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550字

我的母校

550字 初二 散文

毕业已经一年多了,却未曾回过母校看一眼,心里不免有些愧疚之感,尤其是我在那个寒假给我原来的毕业班的老师打电话贺年时,才知道全班同学,只有我没回去过。也许,我只能用文字来填充在我对母校的回忆和思念吧。

母校不算宽敞,却承载了我童年几乎所有的记忆,那淡淡的木槿味道,是如何传到我的嗅觉中,成为我对母校记忆中的一部分,我至今已不记得,只记得每年木槿花落的时候,我们总会去拾木槿花朵,偷偷塞进别人的领口里,或是塞进别人的嘴中,花瓣怀着淡淡的甜。木槿花如同一层柔软的云,将我们的童年包裹起来。

我常走在学校边的路上,哼着属于自己的曲子,寻着快乐的足迹,未曾想过幸福这个字眼,也许正在拥有就不会感受到吧。有时候,会和伙伴追逐半天,我不是个顽皮的孩子,而在童年的时间里,却同样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天真。

风拂过教室,将我们在夏日中午午自习间的梦吹醒,老师不停的絮着题,而我们却想着毕业考后自由自在的假期,说实话,那段时间真的是比假期还惬意的时光。即使试卷时时刻刻在敲打我的梦境,我也不会放弃对那三个月自由的追寻。

那段时间,只有我一个人徘徊着,走向西落的斜阳,直到寂寞淡薄了那份期待的心灵。

到了离别的时刻,我却无法怀着释然的感觉去面对离别,在我脑海中,只有怀念的痛楚。

一年过去了,槐花落了,又一群人毕业了,不知现在学校里还会不会漾起送别的歌声,还会不会飘著起临别的伤感,而我只知道,在那个槐花殇落的季节里,我在母校折下了最后一根思念的红豆枝。

春节民俗

650字 初二 记叙文

新年是上一年完美的句号,也是下一年美好的开始。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吉祥、重要的节日,它有各种各样的民俗。

大年三十的晚餐,被称为“年夜饭”。“年夜饭”非常丰盛,必须有鱼、年糕和圆子。鱼代表“年年有余(鱼)”,寓示富足美满的生活;年糕代表“年高(糕)”,希望人们的事业、学业“年年高”,都有更大的成就;圆子代表“团团圆圆”,寓示着人们会在这一天与亲人团聚在一起,快乐无比。

一吃完年夜饭,鞭炮声便不绝于耳。“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此起彼伏,这边还未放完,那边又响起来了。那一整晚都灯火通明,鞭炮声震耳欲聋,热闹非凡。关于三十晚上放鞭炮,有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

传说,从前,山洞里有一只怪兽。叫“年”。它体型庞大,头上长着牛角,眼睛又圆又大,像两只大大的灯笼。血盆大口一次可以生吞一个人。每到严冬未尽、早春即来时,它便到山下的村子里肆虐,捉人吃。大家既恨它,又怕它。

据说有一天,有两个胆大的小牧童在晚冬早春时到山上放牛,突然遇到了饥饿的“年”。当时,他们正挥动着赶牛的鞭子,发出一阵阵“噼啪”声。“年”一听见了就逃,就这样,他们意外地得知“年”害怕“噼噼啪啪”的响声。于是大家每到这时都会放鞭炮驱“年”,渐渐地,这成了一种民俗。

大年初一时,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会倒贴着一张红色的“福”。它代表着人人都幸福美满、快快乐乐、万事如意地生活。可为什么要倒着贴呢?原来“倒”与“到”同音,意思是“福到了”。它寓意吉祥。

你一定也还会注意到春节家家门上的对联。对联对得一定非常工整,而且一定是寓意新春快乐、新年吉祥的。它们代表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小孩盼过年。大人盼种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过年这天必不可少的就是——给小孩发压岁钱。大人要给孩子压岁钱,他们会把钱装在一个红包里,然后把它交给孩子,让孩子去数钱。那可以说是孩子们一年之中最快乐的事了。

新年,是崭新的一年。各个民族的新年风俗和习俗可是讲也讲不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