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一个角度去感悟600字

从里一个角度去感悟

600字 初一

重症病房外,看着浑身是仪器管子的外婆躺在床上。从这个角度,刚好可以看到外婆那虚弱的,无力的双手,和那弱小的身躯。

我想,我再也不回来看外婆了。因为我害怕,害怕看到外婆想一个新生儿一般脆弱。记忆力外婆,绝不是这样的,记忆中的双手,也不是这样。

回到家,翻开相册,想去寻找记忆中的外婆,可是翻遍了相册,竟没有一张外婆的照片!突如其来的恐慌感!

缩在墙角,回忆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那一年,柔风的夏天。刚上幼儿园的我面对一群陌生的小朋友,害怕极了。便哭着跑回外婆家,一头扑进外婆的怀抱。外婆摸摸我的额头,擦干我的眼泪,然后牵我去放风筝。我用稚嫩的小手紧攥着外婆的大手,抬起头来仰视外婆。那时候,外婆的手很粗糙,但很有力,那时候,外婆在我看来特别高大。

那一年,蝉声的夏天。第一次幼儿园的成绩出来了,我考了双百。外婆开心极了,拉着我走遍大街小巷,去买各种零食。我感受着外婆手心的温度,会心的笑了。

一个冷战,我回到现实……

上个周,我给外婆过生日,一进门,就看到外婆在阳台上锻炼,她扶着栏杆,一步一步的挪动着,忽然,外婆向后仰来,我赶紧跑过去,稳住外婆,拉着外婆的手,把他拉到沙发上。忽然,我一下子怔住了——外婆竟不及我高!我低了低头,摸着外婆的手,这是一双无力的,虚弱的手啊!

那双成为我擦干眼泪,那双曾带我放风筝,那双曾带我走遍大街小巷的手,何时变的这般无力?那个高大的外婆,何时变得这样弱小!

狠狠的心痛。现在的角度,让我想回到从前:现在这种角度,让我开始感悟。

感悟外婆对我的爱,感悟外婆的付出,外婆,我想你了。

家风

1000字 初一

说起家风,要先说我的老家。我的老家在浙西山区的千岛湖,这里的山山水水,蕴育了我家如大山般质朴、如清泉般甘冽的醇厚家风。

我曾问过爸爸,我们的家风是什么?爸爸笑着对我说,我们的家风应该能够在爸爸给你讲过的故事中找到。

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但却是难得读过书的农民。因此在老家,爷爷、奶奶也算是文化人,村里只要有什么识文断字的事都会找他们帮忙,大家也公认爷爷、奶奶都是敞亮人。因此,爷爷奶奶在子女读书的问题上,都有共同的认识——“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爷爷、奶奶养育了我大伯、姑姑和爸爸三个子女,当他们各自到了读书的年龄时,爷爷、奶奶就会按时地将他们送进学校去读书。爸爸说,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难得的,因为还有很多家庭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读书,而是跟着大人下地干活,或是在家帮忙带弟弟妹妹。因此爸爸说,他们姊妹仨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是幸运的。

但是,不幸的时候也会有。就在爸爸出生不久,爷爷生了一场大病,而且一病就是三年。生活的艰难迫使大伯收起心爱的书包,找了一个木匠师傅跟着学手艺去了。从此,大伯开始赚钱添补家用,支持弟弟妹妹读书。时间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姑姑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听爸爸说,当时这在十里八乡都成了爆炸性的新闻,姑姑是新中国以来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转眼又十年过去了,爸爸也考上了梦寐以求的警校,于是村里又有了一项新的纪录,第一个培养了两个大学生的家庭。听爸爸说,这些都成了村里的美谈,也成了孩子们读书的榜样!

在这期间,大伯也早已成家,还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的堂哥。听爸爸说,树大分枝、人多分家,这在农村通常都会分家另立门户。可大伯却跟爷爷、奶奶说,我们不分家,我们要在大家庭里一起生活。就这样,虽然大伯和爸爸都已成家立业,但是兄弟二人都没有跟爷爷奶奶分家。这在农村也是难能可贵的事情。

爷爷、奶奶越来越老了。三年前,爷爷患上了重病,大伯、姑姑和爸爸带着爷爷四处求医。住院的时候,爸爸姊妹仨人轮流照顾爷爷,工作之余他们也尽量安排时间陪爷爷说说话,走走路。大伯会给爷爷刮刮胡子,修剪修剪头发,姑姑会给爷爷喂水果吃,爸爸则会找来报纸给爷爷读新闻,而我的堂哥也会给爷爷修剪指甲。听爸爸说,为了减轻爷爷的病痛,爸爸姊妹仨花了很多钱,但是大妈妈、姑夫和我妈妈从来都没问过花了多少钱。现在爷爷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我们还是经常会想念他!

这就是我们家的故事!这些故事包含着崇学、亲和、孝老、向善等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也就是我的家风。这样的家风让我如沐春风、如浴春雨。它教我向上,教我向善,我也会在它的滋养下,成长为一个对家庭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