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二三事1200字

高老师二三事

1200字 初三

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我初中的语文老师高老师。

高老师幽默风趣,他一见大伙就自我介绍:鄙人姓高名俊,不高不俊……其实他个子比较高,戴了一副方形边框眼镜。这眼镜可有历史了,据他说比自己的女儿还大,有近十年历史了。高老师已过不惑之年,仍有一头黑发茂密在他的头上。你再听他如洪钟般的声音,还真难以猜得准他的具体年龄。家长和同事们笑他,说他“冻龄”,他也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你这样说嘛,我也不反对。”

其实,高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只有一个,那就是严厉。在我的记忆里,小学老师年纪是越大越严厉,所以我一见到他,与年轻的班主任陈老师相比,就心里认定高老师很严厉。但是,日后接触多了,我渐渐明白了高老师的为人处事,改变了许多当初的想法。

初中以来,让我最难忘的,还是那一次作业面批。

一个星期三的下午,因多次未按时上交语文作业,我被叫到高老师办公室,按他的说法是“面师”。未到办公室的前,我一路上想:“高老师这么幽默风趣,看上去平易近人的,肯定不会为难我……”结果呢,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目瞪口呆。

一进办公室的门,还没等我说话,原本坐在办公椅里的高老师倏地站身起来,把我骂得狗血淋头:“小罗同学,都怪老师看错你!还当你是个好学懂事的好孩子呢,你怎么屡教不改啊?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作业很重要!作业都不能按时交,怎么修一颗恭敬的心啊?你说说,你说说……"说着说着他声音越来越大,眼睛都发红了似的,不知他是真的很生气,还是借机装的,反正记得他当时还用力拍了下桌子。办公室另一个老师都惊住了:“高老师,别生气,气坏身子就不好了。”一旁的我呢,我从未见过高老师这幅模样,当场就被吓哭了。走出办公室后,我哭着给妈妈打了电话。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高老师今天会突然变了个样。回家后,妈妈告诉我,老师批评我后,与她通了电话,他原本开学以来就一直对我期望很高,说我是班里学习语文的好苗子,一定要严格要求,必须重点培养……我这才明白,高老师那样威严来震住我们这些一再犯错的学生,其实是他对我们独特的爱的方式。老师真是用心良苦啊!

高老师每天辛勤地教书育人,他还有一件小事让我觉得也很特别,给了我很深的启迪。前几天,从妈妈手机的朋友圈里,我读到高老师他发的几张圈图。别人在“11。11”一般会疯狂地买买买,老师他不是,他不仅没有一窝蜂地图打折,贪便宜,相反他花了十倍甚至几十倍的价钱,购买了几本年代久远的二手书籍,其中一本是《超越语言》,另一本是《文学的“意思”》。两者的京东价格分别是五十九块八和四十九元。我特别留意了一下这两本书封底的原来价格,发现它们一本只值四块九,另一本竟是七毛五!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一本几块钱的书翻几十倍,他也会购买呢?”唉,这也正是我们老师的别样之处吧。他看重的不是价格,而是对他的语文研究和专业成长的价值。当别人一心想着怎么样省钱牟利时,高老师却在想着如何如痴如醉地获取新知,如何广阔地领略文化的精深和文学的魅力。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对高老师肃然起敬。

妈妈说,人生得遇一位好老师,胜过万金书。我认为,高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不断给我帮助和爱心的好老师。

感恩高老师,感恩有您作为我的语文老师。

青葱依然

1200字 初三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用来形容小学门前那条街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条我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路上,站立着一棵棵青葱老树。树干上道道伤痕,诉说着它们经历过的风霜。老树粗壮的枝条,是鸟儿欢乐的家园。浓密的树荫,带给行路的学子难得的凉爽。

父亲总牵着我的手,走在这条凉爽的街上,穿过头顶老树交织的浓荫。记得六年级最后一天,父亲牵着我的手,去作别小学的那段美好时光。一棵老树下,他深情地对我说:儿啊,真不容易!这一条林荫道,这一棵棵青葱的老树,整整陪伴你六年。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这不可磨灭的六年时光啊!

如今,我明白了他当时所说的深意。只是当时我似懂非懂。初中后,我改走另一条路上学。路途远了,没什么赏心悦目的。每天上学放学,路上少不了熙熙攘攘的行人和车辆。路旁也有树木,却是零星地散布在街道两旁,连不成片,聚不拢荫。偶尔,看着路边的一棵树,我不禁想起小学六年里曾相伴一路的那一棵棵老树,想起父亲与我手牵手走过的风风雨雨。

可惜随着儿子日渐长大,父亲陪我上学的次数越来越少。那一棵棵老树仍在我心中,朝夕相伴的父爱却渐行渐远。日益增大的学习压力,一次次点燃我和父亲之间矛盾的导火索。父子相仿的急躁脾气,像两个一点就着的火药桶。一次次纷争后,是父子剑拔弩张的两败俱伤,一次次隔阂和伤害筑起了父子间一道无形的高墙。如何重现往日浓荫下携手同行的欢愉呢?

不久前一个周末,我被选送去原来小学附近参加一场学科竞赛。下了公交车后,我来到一个十字路口。路口右拐便是记忆中那条熟悉的林荫道。我侧身看了看紧跟身旁又面无表情的父亲,心中一丝莫名的烦躁:都这么大的人了,不用再像小学那样手牵手一起了吧,多难为情啊!?

“让我一个人走吧,不用送了。”我几乎是挣扎着从他身旁逃开,加速向前冲去,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前方的十字路口,我停下来。右手边正是那让我魂牵梦萦的林荫道。送走又一批学子,林荫道上的树荫还是浓密,青葱依然。耳畔是清脆的鸟鸣,还有匆匆而过的孩子们的欢笑。看到这些学弟学妹们,我仿佛看见了幼小的自己。

不知咋的,我突然停下脚步,回望父亲,只见他背影略显佝偻,没了曾经的挺拔。他站在送行人群的最前面,默默地凝望着我。阳光下,从他厚重镜片后射出的目光里,我读到的不只是坚定,更多的是许久以来被我忽略的温柔和深情。那一刻,我深深地懂得,他一瞬也不眨的凝望,不正如林荫道旁老树的守望?老树守护过的一批批学子终将离去,父亲凝望过的儿子不也正在一步步走远吗?

考前铃又一次响起,不能再停留了,我不舍地转过头,眼中的雾气已液化成水,心里漫上一阵酸楚……原来,父爱从未走远,只是这两年,无知任性的我一次一次用冷漠将父爱拒之千里之外。那一天,那段相送,那个凝望,让我看清父亲对儿子自始至终坚定不移的父爱。

走出考场,我有一种完全解脱的释然,拉着父亲,一起手牵手,穿过那条熟悉的林荫道。

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他和我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惺惺相惜地携手,不断地目送我的背影渐行渐远。仿佛路旁的老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子,依然默默地凝望,青葱依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