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书海1200字

游览书海

1200字 初一

“痛苦之时,觉醒之始”这句话是涂老师带领我班去图书馆里时,一本书中我认为最能概括本书内容的八个字!我记得这本书叫《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也正应下一段内容:鸟儿只有栖息在枝头时,才能放声歌唱,人也只有身处低处时,才能触摸真理。你的心灵在徘徊,内心在反复咀嚼着苦痛,而人生的智慧之泉也开始无声的孕育、滋生。借助痛苦之光,你的意识开始觉醒,思维开始活跃,潜能开始凝聚,力量开始增强,这段使我悟到到编辑这本书题目的用意。

这本书使我更深刻的了解到另一个人说的话“只要一全人知道他要知道他去哪儿,那么,走下来,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是啊!人如果知道要干什么,要去哪儿,坚持下去,不能达到所期目标。十三岁而立志,十三岁就要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正如老爸所说:“吾十有三而志于学,而动,汝也!”意思是我十三岁时就有了自己未来的学习的目标,也因此有了动力。你也应该和我一样,有这般大志向!也便有了“邓世宏”这个人……而这个人便是宏图大志的我!

还有一本《沉思录》,我也有感触较深的一段话:将所有的私心杂念从你的头脑剔除,要是你将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当做最后一件来做,那么,事情的结果将会大大不一样,把一切粗心大意,一切偏离理性的事情,一切虚伪和自恋,和一切对自己分得的那一份不满之情都丢得一干二净,那么你就能得到解脱。这段话我觉得可以用两个四字成语来概括,认认真真、心无旁鹜的去做好第一件事。

那么,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是永远汲取不完的。我们在求学路上,就应该懂得不吝啬于时间和金钱,正谓“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学到老,但最起码的也应该做到现在每天都要学,至少要学习读书到大学毕业,但其实生活处处都是学习,观察蚂蚁算学习,观察蜘蛛算学习,静默也算学习……也便有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还一句唐代诗人杜甫说的,对我启示也很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读书翻破了竹卷(古代用线把竹子连接成卷轴叫“竹卷”),就好像落笔有了神仙的帮助。而孔子也是,常常想让弟子了解的更加透彻,明白,清楚,也就天天读,天天翻。久而久之,书被孔子翻破了,接着买,又破了,又买……

这两件事不是告诉我们书不能常翻,而是鼓励我们多翻书,在面对难题时才能从容不迫,迎刃而解。当然光翻还不行,还要思考,还要学习。遇到好词,好句好段就要及时做摘抄,努力让它们变成自己的。也正好子曰:学习而不思考啊,就会感到迷茫而感到无从适应。而只思考不学习呢,又会感到疑惑不解。也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什么呢?

嗯,我们仍然会想到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以学习为快乐的人才是最好的。三国演义中蜀国刘备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千万不要以为这件好事小而不去做,也千万不要认为这件坏事小而去做。在《沉思录》中就有一句雷同之句——我们要了解何为虔诚与善良,不但要禁绝所有亚行,而且还要断绝一切恶念。”这句话更深刻,更彻底的说明:何,能做,何,不能做。

在探索中成长

550字 初一

一道数学题,一个自然现象,一个科学原理都是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和了解,我们在探索中成长。

相信大家都见过冰棍、吃过冰棍,可你是否注意,我们在吃冰棍时,冰棍在冒烟呢?这是为什么?

还记得在物理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课外实验探究:观察一下为什么吃冰棍时会冒白烟?下课后,同学们纷纷买了一条冰棍来观察“白烟”,我也不甘示弱,特还拿来一个杯子,把冰棍放在杯子里仔细观察,以免浪费。实验开始了,冰棍刚放在杯子里不久,就开始冒烟了,而且越冒越多。看到这,我疑惑:为什么冰棍会冒白烟?可它并没有被点燃啊,它为什么不像烧柴火那样冒着白烟?通过我的仔细观察,我发现:在冰棍冒白烟的同时,冰棍也在慢慢的变小,并且伴有一滴滴的水滴流下。我想冰棍冒白烟应该与冰棍变小有关,但就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最后我不得不向物理老师请教。

当我向物理老师说明来意,他笑着夸我有探究精神,他揭晓了答案:原来冰棍冒白烟是因为冰棍熔化了。冰棍熔化时要吸热,熔化后就变成了液体。因为冰棍之前是冷冻的,所以温度比较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低温度时,就会发生液化现象,水蒸气就会液化成小水珠飘在空中,而当时周围的温度又大于冰棍的温度,所以小水珠很快就蒸发不见了,这就是我们见到的冰棍冒烟。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满意地向老师致谢,走出办公室,发现操场的花开得特别艳。

探究让我们知道了不少原理,让我们发现了这世上无奇不有的科学,我们正在探索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