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和老屋_750字800字

土地和老屋_750字

800字 初三 状物

“爹,回城里住吧!城里医疗条件好。”  爷爷木然的摇摇头,用他那嘶哑的喉咙喊出:“不,我就是死也不离开这老屋!”  家乡的老屋矗立在一方矮土丘上,砖是爷爷奶奶年轻时自己做的,屋子也是自己盖的,原本火红的砖,现在都已经发黄了。尽管它已历经六七十年沧桑岁月,但却依旧坚不可摧。按爷爷的话说因为它是建在这块红土地上的。  每逢过节,我们都要回家,开的最快也要一两个小时,我又晕车,来回几趟,我就虚脱了。这样很是不方便。  父母便开始盘算着接爷爷奶奶回城住,也在市中心地段为他们找了房子。本以为他们会十分开心的过来,现在却落入这种残局,连一向开明的奶奶都说,听你爷爷的,这老祖宗的土是再怎么也不能离开的。  这土地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天,我独自一人爬上山,正逢冬季,整个大地穿上了银装,江南果真是江南啊!连雪都如此细腻,老屋像一个沉睡的孩子被山妈妈抱在怀中。  我从身旁拾起一块雪将它揉成雪团,用力的将它扔入塘中,此时的河面已经结冰了,只见雪球在冰面上留下了一个窟窿,不知水底的鱼儿是否收到了我发出的讯号?  四周的树枝都成了雪的无条件租住地,轻轻一碰,雪便如一个个小精灵跑到地上来撒欢了。  我不知道如何用更美的词句来描绘这幅家乡冬景图了,冬也许就是大自然那颗不被束缚的精魂吧?  难道是爷爷奶奶爱这美景而不回城住吗?  我跑下山,回到了老屋,问了奶奶这个问题,奶奶只是微笑着摇头,她领我上了山。  “山上很美,对吗?”  “对,太美了。”  “这里的每寸土地都是我们祖宗开垦出来的。”  “哦。”我似乎懂了什么。  “土地就是我们的神,我们要一代又一代的守住。你爸爸妈妈已经不会守了,我们就得守住。有土地才有我们,土地也是我们的根。你说,我和爷爷会离开吗?”  “我知道了。”我恍然大悟。  再看看风景,觉得它又多了一层历史的面纱。  是啊!土地是人们心中最高尚的宝物,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源泉。  也愿老屋能在这片土地永远矗立,枕着这爱的土地。

家乡的故事_600字

600字 初三 状物

爸爸又开始想他的老家了,嘴角微微扬起。我很想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他会给我们讲故乡,讲故乡那山里的传说。

他爱故乡那房前屋后的竹林,那是他们乐园。一群娃娃在大片大片的竹林间捉竹牛、挖竹笋、爬竹竿、制作的竹器多么精致啊!大片的绿荫庇护着这些“野孩子”,也教会了他们竹的品性。

他爱故乡的小路,崎岖蜿蜒,没有规律、没有雕饰地通向每到田埂和每条小溪。那山无论多高多险,总会有哪一条路通向那山巅,爸爸说成功也是如此。一块块不规则的青石板有着老牛般厚实与古朴。任凭风吹日晒人走牲行,只默默奉献着。爸爸说人生也是如此。

他说故乡的花是善解人意的,开在田埂上,绽在悬崖边。不担心有没看客,只顾有序的开放,她们知道这里的人儿是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去赏花的。只要人们在梨树下,桃树下停留片刻,想想秋后丰收。只要一个微笑足矣,不用留下脚印和言语。

他还喜欢家乡的争吵。吵架的原因很简单,一寸土地、一片麦子、一塘池水、一棵果树。当然最有趣的是放牛娃的不称职。夸张的有谩骂三天三夜不停歇,简单的有指桑骂槐的讥刺。像那奏鸣曲,无论高潮多激昂多张狂,结局都那么宁静和祥和。

农忙时节,他们为梯田穿上一层薄薄的绿纱,微风一吹,整个画面变得活跃了。梁上鸡鸣告诉我们何时起床,舍前犬吠告诉我们客人来访,田间牛哞告诉我们日落昏黄,夜幕挑水路上的前者呼后者应,田间小道的你歌我答构成了这世间最美的音律。夜晚变得活跃起来了。

这天然的美这质朴的音叫爸爸怎么能不想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状物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