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让我敬佩900字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900字 初一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声音代表了国家的态度,他们的回答,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他们总会代表中国,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他们以睿智、威严的形象立于世界!他们就是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这样的人让我们自信和骄傲,更让我的心中充满敬佩。

在这众多优秀的发言人中,有人喜欢霸气的王毅,有人喜欢睿智的耿爽,而我最喜欢温婉、大方、自信的华春莹。

她留着干练的短发,在出席新闻发部会时,总是穿着得体的西装。她的眼睛炯炯有神,总是闪耀着一种异乎寻常的自信与坚定。她笑起来温婉大方,嘴角边还总会有两个好看的梨涡,让人感到无比温暖。在面对外方记者充满质疑、轻蔑的问题时,她总是眼里充满威严,然后坚定自信地给予正面回应,毫不回避,她的回答也总能让对方心服口服,无话可说。然而,在面对一些友好的,关于祖国发展的提问时,她又会露出那大方自信的笑容,眼里溢满了骄傲与自豪。

华春莹的睿智与镇定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在这背后,是无数的努力和付出。华春莹从小酷爱读书,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英语系。在读大学期间,外交部到南京大学选聘学生。那时,她就已经下定决心要考入外交部。而就在她忙着为考试努力时,又有不少同学劝她“放弃吧,人家外交部很少聘用女学生的!”“死心吧,咱们南京大学优秀的人太多了,聘用的人太少,还不如安心去大公司上班呢!”可华春莹不以为然,她偏偏不信他人的传言,质疑声越多,她越努力,常常学习到深夜,顾不上和其他女生玩。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那一年外交部共聘用了十一人,而她也正是其中唯一的女生。那年的她,年轻美丽,大方自信,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我们的祖国日渐繁荣富强,外交部的声音也愈加强硬有力!在一次例行记者会上,外方记者问起关于澳大利亚出版反华书籍的问题。而华春莹用中国古诗有力地,讽刺地回答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回答是如此的淡然、坚定、自信,大大长了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华春莹只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中的一个,我敬佩她,我敬佩如她一样的这群人,敬佩他们面对别人的质疑,镇定自若的霸气豪情,敬佩他们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乃至世界和平事业所做的一切努力。但我知道光有敬佩是远远不够的,我需要惜时如金,饱读诗书,踏着他们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祖国文化,为成为他们这样的人而打好坚实的基础。有了这样的人的引领,我相信我的每一天都将在奋力拼搏中精彩前行……

1972年的中国观后感

1000字 观后感

我一气呵成观看了《1972的中国》纪录片中集。影片集中客观地反映了三个地区人民的生活。

最先印入眼帘的是反映河南林县风土人情的镜头,林县人民以“红旗渠”为骄傲。“红旗渠”灌溉农田,为人民富裕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那里人民的生活,虽较当时富庶的南方生活稍逊一些,贫穷落后是客观的,但有一点给我印象很深,就是在当时“什么都集体化情况下的例外”,人们敢把自家的猪娃、镰锄刀、鞭子等东西拿到农贸市场交易,这举动在今天再自然不过了,但在当时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们冒着“资本主义尾巴”被割的危险敢为,说明“经济意识”超前,同时也得具备一定的魄力。“我为其点赞”!

接着看到的是苏州人民富裕生活的场景。这里水流纵横交错,水域宽阔,桥面高大,相向而行的大船也可从桥下顺利地通过。小桥流水,景色宜人。那里的人们荷担哼歌,把集体生产的农产品挑运到船上运往城里,他们划着船,听着适时的样板戏,悠哉悠哉,好不惬意;过马路的行人听到呦喝,驻足品茶,享受疲劳之余的悠闲;到了就医环境优雅的社区诊所里,赏着院落的花草,享受传统医学拨罐、针灸给人们带来解除病痛的愉悦;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听着“浣衣女”浣衣时的嬉戏声,也是一种无尽的享受。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那份静谧美好!

随着镜头我又走进第三个重要城市南京。南京是座古城,好多古建筑都化为灰烬。最让那里人骄傲的是动用五万人、耗时八年而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它都是用钢铁建造,集尽了人民的智慧。它的建造,实现了“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的宏伟梦想。

当然在这里最想提及的还是南京人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从小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话、舞蹈都把“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贯穿。所唱的歌《我爱北京天安门》《誓做共产主义接班人》《长大要把祖国保》太熟悉了,我们就是听着、唱着这样的歌长大的;所喊的“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耳熟能详,我们就是喊着这样的口号成长的!看上去这教育有点不尽人性,扼制了孩子的自由天性,但我觉得这是一种信仰教育。人有信仰,才有追求和目标。国家也一样,我们现在提倡“中国梦”就是最好的見证。

这一集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摄影的地方所到之处标语、对联,就连人们头上戴的草帽也都有“毛泽东光辉照耀”、“斗私批修”的字样;所听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还有提及《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李铁梅等等,这些情节,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这部片子诚然是宏篇巨制,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历史,给人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让人们从中了解过去,认识自我,更好地展望未来,走向辉煌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