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1000字

华佗

1000字 四年级 写人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华佗是东汉末年安徽省亳县城北小华庄人,全家人仅靠父亲教书,母亲养蚕织布为生。可是当时,宦官当道,捐税徭役繁重,加之兵荒马乱,瘟疫流行,家家顾命不得,谁还有心叫孩子上学?这样一来,华佗家的生活就更拮据了。

一天,华佗的父亲带他到城里“斗武营”(即当地富豪斗拳比武的地方)看比武。回家后忽然得了肚子疼的急病,医治不及,死了!华佗娘俩悲痛欲绝,设法把父亲安葬后,家中更是揭不开锅了。那时华佗才七岁,娘把他叫到跟前说:“儿呀!你父已死,我织布也没有本钱,今后咱娘俩怎么生活呀?”华佗想了一想说:“娘,不怕,城内药铺里的蔡医生是我爸爸的好朋友,我去求求他收我做个徒弟,学医,既能给人治病,又能养活娘,不行吗?”娘听了满心欢喜,就给华佗洗洗脸,换了件干净的衣服,让他去了。

华佗拜了师傅,就跟蔡医生学徒,不管是干杂活,采草药,都很勤快卖力,师傅很高兴。一天,师傅把华佗叫到跟前说:“你已学了一年,认识了不少药草,也懂得了些药性,以后就跟你师兄抓药吧!”华佗当然乐意,就开始学抓药。谁知师兄们欺负华佗年幼,铺子里只有一杆戥秤,你用过后我用,从不让他沾手。华佗想:若把这事告诉师傅,责怪起师兄,必然会闹得师兄弟之间不和,但不说又怎么学抓药呢?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华佗看着师傅开单的数量,将师兄称好的药逐样都用手掂了掂,心里默默记着分量,等闲下时再偷偷将自己掂量过的药草用戥秤称称,对证一下,这样天长日久,手也就练熟了。有一回,师傅来看华佗抓药,见华佗竟不用戥秤,抓了就包,心里很气愤,责备华佗说:“你这个小捣蛋,我诚心教你,你却不长进,你知道药的份量拿错了会药死人的吗?”华佗笑笑说:“师傅,错不了,不信你称称看。”蔡医生拿过华佗包的药,逐一称了份量,跟自己开的份量分毫不差。再称几剂,依然如此,心里暗暗称奇。后来一查问,才知道是华佗刻苦练习的结果,便激动地说:“能继承我的医学者,必华佗也!”此后,便开始专心地教华佗望闻问切。

一次,丁家坑李寡妇的儿子在涡河里洗澡被淹坏了,李氏飞奔来找蔡医生,蔡医生见孩子双眼紧闭,肚子胀得象鼓,便叹气说:“孩子难救了。”李氏听了哭得死去活来。华佗过去摸了摸脉,低声对师傅说:“孩子可能还有救!”蔡医生不信。华佗叫人牵头牛来,先把孩子伏在牛身上控出水,然后再放平孩子,用双腿压住孩子的腹部,提起孩子的双手,慢慢一起一落地活动着,约摸一刻钟工夫,孩子渐渐喘气,睁开了眼。华佗又给开了剂汤药,把孩子治好了。华佗起死回生的消息象风一样的传开了。蔡医生羞愧地对华佗说:“你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没本事教你了,你出师开业去吧!”华佗出了师,也不开业,却游学徐土一带,寻访名医,探求医理,给人治病。

据说华佗死后,亳县盖的华祖庵,就是李氏为纪念华佗救活自己的孩子而捐钱修盖的

四年级:何俊浩

你便是我最好的归宿

600字 初二

从没仔细的看看现在的她。当老师开始布置这篇作文时,心底便涌动出她的模样。不知怎的,淡淡的愧疚从心窝泛上……

我与妈妈的关系很微妙。时而动动嘴皮,事后各自冷静就过去了;时而形影不离。我也会像朱自清先生那样,常在心中笑她的“迂”,对她的时时蛮不讲理也愤愤不平。有时,自己会努力的让我们之间的矛盾减少,但一直会认为是妈妈的错,心中就会给自己一个控制情绪的合理借口,现在想来,是该好好的想想自己了。

母亲有时会无缘故发脾气,我会体谅她——因为她日日夜夜的为家操劳,心情烦躁也是必然的。但她在那时经常会抓着我的“尾巴”叨叨不断,如果我俩同天心情不好,难免有些碰撞,结果只有一个——“战争”爆发了!母亲在那之后就总是会说起,我就只是那样心不在焉的听着。突然间,发觉除过父母,没有人会把责骂当成对孩子的爱。

母亲的鬓角已染上白发,眼角、嘴边的皱纹也越来越多。母亲还年轻啊!可岁月就这样给了她沧桑。想到这儿,我开始悔恨自己之前的鲁莽,不明事理,回忆起了与母亲的点点滴滴。自己虽然到了开始独立的年纪,却总是依赖着她。看着母亲那忙碌的背影,鼻子一紧,眼眶一酸,不知不觉中,眼泪已挡住视线,只留下那模糊的身影奔忙依旧。

冬天的阳光刚刚好,照在身上。微风从脸庞拂过,暖暖的。写过多遍类似这样的文章,而这次我却收获了从未有的感觉——理解。虽然想要的近在咫尺,但还是有丝丝渴望,渴望看到母亲微笑的脸颊,伴着欣慰的花儿。

触摸到阳光的温度,嗅到了从心间散出的沉香,时间不短不长,与你在一起,便是最好的归宿——我的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写人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