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净如莲900字

心净如莲

9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我爱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那刻起,一支莲花就在心中滋长,绽放,定格于心间。因为我就是一个简单之人,只想在喧扰尘间,保持自己的简单纯净,保持一个真正的自我。

莲,不同于其他的花朵,虽然有密实的花瓣,却因色泽的素雅,有它独特的气质。在碧波青叶中,如一脱离凡尘的仙子,亭亭玉立。它洁白的素颜,纯真自然,高洁质朴,如此脱俗。尽管身下是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淤泥,但它却不与这淤泥一般,不染纤尘。莲的花香淡雅怡人,没有牡丹的浓烈,没有玫瑰的妩媚,但那香气却沁心沁脾,清新优雅。莲的低调之美,是任何花卉无法比拟的,它的纯洁神圣,是世间最美最令人动心的画笔。

那朵莲,幽幽然然,绽放心底。那片静然,那缕淡雅香气,在心间盈盈缭绕。层层叠叠的花瓣,洁白无暇的清透。像坦怀的心事,绽放开来。无拘无束,肆意张扬。却有股沉稳的宁静,已经浸染其间,挥之不去,存留其间。滴滴莹亮露珠,栖息与花瓣之间,是莲幸福的泪水,疑惑是在晨暮中,那滴叹世的无奈…

在繁盛喧嚣的世间,只有保持一颗纯净的心,才能让自己体会到更多的美好。我所感受的幸福简洁明了:在初春的柔媚阳光里,看青青杨柳吐放新芽,听燕鸣鹊啼,在蓝天下自在飞翔;在盛夏的明亮光芒里,嗅争香斗艳的鲜亮花朵,在雨夜聆听那曲缠绵的弹奏;在秋天的高远苍穹下,深吸含有丰收气息的空气,看黄亮亮的田地,还有收获的人们脸上灿然的笑容;在冬天的暖阳下,透过光洁无叶的枝桠,看着灰蓝的天空,在大雪纷飞之时,静看苍茫世间,银装素裹,沉静稳重的怡然。一年四季,心底都是淡淡的欢喜,浓浓的感恩。

在身边,充盈着亲人的关切爱护,一些细小的举止饱含无限情谊,自然温馨。朋友间的坦诚相待,真诚话语,都是我幸福的源泉。只是简单的一切,却是心中沉甸甸的幸福花蕾,也许瞬间开放,满怀的芬芳,满心的沉醉。

正是这些情愫,是我心湖中的那株莲花的绵绵养分。感恩平和的心态让它始终拥有幽幽淡香,清香四溢。让我也有着温和的笑容,明亮的眼眸,轻盈的语调。善待身边所有的人,感恩生活中所有的人与事物,用一颗无暇的心,建立一片属于自己的纯净天地。

心净如莲,只愿这株莲,常开不败,陪伴我一生,坦然面对纷纷扰扰的人世间。洁白的花瓣,承载我柔柔的心香,还有那些清透的心事……

心到,脚才能到

1200字以上 初一 说明文

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过:一个知道自己目标的人,就不会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泄气了。美国著名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约翰·戈达德出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乡村,家庭清贫,小时候无任何玩具,唯一给他快乐的,是在他八岁生日那年,祖父送给他的一幅世界地图。闲暇时,他喜欢钻研地图,目光一遍遍地漫过那上面标注的一个个文明的城市、一处处美丽的山水风景,思绪也长了翅膀随之上下纵横驰骋。

于是,15岁时,他在一张破旧的纸上写下《一生的志愿》:

“要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土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洲的孩子筹集一笔100万美元捐款;参观月球……”

他一口气写下两页目标,并且为每一个编号,共有127个人生的宏伟志愿。

很多人看过他的这些愿望后,都忍不住笑了,更多人说他是做白日梦,根本不可能实现。只有他那个身材矮小的父亲支持他,鼓励他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16岁那年,约翰·戈达德和父亲到了佐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格莱兹去探险,这是他首次完成了表上的一个项目。20岁时,约翰·戈达德已去加勒比海、爱琴海和红海潜过水。他还成了一名空军飞行员,到欧洲上空执行了33次作战任务。很快到了21岁,他已经在21个国家做过旅行。刚满22岁时,他在危地马拉的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座玛雅古墓。同年,他成为洛杉矶探险者俱乐部最年轻的成员,这时他开始计划最渴求的一次探险,也是他早年制定的第1号目标:探索尼罗河。

但艰难与风险不言而喻。在考察尼罗河全程的旅程中,约翰·戈达德和伙伴遭受了河马的攻击,遭遇疟疾,同狂暴沙漠展开搏斗,驶过了许多危险的湍流险滩,还遇到一个携枪歹徒的追击。但是10个月之后,这三个“尼罗河人”(戈达德们自称)胜利地划出了尼罗河口,进入了碧波荡漾的地中海。

戈达德说:“在这次旅途中,我领略了许多东西,关于自身,关于成功的喜悦,关于紧张充实的生活,它给了我去追求另外目标的动力。如果能事先预料所有危险,也许我们根本就不会走出帐篷。但是经过了一天天的努力,我们终于达到了目标,我想那正是接近生活的方法——把尽可能多的活动、知识、爱和友谊一点一滴地填进生活。”

约翰·戈达德按计划逐个地实现自己的目标,59岁时,他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约翰·戈达德一生中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其中包括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成员。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戈达德本人有18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这些经历使我更深切地热爱生活,欣赏一切可能欣赏的东西,”他说,“人们往往在不知道怎样表达巨大的勇气、力量和坚韧之前就结束了生活。但我发现,当你清醒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那个时刻,你突然发现一个尚未发掘的力量之源,当你把它释放出来,就好比升华了一次灵魂。”

当有人惊讶地追问约翰·戈达德是凭借怎样的力量,把那许多注定的“不可能”都变成了现实,他微笑着回答:“我只是让心灵先到那个地方,随后浑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罢了,很简单。”

约翰·戈达德说,“之所以要开出那张清单,是因为15岁时,我很明白自己的局限性。我只是一个拥有潜能的孩子(而这种禀性人人都具有),我确实想在自己的一生中做这些事情。我对什么都极感兴趣——旅行、医学、音乐、文学、自然,所有这些事情我都真想做。我制定了欲达目标的一份蓝图,以使自己永远有所追求。”

戈达德和所有人一样有目标和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实现它们。戈达德说:“我在少年时开列的生命清单,反映丁一个少年人的兴趣。尽管有些事情我是永远也无法做到的——例如登上珠穆朗玛峰和饰演健壮灵活的男子。然而,确定目标往往是这样的,有些事情可能超出了你的能力,但那并不意味着你得放弃整个梦想。”

戈达德未来的计划仍很多,包括参观中国的万里长城(第49号目标)和登上麦金利山(第23号目标)。他对所有的目标都不放松。

他说:“怀有127个目标,当机会摆到面前时,我的脚步就可以立即出发,因为,我的心已经提前到达了。”

是的,心已经提前到达了,脚步只要跟随心灵指引的方向前进,梦想就能照亮现实。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最终领略美妙风景的,必然是那些强烈渴望登临并为之不懈跋涉的追寻者。是心灵的渴望,开阔了求索的视野,是心灵的飞翔,催动了奋进的脚步,是心灵的富有,孕育了生命的奇迹。心到,脚才能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