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的日子里900字

在幸福的日子里

900字 四年级 叙事

“宝贝,快起床,吃完早饭,我们去看新家”,星期天一大早,我就被妈妈的声音惊醒。“看新家”三个字清清楚楚的送进我的耳朵,我一跃而起,以最快的速度穿衣、洗涮,妈妈微笑着看我手忙脚乱。

我盼着一天已经好久了,半年前,爸爸妈妈花了好多的钱在市中心买了一套大房子,我们全家共同设计了装修方案,装修公司一直忙活了三个多月,总算忙完了。我一直要求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看,可总是爸爸很忙,又怕耽误装修进度,说要给我一个惊喜。

一家人匆匆吃完早饭,爸爸开上他的“大奔”,带上我们娘俩,一起高高兴兴地去看房。大街上,早春的凉风习习,空气新鲜而湿润,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大家仿佛知道我家有喜事似的,纷纷避让,一路上畅通无阻,很快的就来到一座小区里,爸爸一边熟练地泊车,一边笑眯眯说:“到家喽,女士们请下车。”

我赶紧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停车场,停车场的旁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缓缓的流淌,溪岸是各式各样的石头。小溪环绕着一大片花草树木,笔直的银杏,巨型的棕榈,个头硕大的仙人球,修剪整齐的黄杨……早开的迎春花吹起了黄色的小喇叭向人们报告:“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我仿佛来到了美丽的花园里。

“看,那就是我们的家。”我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看,我的目光穿过花草掩映的小路,抬头一看,哇塞,一座很高的楼房矗立在蓝天之下。

“妈妈。真高呀!我们的家在哪儿呀?”我惊奇的问。

“一共32层,我们家在12层,还不是最高的呢!”

我暗暗惊奇,随爸爸妈妈乘坐电梯直达12层,来到了我们的家。

一进屋门,我一阵惊呼,“妈妈。咱家可以拍电视剧了!”爸爸妈妈被我的话搞糊涂了“什么意思呀,宝贝?”妈妈问。

“和电视剧中的豪宅一样漂亮呗。”我大笑。宽敞明亮的房间里,雪白的墙壁,咖啡色门窗,全套实木家具,崭新的家用电器,晶莹剔透的吊灯,洒满百合花的紫色窗帘,我一下子明白了爸爸妈妈这几个月来的辛苦。

“宝贝,看看爸爸妈妈给你准备的‘总统套房’,”爸爸笑呵呵地说。

穿过客厅、餐厅,推门走进一间卧室,此时,明媚的阳光透过大大的玻璃窗,透过粉红色的窗帘洒在小床上,洒在书架上,洒在一架呈亮的钢琴上。

“妈妈,我不是在做梦吧!”

“宝贝,你不是一直想要一架钢琴吗,那架电子琴可以退休啦。快试试。”

我郑重的坐在钢琴前,双手在黑白琴键上舞蹈,指间流淌出那欢快的《幸福在哪里》。优美的旋律在漂亮的房间里萦绕,在我们一家人心头萦绕,共同品味、享受这幸福的日子……

四年级:佚名

在异国他乡奏起了国歌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1945年和1946年间,华罗庚曾到苏联讲学。回国的时候,抗日战争已经胜利了。他本以为国内的情形从此会好起来。但是,他回到昆明一看,只觉得到处是阴森森的,特务横行,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遭迫害、被逮捕的事层出不穷。在昆明没住多久,他就决定接受美国一所大学的聘请,到那里去,一边讲学,一边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我们应当回去”。

华罗庚才智过人,到美国不久,就在学术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他被一所着名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终身教授,在美国是为数不多的,人们称之为“金饭碗”,有多少人羡慕不已啊!没有几年,华罗庚就有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小洋楼,还购置了阔气的顺风牌小轿车,家眷也接到了美国。

但是,华罗庚的那颗心始终向着祖国。他是在心情极端苦闷的情况下离开祖国的,他日夜盼望着祖国能从黑暗走向光明。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华罗庚心情激动万分。他想,我的知识终于可以用来报效祖国了,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美国联邦调查局把目光集中到在美国工作的中国科学家身上。他们对华罗庚盯得紧紧的,密切地注视着他的动静。

数学家的头脑考虑问题是非常周密的。华罗庚暗地里筹划着回国的事情,表面上却不露一丝痕迹。他照常去各处作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那辆漂亮的顺风牌小轿车的行驶路线也没有什么变化。来访的宾朋仍像过去一样熙熙攘攘。联邦调查局没有看出华罗庚有要走的迹象,慢慢地,也就不再去盯着他了。然而,华罗庚早已下定了回国的决心,他要投身新生的祖国的怀抱。洋房,他决定抛弃;家具,他不搬不动;汽车,走后给一位好朋友用就是了。一切都筹划妥了。有一天,他全家人,神不知鬼不觉地登上了一艘邮轮,辞别了这个到处悬挂着星条旗的国度。

不久,华罗庚辗转抵达香港。在香港,他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他情深意切地对在国外工作的科学家和留学生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我们也应当回去,建立我们的工作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这封信,激动了许多海外赤子的心。

光荣属于祖国。

华罗庚回到了祖国,他的生命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他回国以后的科学研究成果是十分显着的。他着书立说,有的研究论文荣获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一等奖;20世纪60年代,他致力于优选法的研究和推广普及工作,推动了工农业的发展。

华罗庚对祖国的下一代关怀备至,不仅多次为他们举办讲座,还特意为中学生写了《杨辉三角》和《数学归纳法》。

毛主席和周总理曾经多次勉励华罗庚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多作贡献,多次嘱咐有关部门要为他的科学研究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华罗庚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他成了一位真正的人民科学家,他的成就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声望。

1979年六七月间,华罗庚在伯明翰大学讲学结束以后,又登上了飞往法国的客机。法国的南锡大学决定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的头衔。授学位必须举行隆重的仪式,华罗庚欣然前往。

仪式在一个坡形的讲堂上举行。华罗庚从下边往上看去,只见在主席台就座的,个个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科学家。他们穿着一式的博士袍,会场的气氛庄严、肃穆。

主席开始向人们介绍华罗庚的学术成就了。根据南锡大学的传统,在这时候,全体参加仪式的人,都必须站立着,用以表示对受衔者的尊敬。华罗庚仰望主席台,啊,一位九十多岁的老科学家,由于站立的时间过久了,身子有些支持不住了,老人的双手颤抖着扶在台子上,却还是竭力坚持着……华罗庚的心里很不平静。啊!这不仅是对我个人表示尊重,更重要的,是敬仰我的祖国的一种表示啊,光荣,是属于祖国的……

接着,在这异国他乡的庄严的讲堂上,乐队奏起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华罗庚迈着稳重的步子,走到了主席跟前。当主席把博士的绶带授给他的时候,不知不觉地,他的眼眶湿润了,流下了两行滚烫的热泪……

五年级:陈大侠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叙事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