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喝彩650字

为自己喝彩

650字 六年级 叙事

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不同的人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会嫉妒成功的人,想:哼!这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碰巧罢了!但这样想是不对的,失败的人应该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去嫉妒别人,从别人身上找问题。无论怎样,只要发现自己有一点进步,那就是值得高兴的,值得为自己喝彩的。

有一次考数学,我试卷没做完就收卷了,应用题全部没做,我想:完了!这回完了!说不定连八十分都没了!我以前可是经常考一百分的。这回考砸了,还不得被骂死!我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一个上午,下午老师就发了试卷。我拿到试卷后,一看分数,顿时如坠冰窟:83.5!我竟然只考了83.5!虽然我早就料到了会考很差,但这对我来说还是个巨大的打击,我从未考过这么低分。我的心情特别不好,试卷也不看,就趴在桌子上一声不出。如果有谁现在来和我说话,我一定会跳起来指着他的鼻子将他大骂一顿并以此出气,可惜没有人和我说话,我也只好罢就。

整个下午的课我都没听进去。我在想,在想回家后是否要告诉妈妈成绩,是否又要挨一顿臭骂……我就这么走到了家门口,硬着头皮开了门走了进去,将分数告诉了妈妈。原以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没想到迎接我的却是妈妈柔和的声音:“这次考试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我一时语塞,我连试卷都没看过,怎么可能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从书包里拿出试卷,胆战心惊地交给妈妈。妈妈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后,说:“不错嘛!除了没做的应用题外,其它题全部做对,值得表扬!”接着她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每当你失败时,不要丧失信心,要懂得从失败中找到进步,而不是去注意分数,只要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也要为自己喝彩,因为你进步了,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从那时候起,我就学会了“为自己喝彩”,这是一种鼓励自己的办法,让自己不会丧失信心,有前进的勇气。

六年级:邱颖玥

从贾府看封建

800字 初三 议论文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它详细的描写了以贾府的兴衰为主要线索的封建图景,揭露了封建社会衰微的必然性。

说到这里,有同学举手了:“封建社会什么的,未免太扯了,“必然衰微”又是从哪来的呢?”确实,结局是哀微并不意味着必然结局是衰微。那么既然有了问题,我们就一同分析一下。

引出争议的问题,大致就是说:贾府衰败的直接原因是“锦衣卫查抄”以至于家财散尽,日益衰败。那么如果锦衣卫不来查抄,那贾府岂不是“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即脱离“必然衰微”的命运。

虽然理论上是这样,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单是锦衣卫肯不肯不来查抄就是一个问题;《红楼梦》开头就有过这样一个情节:薛蟠纵使家奴打死了人,贾府中有人央告贾雨村将此事“摆平”,类似剧情更是反复出现在书中。这就说明对贾府而言“借钱消灾”不在少数,甚至已经十分熟练。那么“灾”从何而来呢?简单来说就是贾府子弟、佣人仗势欺人,积压民怨,人家一气之下告上官府,这才来了“灾”。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日积月累,查抄也只是时间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贾府的衰败,“锦衣卫查抄”仅仅算是“直接原因”,如果“仗势欺人”这一根本原因不解决,显然是毫无作用的。

那么,解决其他的“直接原因”来挽救贾府就也行不通了。既然如此,解决贾府下人“仗势欺人”的根本问题又如何呢?

理论上来讲,确实是可行的——但难就难在“理论”二自上:人非圣贤,贾府子弟再规范,也不可能一点错漏也不出。由此推理,出了错漏就要上官府,“贾雨村们”就不得不顾及到贾府的面子,自然要“适当轻判”,这一轻判自然不能只针对于一个人轻判。你轻判,我轻判,大家都轻判,久而久之贾府子弟恐怕都不规范了吧。

综上所述,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都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或是无法改变贾府的衰微命运。故贾府的衰微的确是注定的了。这一点作者也借书中人物之口解释了;大致是说“兴而复衰是古之常情”,故封建制度必然衰微,也正是时代不断淘汰不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的体现。只是辜负了宁国公和荣国公的辛苦打拼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制度如此,人何以堪。但愿诸位千万紧追时代,莫要被淘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