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200字以上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1200字以上 初二 观后感

时隔多年的后的今天,重温了《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的电影,细心品味,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体会,不一样的感慨!  影片的内容其实真的很简单,它主要讲述了一段“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一个惊心动魄的灾难”。影片以年轻的杰克救了从英国到美国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上相遇的想跳海自杀的露丝的命,并相爱了为线索。讲述了接下来船因为撞到了冰山而不得不沉入大海,杰克为了让露丝生存下来,便安慰他,自己却冻死在冰冷的海水中的爱情故事以及在灾难来临时一船的人各自不同的行动。内容很简单,但影片所反映的思想却很深刻,它以爱情故事贯穿影片,却要折射出社会的复杂性,不是每一个都是好人,不是没有好人。  想想小时候,我只是简单的认为这是一部讲述爱情故事的电影,现在想起来真的觉得好笑。就像一张白纸上有一个红点,我就只看到了这个红点而忽略了整张白纸。现在再看,我用新的视觉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感受。

人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极度的恐慌和因此产生的种种丑恶的行为便全都表现得一览无遗。为了存活,有人在海面将别人的头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为了登上妇女、儿童优先的救生船,一个男人用钱买通了船员;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以乘坐70多人的救生船字只承载了十几人,而船上的人因担心自己的性命,竟不愿去救客轮上众多患难的人,包括亲人在内。这些现象那么的可恶而又现实。然而,人性中的美好总是多于丑恶的。大多数的男人们遵守着制度,将妻子、儿女送上希望之船后,自己留在泰坦尼克号上;沉着冷静的船员们作好了殉职的准备,安排着乘客有序登上救生船;当船身倾斜,人们纷纷向后滑去时,有人紧抱着柱子,另一只手去拉别人的手;当影片中两位主角被席卷而来的海水追逐,却看见一个无人照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大哭时,毅然抱起那个孩子,带他一起逃亡„„这些,都是面对生死抉择时,崇高的精神与高尚的做法。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无不表现着对待死亡的从容与震惊。三等舱中,年轻的母亲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的如同幻影,便讲着美丽的童话让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妇流着泪轻轻相拥,安详的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临;船上的演奏者们拉着一曲曲哀伤的乐曲,在生命的尾声最后一次合作;年迈的船长走进船长室,选择将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给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热情与辉煌的地方;露丝不愿与杰克分离,在救生船往下放时,勇敢的跳上泰坦尼克号的窗口。对她来说,生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生命的留恋。  杰克是个顽强、乐观的人,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露丝。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露丝和杰克找到了一张竹筏。经过一场惊险、辛苦的逃亡,他们在海上被疲惫和寒冷折磨得精疲力竭。活下去的决心让他们不停的说话,只有不停的说话,才有生存的可能。满天星斗在夜空中闪闪烁烁,这本应是个浪漫的夜晚,却发生了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沉船事件。北大西洋的海面上漂浮着一群群穿着救生衣的尸体。只有一艘救生船回来救人。船员的探照灯灯光在海面上来回的寻找活着的人。冻得瑟瑟发抖的露丝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满心喜悦的想唤醒杰克。可是她的呼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杰克在沉睡中已无力醒来。露丝的热泪滑过冰凉的脸。救生船此时正往远方驶去。露丝眼中含着痛苦的神色将杰克的尸体放入海洋,哆嗦着爬下竹筏——她要履行她的诺言,她曾答应过杰克一定要活下去。“come bace,come back,come back„„”露丝微弱的呼唤伴随着坚定的眼神,那眼神透着无比的决心,蕴含着对生命无限的渴求,她在绝望的边缘拼命挣扎,顽强的与死神搏斗。她必须登上救生船,否则她会被茫无涯际的黑暗与死的沉寂所吞噬,她的灵魂会在北大西洋刺骨的寒水中融化。她不要在刚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之后就失去了它,她不要违背她亲口答应的诺言。她颤抖着游向一个已死的船员,取过他挂着的口哨,用所有的力气吹响了它,吹响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吹响了她对世间万物的留恋,吹响了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念。上帝听见了她虔诚的祷告,救生船调转方

向,朝哨声响起的地方驶来。探照灯明亮的灯光照在了露丝写满坚强的脸上,她终于在救生船上温暖的毯子里沉沉睡熟了。睁开双眼时,她看到了旭日柔和的光芒,黑暗过去了。然而世界不只是有美好的一面,让我感触很深的还有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例如卡尔。他为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不择手段,威逼利诱,即使算不上是十恶不赦,也绝对不是一个好东西。卡尔以为钱可以支配这一切,但是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之后的事实很明显地告诉了我们一点:至少钱是买不到爱情和生命的。当然,卡尔也看不起那些住在三等仓的人,把他们和老鼠并称,靠运气才上船的杰克就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了。这是嫌贫爱富的庸俗人物,迟早会被社会所遗弃。可气的是,卡尔为了自己要活命,竟然在船上抱了一个孩子,装作是他的唯一的亲人,从而有机会爬到了救生船上。卡尔这种做法有点像想混进羊群的披着羊皮的狼,这种卑鄙的偷梁换柱的方法实在应该得到唾骂。更可恨的是,他把孩子带上船以后就丝毫不管这个孩子了。如果他能抱着一个孩子上船,并把他安全的送回家,我还不会这么鄙视他,至少他挽救了另一个生命,然而,他的所作所为,真实而露骨的揭露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这部电影深刻地告诉了我们人类本性中的善良与丑恶、高贵与卑劣。在这部影片中,生命的真正价值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众多人面对死亡用的是畏惧的心态。其实每个人都怕死,只是平时没有触发而已,地震那天,尽管我静静地躲在桌子下面,但内心真的很怕,思绪一片混乱。后来地震结束时,我们依然躲在桌子下面,没有人敢探出头来,大家都在害怕地震还没有结束。生命就是这样短暂,脆弱的不堪一击。灾难可能随时都会降临,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在生活中寻找的生命的意义。在地震棚里的生活是难熬的,静不下心看书,整天的胡思乱想,却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今天看了这部电影,我又在思考,一年的大学生活是否已经让我偏离了最初的梦想?我最应该做的是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不管每一天怎么样,发生了什么事,我都应该幸福的生活着。我应该珍惜周围的朋友和家人,尽管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想想地震后住在操场上的地震棚里,我们全班紧紧地围在一起,所有的相互的怨恨都告一段落。生命真的很短,不要和时间赌气,我们输不起!我的想法或许有些消极,但我始终认为,即使我大学毕业能挣再多的钱,有再多的名利和再高的地位,一场灾难,我啥也不能带走!那些为了追名逐利而成天勾心斗角的人们,也失去了人生的价值。看了这部电影,思绪万千。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也再一次明确了生命的意义更多的是快乐,而不是抗争。我会清晰的沿着自己的路线走下去。从今天起,做一个快乐的人! 

我不是坏孩子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父母眼中的乖宝宝,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都已是历史了。生活中,日益滋长的叛逆心理慢慢吞噬了我曾经的挂顺。面对父母的唠叨、老师的责备,很多时候,我都怀疑我究竟是不是我。

对于父母的不理解,我不再渴望沟通,不再试图去填补这条沟壑,而我唯一的朋友—日记,却在一把钥匙的出卖下,让父母窥视到了那个他们不明白的雨季中的我。

或许“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考大学”的女儿,才是他们心中的好孩子。或许这也没有错,只是生性倔强的我不肯安分地接受他们为我安排好的一切。每当父母发现我在听音乐、读小诗、看名著时,我便会无可避免地饱食“忠言”。看着父母激愤的表情和失望的目光,我只能在心底里叹息,真的觉得很可悲一一为父母,也为自己。我不知道写完作业后听听音乐、看看课外书,是不是坏孩子;不知道假日闲暇时和同学出去玩,是不是坏孩子;不知道穿自己喜欢的流行服装,是不是坏孩子,只知道我已无可争议地成了父母眼中的坏孩子,成了别的孩子如何如何好的衬托。他们开始用唉声叹气感化我,开始用“密不透气”的爱来消融我,开始用严厉、可怕的目光来追踪我。有时,我觉得我活得好无奈、好累,难道我真的是坏孩子吗?

其实,我并不想让父母生气。真的,14年的养育之恩很重很重,我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企盼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能在我身上成为现实,然而,强加的生活,扭曲的观念,我无法接受,更何况是“坏孩子”的头衔。

父母的行动在升级。在发现父母跟踪我后,我和父母大吵了一架。难道他们真的怀疑我已经坏到出去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的地步了吗?我伤心地哭了一场,虽然很清楚软弱的眼泪根本不会帮我一点点忙。性格倔强的我最终还是让眼泪流满脸庞,任积压在心里的委屈随着泪水一起流淌,一起风干。那一夜,我想了很多,想以前我和父母的幸福、欢乐,想现在的隔膜。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上山下乡只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文化大革命只是一段泛黄的历史。许多父母吃过的苦我们没吃过,但不能说明我们不理解他们企盼儿女幸福的心情。父母在为儿女铺设人生之路时,忽略了我们有自己的思想的现实。面对天空,我们有雏鹰展翅的欲望;面对人生,我们有自己拼闯的勇气,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世界。遗憾的是,我们和父母竟无法沟通。我们说父母不理解我们,父母却道我们不体谅他们。他们的担心与苦心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我们的翅膀或许还不够坚实,我们的勇气或许也还不够理智,只是残酷的现实不能不让我们思考:任凭父母设计的我们,一旦离开了他们,我们还能走多远?

从此,我不再和父母针锋相对,因为我相信他们的所作所为无论对错,都是为我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我依旧听音乐,写小诗,和朋友出去玩,依旧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只是烽烟欲起时,我采取了“冷战”的策略。我不再据理力争,只有一个不大但很坚定的声音在喊:“我不是坏孩子,不是,真的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观后感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