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书的朋友——读《走遍天下书为侣》有感650字

我愿做书的朋友——读《走遍天下书为侣》有感

6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读完《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我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开篇就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当你独自一人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一样供自己娱乐的东西,这似乎很难,很难选择,而文章的作者——尤安。艾肯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为什么呢?我想:作者是独自一人驾舟去环游世界,在茫茫大海上一个人难免孤独、寂寞、无助。每当这时便可以读这本喜爱的书,可同书中的作者对话,汲取精神的营养,树立信心,打发孤独寂寞;也可同书中了不起的人物对话,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跟他们做朋友,寻求帮助。我想:世界上最能打发孤独、寂寞的娱乐品肯定是一本你喜爱的好书。因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位高尚的朋友,读这本书,就像同一位高尚的朋友谈心。

读完课文,耳畔时时回荡着作者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我想象得出,作者对书那如饥似渴的喜爱之情,对书那执着追求的痴迷样。作者为什么愿意将同一本书读上百遍,难道作者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百思不得其解,原来,不管当你第多少遍去看同一个事物,或去读同一本书时,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我不禁惭愧起来,我也是个书迷,但倘若要我读同一本书,别说读上百遍,就是重新多读一遍,我都不愿意,更何况去读上百遍,那根本办不到。想到这些我万分惭愧,但我暗下决心也要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百读不厌,细细品味,更有效地吸收书中的营养。

文中还有很多优美的语句,时时感染着我。我最忘不了这句:“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随地想去就去的故地。”我觉得把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比喻成“朋友”和“故地”,显得特别亲切、形象。让我明白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用意——让我们都来做书的朋友。

我愿做书的朋友,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德阳市实验小学四年级:陈曦

美是初见

900字 初三 散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再次阅读这首诗,忽然之间有落泪的冲动,捺不住,心酸地笑了出来!

又是一番自多愁,每一次都这样,敏感真的有点难以治愈。

窗外,雨淋淋沥沥的下着,从枝叶间滴落下来的雨滴,打在瓦路上的雨声,好似在敲打心坎!

不管怎样终会出现各自转身,两两相忘的局面!朋友似乎我还是有点太草率!总觉得自己的第一直觉总是错误的!每次都这样被现实的海浪重重的拍在沙滩上!周而复始,每一次都得绝望后才变得感悟,沮丧后,才重拾之前的那个我!

本不想再回到那个沉闷的我,可是总觉得那样的自己才会保持好自己的骄傲!

人生就像皮影戏里的一样,离人晃晃悠悠,模模糊糊,所谓的朋友还是会离去,然后变得模糊!而留在身边的,还是清晰而又明朗!

一路写来跌跌拓拓,情绪起落如飞鸟,飞过沧海桑田,飞过繁荣盛世。却总是飞不过自己的心海!偶尔会心花怒放般疯狂的嬉笑,偶尔是独自垂泪!

不管怎样,却总是一个人,一个人疯癫,一个人独自悲伤!心里就像麻木了一样,虽然总是被身边的人影响着情绪,可是不敢否认,我还是有许多不该的地方,总是多余给别人制造一些不该有的话题!好管闲事就是落此下场!这次我认输了!输不在别人,而是自己!

人生最疲惫就是将自己看透!敷衍的也好,假设的也好,那些奇迹终究不会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一次次试图克服,自己的偏激,自己的敏感,可是每次都是徒劳无获!

也许这次也真的累了,一个个都给予我那么冰冷的回绝!有些时候,我无需将自己看的太重,也无需将他们看的太重,毕竟各自的分量不是我能抉择的!

我只愿是初见,你们还是你们,我还是我,没有被影响,没有被伤害!

就像在古井中呆久的青蛙,当看到辽阔的天空,才发觉,自己在一个地方困了那么久!在家呆的这段日子,无时无刻不想着自己将要疯掉的样子!看着湿漉漉的地面,与植物,才感觉到春雨,已经把过去的一切都洗涮掉了!每一次下雨,村里的路都泥泞不堪!不免让我想到自己人生也如此!在天气良好的时候,就回平坦洁净,在阴雨天气的时候就坑坑洼洼,泥泞的无法行走!稍有不慎,就会失足摔成泥人!细雨绵绵,不知道这邂逅已久的春雨,是否在滋润着大地万物的同时,也在滋润着成长中的孩子!

今年没有看到粉红色的桃花散落一地的场景,也许花期又错落了!细雨润无声,慢慢的万花盛开,又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只不过没有蝴蝶,没有蜜蜂,没有花香了!童年的那一些 灿烂,那些梦幻般的美丽,已经荡然无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读后感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