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童年750字

远去的童年

750字 初三

悠悠清风,掠过远方的山峦,卷起层层绿浪,吹皱一池春水,携上淡淡的咸,他没有停下,挤进轻掩的窗扉,拂开我记忆深处的相册……

上小学时,我住在一套离学校近的租来的房子,学校在一座小岛上,小岛是风景区,主街道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游客路过。当地的居民往往会绕开纷乱的街道,他们心中都有着自己熟悉的路线。琴声幽幽的小巷,中西合璧的洋楼,树荫斑驳的宁静小路上的这些才是真正的景色。放学回家时,累了的我就在树荫下坐一会儿,微风轻拂,使人身心舒爽,但也不能坐太久,不然会睡着的哟。

临海的街道曾一度是我的第一选择,这里能清楚地看到这南方小岛所独有的特色:一两只偶尔掠过水面的海鸥、悠悠地摇着桨慢慢地泊进港的捕鱼人,披着汗巾的人力车夫拉着板车匆匆忙忙的运送着最后几批货物,总有几只小麻雀跟在板车后仿佛在等着车上的海产掉下来然后一饱口福。还有许多悠闲自在的钓鱼人。

可惜我有一回在路上看别人钓鱼看得入了迷,边走边看,到了家才发现太迟了,免不掉妈妈的一顿说教。好几次我下定决心再也不走临海的那条路了,可是往往都食言。现在想想,如果还有机会再走那条路,可还有那番滋味吗?

小学的校区是我们学校的老校区,上学的九年里,五年是在老校区度过的。老校区红瓦白墙,那标志性的小红尖顶,它们作为我身为本校人的骄傲承载着我小学五年的记忆。门口长青的铁树不知何时才能开花,教学楼在我儿时的记忆力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怪物,里面的学生一代代进来,成长,离开,然后又来一批新的——陌生而又相似的稚嫩的面孔。人一代又一代地换,教学楼却始终不变。

如今我已经搬回了原来的家,繁重的学业把时间的缝隙都塞得满满的,少有机会回到那个小岛,时常在一晃神之间,我仿佛看到了那遥远的,亲近的过去。

至今,我手中没有一个与小岛有关的物件,有的只是发黄的记忆!好在心灵的底片上,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那是我远去的童年啊!

我的妈妈

450字 五年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看到这首诗,我就会想起我的妈妈。

记得那是一次上学时发生的事,那天,妈妈送我去上学,去的时候晴空万里,连上了四节课后,天气发生了变化。放学我一出校门,就感觉天阴沉沉的。一阵寒风吹来,我冷得双手直抱肩,冻得直哆嗦。我看着家长们把上衣脱了给孩子穿上,生怕孩子受冷受冻,孩子坐上车后,赶紧把车开回家。“一个人,两个人……”我静静地数着,眼看同学们都被家长接走了,只剩我一个人了。我无助地等待着,顿时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呀!不知过了多久,我看到远处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妈妈!我急忙站起来,一个急转弯,要不是妈妈双脚落地保持平衡接着我,我就摔倒了。

“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我生气地质问着。

“对不起,妈妈因为工作加了一会儿班。”妈妈向我道歉地说。

妈妈摸了摸我的手,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对我说:“把外套穿上”我穿上外套,和妈妈一起坐车回家,在车上我看到妈妈的毛衣都被淋湿了,肩上的雨水还在流,我的气顿时就消了,感觉很温暖。

风越刮越大,雨也越下越大,可此时我的心却是温暖的!也在心中默默地说:“妈妈,我爱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