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乐趣500字

读书的乐趣

500字 三年级 状物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论是“其义自见”还是“下笔如有神”,阅读都为你带来了乐趣。

二年级时,书成了我不可缺少的朋友,成了我一丝不苟的老师。书,便是我的良师益友。从书中,你能感受人文环境的熏陶;从书中,你能穿越时空;从书中,你能了解历史,斥贪官污吏为非作歹……啊,书啊,你便是历史,你便是未来,你便是世界万物。

当你由年少无知到满腹经纶,你可曾想过,书已奉献了一生。当你再次翻开久违的“朋友”,意义已不再相同,此时的你与书长谈,书中的含义显而易见,你不在迷茫,留给你的只是无尽的回味、无尽的悠长,一种书香的缠绵,这便是书中的乐趣。

书中的乐趣有许多许多,只要我们认真去“品味”,就会有很大收获。看啊,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那“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劝诫……我的朋友啊,你还懂哪些?我的朋友啊,你找到读书的乐趣了吗?我的朋友,深刻的挖掘吧!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条途径。但是,品味到读书的乐趣,才是你最大的收获。当你闻到书香,嗅到甘苦,你便领悟到阅读的乐趣。其乐、其味、其香,如潺潺流水源远流长。

三年级:孤叶古树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慢慢地学会了欣赏

650字 六年级

小时候,母亲教我读《笠翁对韵》,逐字逐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没念几句,我顿觉索然无味,匆匆跑开。那时的我,并不懂得欣赏诗词中蕴藏的美。

幼时我待诗词,犹如待打油诗,只觉得这诗念起来琅琅上口,便端着漫不经心的态度学。那诗经的篇目又长,没了耐心便搁置在旁,不多久,便蒙上了薄薄的灰尘。

稍大了些,书本上的诗词内容丰富起来。我也有了耐心仔细思索诗词字里行间的意思,竟有了几首喜爱的诗,譬如《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其生动而又平静的比喻,让我为之眼前一亮。

原来我以为,我和诗词之间的关系,会这样不温不火下去,却没想到,一篇古文彻底颠覆了我固有的印象。

偶然一次,我在书中觅得这样一句话: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一时被之触动,似乎周遭的一切都被赋予奇妙的色彩,更加柔和,更加鲜活。我迫不及待地查阅了这句话的出处,“赤壁赋”三个大字跃然于眼前,三两行字被我逐个缓慢念出,一时耳边嗡嗡作响,只余留几句牢牢地攫信我的视线——“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文章可以这么美。近乎缓慢地读完整篇赤壁赋,苏轼与客人泛舟江上,洞萧声凄然婉转的场面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与此同样挥之不去的,还有他豁达的宽慰之语,感慨声中深邃的智慧。

后来,我接触了更多诗歌。读《将进酒》时豪放酣畅的诗句,似乎在我眼前交织出青莲居士复杂而强烈的情感;读《虞美人》时,我又被南唐后主亡国之悲痛深深感染了;读及《湖心亭看雪》,我又为那浅淡的故国之思而怅然……凡此种种皆让我流连于诗词之中,不愿分离。

慢慢地,我懂得了欣赏诗词的美,也沉醉于它深刻而隽永的美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三年级
状物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