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观后感1000字

《阿Q正传》观后感

1000字 初一 读后感

鲁迅先生,我们熟悉;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我们更熟悉。而阿q,正是被我们熟知的人物中最典型的一个。

有幸看了《阿q正传》原著,有幸观看了《阿q正传》影视版。

第一个感受便是:影片与愿著似乎有些不一样。但是不一样在哪里,一时也说不出来。捧起《阿q正传》再细细翻翻,细细琢磨,终于品出了一点来。

在先生的笔下,人物皆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形象,而阿q尤其让人失望,阿q所处的那个未庄,甚至让人感到绝望:赵太爷等的权势者,吴妈等的保守者,以及王胡小d等一班无聊者,土谷祠老头等冷漠者,沉重地让人透不过气,黑暗得使人见不到光。

阿q在那种环境中生存,你不能渴望他会是一个有人格,有自尊,有成就的人。他只是一个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力也得不到保障的“虫豸”。先生笔下的阿q,先生笔下的未庄,望不尽的是失望。

而在影视剧中,未庄与阿q身上似乎有了些许的希望之光若隐若现。其中最大的转变便是土谷祠的老头。

当阿q在赌钱时,老头怕他又输个精光,嘱咐他早点回去休息,这让人一愣,怀疑起这是否是那个冷漠无情的看祠老头。

当阿q无钱给地保时,拿出过冬的棉被给地保时,老头连忙拿钱赎回。地保嘿嘿一笑,说你这老头可真会贪便宜。这时,我们感到这才是先生笔下的那个看祠的老头。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又令人瞠目:老头把棉被还给了阿q,叹着气过去了。此时的阿q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心中肯定会闪过一丝感动,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我们又是愣了一愣,接而感到有些不快,亦有些欣喜。不快的是:人物形象与原著中已经是背道而驰了;欣喜的是阿q也有人关心了。

接下来的一幕,又令我们有所感动:当阿q上城回来以后,地保过来拿“孝敬”钱,阿q“酒后吐真言”,把自己如何“发财”一古脑儿告诉了地保。老头责怪阿q,这种事情跟他说说可以,怎么能跟地保这种人讲呢。那种语气,不是幸灾乐祸的讽刺,而是出自内心的真诚的关切。就像一个老者对不懂事的孩子的那一种责怪中透出的慈祥。

未庄——未来的村庄中,终于可以看到未来的一丝曙光了。

而在阿q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至少有一处的闪光点吧!

在阿q的“革命梦”中,当大伙都被派去搬家具时,阿q让管祠的老头去休息,因为阿q认为他的年纪太大了。这一个小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阿q身上的那一种可称为善良的那一份美好。这是一种希望,或许这一簇希望可以促成阿q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然而最终阿q还是死了,在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之前死了,阿q身上的希望破灭了。但是,未庄的希望还是存在的。

鲁迅先生曾在《“呐喊”自序》中说到:“至于自己,却也不愿将有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年轻时候做着好梦的自己似的青年们”。我想,如果先生看到《阿q正传》中土谷祠的老头的形象,阿q那个唯一的可认为是人的闪光点,他应该是会同意的。

感谢上苍让我认识了他

450字 初二 记叙文

我有一个好同学,名叫杜永鹏。他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的‘老师’。

他今年15,有一颗善良,无私的心。

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认识了他—我的老师!那天,我到街上玩,看见前面不远处围着一群人,我是个爱凑热闹的人,我也立马加入了。我跑过去,只见一个大约11

、2的小学生跪在地上,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家庭贫困,无数不幸,老妈早逝,老爸伤心,卧病在床,亲朋远离.如今只好求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好心施舍我点救命钱,我李晓东今生今世永不望各位的大恩大德,求求你们了!只见大家围在一块儿,只看没有一个人拿钱,有个中年男子还叫道,都走吧啊,骗人的小把戏,我见多了。大家正要散,这是,杜永鹏站了出来,对那位中年男子说,你不要把所有人都想得那么坏,这个世界是有真心,有善心的。说着,掏出50元说,小弟弟,这钱你拿着救你爸爸吧。小男孩握着这50元,给他磕了好几个头,开心的泪水涌了出啦,大家纷纷掏钱个小弟弟,就连那个中年男子也给了100元。末了,他还安慰了那个小男孩一番。感谢上苍让我认识了他,是他,告诉了我要用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来看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个道理,将会伴随我一生。它会时刻告诫我。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感谢上苍让我认识了他,我为我有这样一个老师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读后感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