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老师800字

再见了老师

800字 六年级

一转眼,六年的小学时光即将过去,我们即将分别,在这里,我想对您说:再见了!老师!

曾记否?一年级时调皮可爱的我们。那时候,您一笔一划地手把手教我们写数字,尽管我们一次又一次闹出三加二等于一的笑话,您还是不厌其烦地教我们算数。我们那歪七扭八的字,让你在一个个夜晚,眯起双眼仔细查看。

曾记否?三年级时,那尚未懂事的我们。那时您好像发现了我在数学方面的一些天赋,于是推荐我去参加学校举行的奥数竞赛。可惜出师不利,我只考了二十几分。几位同学望着那张白色的计分单,轻蔑地说着:“切,他只考了二十几分,真是给班级丢脸。拜他所赐,我们这次只得了团体三等奖。亏老师还把他视为掌上明珠。”这句话正巧被在一旁批作业的您听见了:“你怎么可以这样瞧不起同学呢?要你去考你还不一定能得二十分呢。再说了,那个只是学号。”我知道,您是为了维护我的自尊心,而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却没有来批评我。因为您说过:没有什么批评比自己内心的自卑与同学的嘲笑,来得更深入人心。

曾记否,五年级时,那略显成熟的我们。那年的数学竞赛,您仍然让我去参加。经过前两次失败总结的经验,我已经掌握了做题的技巧。我信心满满地进入考场,却是灰心丧气地出来。这次的题目太难了!我问班上奥数不错的男生,他也只是摇摇头。所以这次只得了三等奖。一个课间,您把我叫去办公室。您幽默风趣地对我说:“这次你虽然只得了三等奖,但至少比上次有进步嘛!还有这次的题目比较难,所以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加油!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曾记否?六年级时,那成熟稳重的我们。连续三年的失败,已经让我彻底失去了信心。六年级的竞赛我几乎是抱着一种“重在参与”的心态去参赛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这次居然获得了一等奖,还是全校第一名!。我想:获得一等奖,两成是因为同学的松懈,三成是因为我自己的努力,还有剩下的五成,就是因为您对我的鼓励,对我的关怀。

再见了,老师。一转眼,六年的小学时光即将过去,我们即将分别,您虽然不像班主任一样,善于表达对我们的爱,可从您的一举一动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您对我们深深的爱!再见了!老师,我的心远和您在一起!

窗外

550字 六年级

“窗外”,一看到这个词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向外瞭望。窗外不就是我们窗户外边春光明媚,姹紫嫣红、霓虹绚烂的花花世界么?是的,不过由“窗外”一词还可联想出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名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句名言,其意很好理解。就是:学习要专心致志,耳朵不被外界事物所吸引,所影响,一心专注在书本上,古代,就有许多这样的人物:西周的姜子牙、三国的诸葛亮、明代的王守仁等等。由此看来,此可谓读书真理也。

可是,这古代的读书真理,在今朝一定有用吗?我看它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是一个信息量十分丰富的时代。网络的开发,让我们走进一个新的天地。大数据处理,让科技越来越发达、先进。就连我们书本上的知识也有许多是从这些信息里提取来,也许还会不断延伸。举几个例子来说:数学应用题就有我们生活的影子,有的几乎是生活的翻版。语文,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课堂的。现在已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而是“得语文者得天下”。常识更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时事政治则是我们生活的国家或其他国家近期发生的事。

所以在信息爆发的今天,我们仍应该读书,而且要认认真真地读好书,但不能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唯如此,才能真正学好知识,才能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