但他们已经努力,已经在夜幕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足够。

原来在星星孤寂和落寞的外表下是一颗炽热的心。因为寂寞,它们黯然;也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寂寞,他们努力燃烧,发光发亮。他们不会寂寞,因为它们知道,总会有人懂得它们的努力,总会有人来欣赏它们,总会有一天,自己会成为第二个月亮,比月亮更亮,更皎洁,能成为宇宙的焦点,无论付出多少,也无论获得多少,只为了这个单纯的梦想,为之奋斗。

星星不寂寞,你看,夜空中那颗黯淡的星星在明天就将成为最亮的焦点!

文明的脚步

900字 高三 议论文

过去。人类文明的触角还未完全伸及那片遥远的土地,那里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人类还没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自然按照其本性发展。

尽管没有充足的食物,尽管没有时尚的衣服,尽管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尽管没有流光溢彩的霓虹灯,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物质享受为何物,能在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他们对土地有着特殊的虔诚与热爱,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睦相处,与世无争,生活平静如水。

或许,他们并不知道法律为何物,或许,他们并不明白道德的涵义,但他们把“人之初,性本善”演绎得那么完美,东方的思想坚信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而他们能把这份善良世世代代地传递下去。过去,人们恪守着生来的那份善良,此乃文明第一步。

现在。工业文明的汽笛早已开启了通向现代的大门,人类社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着。财富的积累使人民对金钱的欲望膨胀,物质之海咆哮着,周而复始地将欲望的海浪推向岸边。面对精神的匮乏,信仰的缺失,道德的丢失,人们不得不考虑用法律强制人们的行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旋律注定不属于这个年代。

很多人都把这个时代的弊病归结与法制不健全,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现代的世界仿佛一条奔流的大河,川流熙攘,挟带着人们冷漠疲惫的眼神向不知名的未来奔去。我们走得太快了,快到无法看清身旁的风景,快到没有静心沉吟的心情。我们过多地关注身边的物质洪流,失去了心灵深处宁静的住所。我们依旧“人之初,性本善”,但很快就被这个社会同化。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而我们现在追求的,正是在法律与道德的杠杆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张弛有度,相辅相成。现在,我们追求用法律强制自己的行为,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良心,此乃文明第二步。

将来。总会有一天,社会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物质的气球不在无休止地膨胀,我们不再为生计、财富或是名利奔波,苦恼,我们有心情看阳光透过薄薄的玻璃,蒸腾起氤氲的清香,我们总会懂得物质与财富只是我们生活的工具,而精神可以溶入我们的血液,伴我们走过人生之路。

法律成了一种象征,更多的时候,内心深处的道德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像在湖边钓鱼的丹麦人,自觉把小鱼放回湖中。将来,我们与道德融为一体,每个人心中都一把道德的标尺。

道德,法律,道德,文明就是踩着这样的足迹前进,历史就是循着这样的轨迹上升,而人类始终在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日记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