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写给老师的关于逆向思维之垃圾桶和西瓜的亲身经历。1200字以上

专门写给老师的关于逆向思维之垃圾桶和西瓜的亲身经历。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不得不承认职业对于人的思维方式的养成和方向的确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农家百姓地里种丝瓜的时候,总会在边上插一根根的棍子。而后,丝瓜便像那乖乖听话的孩子一般,直直的借着棍子的温暖身躯,开心地往上生长开来。绽放着他那一抹清新的绿,释放着他那苗条修长的身材。

因为曾经做过教师的缘故,今晚提留着西瓜走在回家路上的一段思考便借着曾经对于孩子的关爱这根看不见的棍子,也慢慢从内心升腾起来,渐渐跑向了天空,向天际飘去。

与此同时,提留着西瓜走了大概1公里,那个被打压的在肚子里变了形的馋鬼终究还是沿着身体战胜了漫长的旅途,爬到了鼻孔边,当闻到了西瓜的脆爽欲滴的那一刻,手便立刻成了馋鬼的奴隶,将西瓜一掰,满地的汁水横流,将一场西瓜盛宴沐浴在了色香味俱全的空间包围之下。

只是,世上的美好总是残缺的。如断臂的维纳斯却永垂不朽,失去了四肢的超级演说家风靡了世界一般。吃着西瓜也带来了美好的残缺。

吃着,吃着,手中积攒的黑色西瓜子已经越来越多,加上汁水的捣乱,整个手掌变得那么的黏糊不堪。西瓜的诱惑也就此打了折扣,只是看着西瓜子是黑色的,终于能品尝着完全自然成熟后的西瓜,内心的失落终究还是保持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准,

为了将西瓜子和手掌的水乳交融变成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国外家庭将孩子18岁了就放飞一样。四处搜寻着垃圾桶的身影。因为脑海里马路边一直24小时滚动直播着全国卫生城市的招牌,对于这个问题也从没把它放于心头。只是,生活却给我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粘稠不堪中又度过了几百米的旅途,却依然未见垃圾桶的身影。望着还在滚动闪烁的全国卫生城市标语,恨不打一处来。一个不甘心的驱使,一个侥幸的来袭,再加一个馋鬼的陶醉,西瓜子最终还是流落在了街头,跟无数其他的垃圾一起,注定要度过这无数个无家可归的日子了。

当回到了住处,这个场景就像是妈妈对于孩子外出的叮嘱一般,一遍又一遍得播放在我的眼前。加上老师的职业病,心中不由的思考着这般的问题。

因为对于垃圾的重视程度,我才会去注意垃圾桶的多少吗?或者说因为垃圾桶的多少,才会意识到乱扔垃圾的严重性呢?如果我要通过这个事情给我的同学们讲述逆向思维该如何讲解呢?最好的教育就是日常的现象,那我这个现象够不够生活化呢?

自己将讲稿设计成如下形式。

“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关于垃圾桶和垃圾的故事。同学们有没有在生活中经常乱扔垃圾的现象发生呢?”

“有。没有。”此起彼伏定是在意料之中,毕竟大多数的老师教授的都是素质不均的孩子。

“好,那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让大家来说说有的理由,没有的原因吧!”

“老师,因为垃圾桶太少了。老师因为家里人教的好。”原因简单直接,任谁听了都是明明白白。

“同学们,老师听了你们此起彼伏的陈述,老师也想说两句。”

“首先这个问题的来源是因为老师以前买了个西瓜,因为实在馋的不行,所以在半路就吃了,可是谁知道,西瓜子捏在手里都满出来了,都没有见到垃圾桶的身影。最后实在忍不住还是将垃圾桶扔在了一棵树的旁边。当然,我今天不仅仅是要讲这个故事,我想讲同学们关于思维的养成关系。”

“在座的很多同学都在开始的时候没有扔掉,这是非常好的。当然开始就扔的,也不是不好,那是率性的表现,是真情的流露。但是如果能够把这率性用在对待朋友的相处上,同学之间的关心上,是否会更好呢!好了,接下来就让老师讲讲关于思维的养成方式。”

“首先,一个从来都是随处扔垃圾的人,他会注意到身边垃圾桶的多少吗?我想肯定很难的吧!除非垃圾桶还有其他作用,能够牵绊住那些人的心,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呢?那么反过来想一想,什么样的人能够注意到垃圾桶,但是却是乱扔垃圾的人呢?这是反方向思考问题了。”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垃圾桶是什么做的。是不是有方向了。”

“垃圾桶外边是否可以填上广告呢?垃圾桶摆放的位置是否合理呢?垃圾桶的材料是否环保呢?”

“当然了,老师今天给大家讲这个事情是为了防止大家走惯性思维的老路。一个注意到垃圾桶的人不一定是个爱护环境的人,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当然了,一个没有注意到垃圾桶的人,应该是个乱扔垃圾的人。”

“好了,同学们,如果大家还有更好的生活的例子的话,可以下课了一起讨论一下,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出一个黑板报,大家说好不好。”

“在下课之前,老师还有一句话要说,让我们一起感谢西瓜和垃圾桶,当然了,相信在大家的火眼金睛之下,一定会有更多的秘密被大家发现,被大家在课堂分享,学习将会越来越快乐。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

生活的思考还有太多,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更神奇的生活吧!

且听风吟

900字 初一 记叙文

上信息课,老师正在讲立体坐标图。那样一个明媚的初冬早晨,我翻过了《挪威的森林》的最后一页。从此,我离开了,那个令我心神荡漾的世界。

从此,也许在我松散头发,钻到被窝里搜寻那一点点温暖:也许在我一人坐在双层巴士的二楼,靠着窗:也许经过一座桥时,再也不会想起这本如海潮般清香的书,再也不会想起远在东北亚的神秘作家,沉浸在太平洋海风的作家的世界里,他叫,村上春树。他的渡边,直子,绿子,玲子,永泽……

我从不认为把一本书给读透了是件多么得意的事,到头来总让我感伤。《挪威的森林》是我心中的一片。一片什么,我说不清楚。那场景,是我未经历却被经历的:那些人,是我未见过却被见过的;那些话是我没说过却被说过的,甚至那些人物穿的衣服,听的音乐,读的书,都是我的一片影子。草的芬芳,风的微寒,山的曲线,犬的犬声,鸟的鸣啭,清野的风光是我的。伸手就可临摹,我心中的深秋,我没感受过,真正烙在记忆底片某处却无处可寻的深秋。无论怎样生与死的哲理,怎样孤独的坚韧,怎样的爱与柔情,怎样的伤感与思念,《挪威的森林》与我契合,映照我青葱年华的清晰的模样。

但愿你看过《挪威的森林》,但愿你能明白我在讲什么,但愿你能理解这一切。

一个人,默默地,穿梭于教室,食堂,宿舍,阅览室。下楼,过桥,再上楼,边走边看。合上书,看看窗外,看看那块已不再蔚蓝的天,看看远处浑黑流淌的河流,看看教堂。托腮,再闭眼想想,把书贴在脸边,嗅嗅这些气味。四周多么嘈杂。这样的地方,体味孤独。后来,他们离我很远很远。

形如时间永恒的记忆,孤独直立地在我面前走过,像《幽灵公主》中的麒麟兽,像《恋爱中的宝贝》中的宝贝的雪白灵魂,何等真实地呼吸,走动,震撼我的身心。幽幽的黑森林,我心中一颗忧伤的种子。这颗已被学习与生活深压在角落的种子,现在正如直子深邃的眸子,相隔几千光年深深地,凝望着我。人不可能不孤独,因为我们永远在失去,即便你紧紧抓住不放。

我已不能回头。不是吗?我那如风般飘零的青春,空空空空来,淡淡淡淡去,我正要徒手而归了。我还有那大把大把的梦想,让什么来装?我的窗前模糊一片,昨天已远去。我还在拼命地追赶,为一个消失了一半的未来。问自己,这条路究竟是要去哪儿呢?关于我,是否孤独依然?飘渺依然?莫非追赶的只是一个答案?那些迷糊地坐在教室里,嘲笑老师猥琐的背影的日子里都变得来不及遗忘……

也许某天,北海道缠长的海岸线。我与村上相遇,一个穿着黑色毛衣的中年妇男,一双破球鞋。再去谈《挪威的森林》,灌着海风,回忆那一个深秋,那一个梦想,那样的一个忧郁的年代。

待风将它埋葬,这片森林,这片汪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