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700字

我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

700字 观后感

对于“我”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问题,许多人迷惑不解。今天,董宏猷老师针对这个话题,给我们开了一堂讲座。

董宏猷老师说:“六岁以前,我住在湖北的山沟里。三岁起就开始放牛。有一回在地上捡到几个彩色的蛋,我就把它们带回家,放在被窝里。谁知道几天后,从我的被窝里爬出几条小蛇来了。一次,县城里举办作文大赛,我去参加,写的全是村子里那些事儿,得了个一等奖回来。”

董老师讲到这里时告诉我们,就在他得到这个奖项的时候,他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经历的多才能开拓眼界,增长阅历,提高心智。历经坎坷才能悟出人生的真谛。

董老师在六岁的时候,到大城市来上学。他说,来到这里以后,他显得格格不入,是大家都嘲笑的“乡里娃”。有一回冬天,家里没有棉袄,妈妈就给他穿上姐姐的棉裤棉袄。到了学校,正在堆雪人玩的同学们看到他身上寒酸的,打满补丁的大花棉袄都哈哈大笑起来,拿雪球向他身上打。这个时候,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学习上超过他们!

在伙伴们的讽刺中,在同学们的欺负下,董老师炼成了他坚强的心智。

十岁的时候,为了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就去给人家拉车赚钱。火辣辣的太阳下,粗糙的麻绳磨破了稚嫩的肩膀和手,汗水浸着伤口疼极了——他成为了最年轻的小纤夫。

在汗水的浸透下,董老师炼成了坚毅的性格。

从一个山娃到如今的作家,董老师吃了多少苦谁知道呢?

我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当然不可能有山里那些经历,但每一个人所经历的事都是与众不同的。

从小到大,我几乎没经历过什么皮肉之苦,但父母却让我自己卖过东西,干过家务,我也从书本里了解过远方的精彩。这也是一种自我养成的方式。

无论是谁,想炼成自我,都只有一条路可走——“我”的炼成是一个过程,只有经过独一无二的砺炼和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完成。

大雪中的乡愁

500字 初二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依旧在,不见白首翁。”《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诗。诗人的去世让人十分悲痛,《乡愁》这首诗也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怀念。

小时候,我印象中的故乡十分美丽,生活富有情趣,春天在院子的土里挖蚯蚓,夏天看花开满院,秋天看果实丰收,冬天看白雪皑皑。

我最喜欢冬天的故乡。房屋的顶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仿佛是房屋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冬天的太阳不像夏天的那么火辣,更像是一把温暖内心的火。房沿下垂着几根晶莹剔透的冰柱。家的西面就是河堤。“小雪封山,大雪封河”,河面上早已冻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这时,我就在冰面上砸出一个窟窿,提一根鱼杆来钓鱼,每次都会满载面归。

然而我再也找不到从前的故乡了。

如今的故乡不见了满院的红花绿草;不见了满院金黄的麦子玉米;不见了挨家挨户的欢声笑语;不见了曾经白雪皑皑的一片。窗的玻璃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大大的蛛网;湿润的泥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新修的柏油路;高耸的柿树只留下了矮矮的树桩,现在被笔直的高架桥覆盖了,只有生机勃勃的河堤唤起了我对故乡的些许记忆。

从前的故乡回不来了,带着我的童年、带着我儿时的欢笑,深深的埋在我记忆深处。我多么怀念从前的故乡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观后感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