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的除夕》读后感1200字以上

《小水的除夕》读后感

1200字以上 初一 读后感

鲜花认为:一颗小小的野草,怎能比过鲜花的芬芳?

                                 ——题记

近日,偶然浏览书架,发现一本被我遗忘已久的书——《小水的除夕》。重新翻阅,又有了更加细腻、深刻的领悟。

小水是个可怜的孩子,留守儿童成了小水的别名。为了生计,小水的父亲南下北上做了“南流”“北漂”。父亲每次的回来,都成为小水最快乐的时光。可每次父亲的再一次漂流,小水那噙着眼泪的样子,总让我回想起朱自清笔下的《背影》,那踏上火车的瞬间,是酸涩,是留念,是难舍……

除夕将近,小水期盼父亲的归来。祈祷、祝愿、期待,丰富了小水情感的内涵。那难得的一次团圆饭,更是小水用泪水和笑容熬制出来的新年的灿烂。

小水是个坚强、乐观的孩子。小水的不幸,并不代表小水的生活也处于黑暗。面对不幸,小水选择了坚强。小水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哭哭啼啼,也不会借自己的不幸来博得众人的同情,更不会对生活抱有悲观的态度。反而他是用乐观的,自信的态度,开心的度过每一天。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笑容一定会化解悲伤,抛开忧愁。

小水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因为金剑明家的羊要杀了吃掉,以庆祝春节的到来。可金剑明不舍得,小水也不忍心。于是小水和孙定远想了个办法,他们想的办法真的是既不会被别人发现也非常的安全——把羊藏到树上。试想,生活在那种环境,那种背景的孩子,怎不渴望吃一顿肉?怎不希望吃一次美食?可小水,他不忍心看朋友伤心,更不情愿眼睁睁地看着大人残害一条鲜活的生命。这是多么纯真的心,这是多么善良的心啊!

小水是个容易满足的孩子。猪油红汤葱花面,肉馒头和面糕,这些特产都是小水他们最爱吃的食物,还有他们过年的时候都会烧一个大大的猪头,一个猪头烧了整整一大锅,“咕咚咕咚”直冒热气,烧的肥肉一抿嘴就化了,瘦肉却很有嚼劲,香气四溢。如此简单的食物,可在小水看来,能吃到这样一顿会是多么的满足,多么的幸福。

小水,是个聪明活泼,乐于助人,团结友爱,非常自信的一位男孩。并且,小水在整个西来镇的人缘都非常好,人们都很喜欢他,每个人看见他都会喊:“小水,到哪里去玩啊?”也许,这里面包含着人们对小水的同情,但更多的,是对小水那份童真的心和对生活的热爱的真诚赞美。

小水的故事,只是社会上所有留守儿童的缩影。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这是多么惊心的数字!仔细想来,留守儿童哪一个不是独自挑起大梁?哪一个不是在贫困中坚强?我们难道不应该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吗?

然而,身为独生子女的我们,还在这里“身在福中不知福”。穿着名牌,吃着肯德基,用的奢侈浪费……可我们,总是不如小水他们快乐?总是没小水他们那么坚强?我们缺少什么吗?缺少爱? 缺少幸福?缺少沟通能力?生活条件?还是优良教育?不,不是,都不是,我们缺少的,是他们那颗乐观、坚强、勇敢、善良的心和千锤百炼的意志与独立自主的能力。现在的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天天沉浸在网游之中,怎会拥有这些?我们真正需要的,也就是这些我们没有的东西了。

留守儿童,是可怜的。他们不仅物质生活上不优越,更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因此,可能会有很多的偏激的性格。但他们像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骨子里都有着那样一个特点——坚强。

独生子女,是可悲的。他们不仅物质生活上优越,而且享受了无微不至的亲情。可是,他们个个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无法经历挫折,面对困难,只能是望而却步、垂头丧气。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更应该具有真诚、善良、坚强的品质,更应该多多关心,帮助那些留守儿童。

鲜花终于明白了:真正的美丽不在外表,而在经历过风雨的心中。即使是一颗小小的草,一旦扎下根,他也能成长为令人羡慕的精灵,不管是酷热,还是严冬。

                                   ——后记

《小泥猫》的启示

200字 一年级 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小泥猫》这则故事,小泥猫被二妞和爷爷打扮的非常好看,在小青蛙跟前炫耀自己非常漂亮。小青蛙却嘲笑他是一只泥猫不能捉耗子,小泥猫一生气跳进了水里。二妞和爷爷把它从水里捞了出来变成了一堆烂黄泥。小泥猫知道自己错了再也不骄傲了。

这则故事我深受启发,我懂得了做人不要骄傲自满,应该谦虚。我还从小泥猫身上学到了知错就改,做一个有错就改、谦虚的好孩子。

铜山县启星外国语小学一年级:李浩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读后感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