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不过如此1000字

目的,不过如此

1000字 高一 散文

奋笔疾追,我希望可以再留一篇佳作。

目的,不过为了自己还能有一点色彩活着罢了。

我漫无目的的游走在这里,结局还是一样。沿着街一直走,没有尽头的走下去,当身时才发现,我已经出界。可笑,这个人的大脑构造未免太过机械。不明白,这世间的人怎么都那么强大?也许是我太过笨拙,显得呆滞之极。可是,我不怕,从未没害怕过被社会淘汰,我是知道的,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我没有任何一点可以刺伤别人的光芒,而且我只是一个习惯欺骗别人的人。我都说了自己不要脸,只是还一味相信自己。可笑,这人的心机未免太过沉重。可想想,大街上的行人,又有几个部署这样。我在不断为自己辩证错误之后醒悟,我其实真的做得太过了。我开始厌倦自己的虚伪,开始讨厌自己的伤悲。尽管,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自己稍显与众不同。

我并不敢在乎太多,更不敢再想太多。这世上到底有几个人与众不同啊啊?其实,都一个样,做任何事不过为了“钱”。只不过,形式不同,意义自然各有说辞。我忏悔自己坚强的活了下来,忏悔自己至今依旧将谎言散满这个世界。我想对所有人说对不起,可,话到口中,无从说起。

我喜欢悲伤的感觉,那种感觉很微妙,也很舒服。当我平静的时候,我都试图将自己的大脑压迫,想象自己一直都活在悲伤中。于是,又是一个谎言。呵,我笑自己可悲,可却还是一致肯定自己的价值。我记得,那天看到她发的:“有时候,你比任何人重要”时我哭了,也许是该感叹这世界终于有人在乎我了。我很感谢她们的陪伴,可是那都是过去,现在的路,还是得我自己慢慢的走,直至生命尽头。

我想我的老师了,那个曾经给过我肯定的人。他的严肃让人害怕,可我不怕他,真的不怕,我一直相信,这辈子,这个老师,将启迪我一生。于是,我同他的关系,好像比老师与学生的好一些。他喜欢过我的文章,肯定过我的价值,我感谢他。有时候心里空空的时候,活着真的伤心的时候,我第一个想找的人便是他,我知道他一定会给我指一条路。可是我一直没有勇气。我只是简单的害怕,别人的话。

我喜欢喝热的奶茶,原味。那种温温的感觉,刺破我的每一根血管,渗进我的每一刻细胞,感觉妙极了。于是,我每天都定时的喝着。有时候换换口味,却犹如吞噬一种难以下咽的毒药,很是厌恶。

我怕冷,怕饿。只要饿了或是冷了,就会感觉像没家的孩子那般,那是一种极其恐怖的、孤寂的伤悲。我在冬天会把自己包裹得像企鹅,在热天还是会喝着温温的水。其实,你们无法知道,家的温暖在这些时刻一直都在。

好了,话就到此。我只想说一句:“目的,不过如此,忏悔自己所有的过错。对不起,被我欺骗过的人。”

谢谢,给过我温暖的人。

都匀一中高一:那份梦

目送兮,不落别处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有过这样一句话,叫我泪流满面,“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初读,泛起一波辛酸与无奈,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寒风瑟瑟的夜晚您送了一步又一步,妈妈柔声呵斥您。小搀猫似的我像个会走路的复读机,“下次我还要吃你做的饺子。”您笑的和不拢嘴,不厌其烦的答应着。望着我们的背影,我无法体会您当时的心情,但那期盼的眼神,不受控制向前迈的脚步,一遍又一遍的招手再见,佝偻的身躯……这一切永远镌刻在我心低最柔软的地方。

前天早晨,姐姐的孩子去上学。姐姐满眼的担忧,探着身子注视,直到孩子的身影消失于街角,她还时不时朝窗外凝望,自言自语:“路上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吧。”

我忽然沉重了很多,又释然了很多,这是人生的轮回,子女继承着上一辈殷切的目送延续着对下一辈无止境的目送。

我不喜欢风花雪月的莺歌燕语,很甜蜜,很感伤,却缺少一种厚重感,文字的厚重,历史的厚重,情意的厚重。读龙应台的作品,需要一颗“竹不留声,雁不留影”的“闲心,静心,忧心。”

我相信,这不是文章,是灵魂的申诉,心灵彷徨后的呐喊。每逢假期,报纸旅游特刊总有一条路线,“金门三日游”“好金门三千九百九十九元,战地风光余韵犹存”。我一直心存敬畏,因为“这里的人,好多在上学的路上失去了一条手臂,一条腿。这里的人,好多过了海去买瓶酱油就隔了五十年才能回来,回来时,辫子姑娘已是白发干枯的老妇;找到老家,看见老家的顶都垮了,墙半倒,虽然柚子还开着香花。捡起一张残破的黑白照,她老泪纵横,什么都不认的了。”第一次接触这段文字,自诩理性的我颤抖了,我不敢正视,不管是文字还是历史,因为这不是新闻,不是回忆,是赤裸裸的苦难和接受真相后的万念俱灰。“这个小小的美丽的岛在四十四天内承受了四十七万枚炸弹从天而降的轰炸。在四十年的战地封锁中又在地下埋藏了不知其数目的地雷。这里的孩子没人敢到沙滩上嬉耍追逐,这里的大人从没见过家乡的地图,从不敢问山头的那一边有多远,从不敢想象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不管是反抗者还是侵略者,他们或为天下苍生或为一己私利,血染了这个灰色岛屿,胜利者载誉而归,开始新生活,失败者铩羽而归,也开始新生活。留下面对需要四千三百年才能清除的地雷的子民,新生活在哪?

《目送》的绵绵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交融,《目送》的绵绵生命,是正义背后的罪恶和时代的残酷与疼痛。林清玄引用过伟大禅师庞蕴的名言“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纯洁的雪花飘落融化,却悄悄滋润了我们的心田。真好!

茶,一杯已尽,不愿再续。

挑灯听雨,会心之状,不觉宛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