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悲伤,秋风撒下都是凉1000字

莫悲伤,秋风撒下都是凉

1000字 初二 散文

刚入秋,一早一晚觉出凉意。这话说的早些,也不尽然,天之高,地之大,行在草原,站在坝顶,这种感觉拂面而来。绿色,一望无际的绿色,随着大地的起伏,伸向那遥远的天际,绿色,还是绿色,涌起波浪前呼后拥,像水,像河,像海,随着飒飒秋风,向我扑来。

吹开衣襟,吹乱发髻,吹走那今年最后仅有的暑热。你看那镶嵌在草原上的顶顶帐篷,多像硕大多采的蘑菇,你看那天空放飞的风筝,多像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度假村野外腾起烧烤的烟雾,在蓝天的映衬下,从下向上蔓延着,扩展着,渐渐融进广袤的蓝天,看不见了,飘散了。

极目所望,蓝天白云,秋高气爽的大写意尽收眼底。公路如带,在阳光下泛着黛青色的有些水雾状的朦胧。建起的围栏里,有一群羊在游动,只觉得像一团白云在飘,在动,离群的羊,就像白云伸出的犄角儿,在牧人的催赶下,又融入了白色的云团。

天是蓝的。草的上边是绿的,草的下面,你可以毫无遮拦的看到黄色,这是秋赋予的颜色,这是自然的颜色,黄绿相间,春与秋的颜色是那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年一度春草绿,一年一度秋风凉,过不了几天,草原就会变成金黄,就会变成深秋的颜色。

草长得错落有致,高低有别。高的可以掩住人形,低的刚盖住脚面。俯视草场,有的深绿,有的墨绿,有的浅绿,最后归于草绿。我想,这是品种不同的缘故吧。几头不同颜色的牛,优哉游哉的低头吃草,黑的,黄的,还有花色的,在草的衬托下,是那么的色彩鲜明,那么的惬意,那么的心旷神怡。

四周的地势高,在草场的最低处,有一汪清澈的水。像草原上的眼睛,像撒落在草原的明珠,在太阳的照耀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对了,草原上的人管这叫“淖”。其实,这就是草原上的湖泊,这就是人畜赖以生存的源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泽国的色彩,蒲草森森,蒲棒摇曳,苇叶刷刷,绿波荡漾。

现代的三角翼飞机带着轰鸣在蓝天飞翔,热气球带着笑声在半空悬停,敞篷的越野车载着人们在固定的草场上飞驰,骑马者奔驰在绿色的原野,射箭者在一显草原的风姿剽悍,留下靓影,留下怀念,留下对草原的印象。

我在看着草原的秋色,我在享受原野的凉爽,广袤的草原,博大的胸怀,接待着四面八方,容纳着九州宾朋。我是来到草原的一分子,站在它的面前你会觉得自己渺小,草原的风吹散了华发,你会回首以往,禁不住感慨人生苦短,还有回归自然的真情。

远离尘嚣,远离世俗,只有在这里,可以找到自我。在这里,我们全都是人,全都是平常的人,你面对草原,面对敖包,面对飘扬的经幡,大声地喊,喊出愤世嫉俗,喊出胸中郁闷,喊出忧心烦事,你再大口的吸纳草原的风,清爽的风,洁净的风,沁入肺腑的风。

一切丢掉它,回到人之初,一切丢掉它,找回性本善,秋风对我说,谁也莫悲伤,撒下秋风都是凉,对谁都是一样的。我听到了,真的听到了,感觉到了……。

莫惊扰,让生命安宁

650字 初一 散文

人们点燃蜡烛,怀着对自然、对生命的虔诚放轻脚步,唯恐惊扰蝴蝶,却实则造成对这些美丽精灵的惊吓。 

殊不知,我们一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影响了生命的安宁,惊扰了生命的平静。不打扰,不涉足,让生命处于其最自然的环境,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尊重生命,莫要惊扰,万事万物都有其舒心的环境。星野道夫跋涉在自然之中,从涅瓦湖畔,到撒哈拉,到北极,他用摄像机捕捉自然最灵动的生命。他从不惊扰生命的安宁:不走近天鹅,不在麻雀窝中安装微型摄像头,永远穿着与自然颜色相调的衣服,静默地伫立、取景。他拍的相片总是那样和谐与安详。大师对自然有最深的爱,对生命有最深刻的理解,所以不惊扰,不忍心破坏那固有的安宁。 

相比当下,许多野生动物园以保护动物的之名将其圈养,自然保护区的熊猫被置于游客的闪光灯下,看似是保护,其实是对这些生物的环境、安宁的破坏。 

我们总怀着一颗善心,去做一些实际上破坏生命安宁的事,看似微不足道、不会有影响,有时却是对生命最深的伤害。 

对自然如此,对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我想起柴静的《看见》。她去采访艾滋村的儿童,那些孩子们见到摄像头都躲得远远的,见到城里人总是流露出惊恐的神情。正如柴静所说:“闪光灯伤害了他们,我们的怜悯伤害了他们。”是的,这些生命需要的是让他们舒适的环境,是安稳的生存,是我们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 

我们可以关爱,却不要涉足;给他们安宁,给他们内心的静与理解,这才是对生命最深沉的尊重。 

莫惊扰,让生命安宁。 

林清玄说:“我一直以为当时最缺的,一为从容,二为有情。” 

对待生命,我们要从容,不惊扰,不惊吓。对待生命,我们要理解,要有情。真正有了爱,才会懂得尊重生命,让生命安宁。 

下一次去山洞,莫点蜡烛吧,让生命得以安宁。 

万物自在,和谐相依。 

莫惊扰生命,让其安宁、恬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