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600字

养蚕

600字 六年级 叙事

蚕,看似小小的,可我认为它却是不平凡的。我喜欢养蚕。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到同学家里玩,她家养了许多蚕。我看着这些蚕在温暖的“小屋”里爬来爬去,十分可爱。我对这些蚕的生长充满了好奇心。于是,我便向同学要了六身回家养。

回到家里,我先把它们放在纸上,然后再找了一个干干净净的盒子,把它们放了进去。这一切安顿好以后,我开始观察这些可爱的小精灵。通过观察,我发现它们浑身乏力,无精打采,我想它们肯定是饿了。我赶忙拿出刚从同学家拿回来的蚕叶,喂它们吃。我每天放学都要先去看看那些可爱的蚕儿,再为它们整理房间,然后再给它们喂食。它们还挺挑剔的,要吃的蚕叶我不但得洗干净,还得擦干。虽然有点麻烦,但是我看着蚕儿们一天天地长大,白白胖胖的,非常惹人喜爱的样子,再苦我也觉得是甜的。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蚕儿在盒子里一动不动,我误以为它们都死了,伤心地哭了起来。爸爸看我这么难过,就对我说:“宝贝,有什么伤心事,告诉我好吗?”我就把蚕儿都死了的事告诉了爸爸。爸爸听完后,让我带他去看看我的宝贝蚕儿,爸爸看了又看,然后告诉我说:“傻孩子,蚕儿并没有死,它们是要脱蛹,它们要经过三次脱蛹,每次脱蛹后都会长的更大些。我破涕为笑,更加精心地呵护着这些蚕儿。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蚕儿越长越大,它们开始吐丝了。又过了一些日子,蚕用自己吐出来的丝,把自己包围起来。后来,蚕从蚕蛹里面出来了,此时它已经变成了飞蛾。它产下许多卵以后,就死了。我在伤心之余,一股敬佩之情悠然而生,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蚕的乐趣,也是生活的滋味。

夏令营第二天

500字 五年级 叙事

夏令营第二天,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镇海口海防遗址纪念馆。

我们乘汽车来到了北仑区。在北仑区小狭江口,笠山南侧,面临大海,有三门大炮台。导游阿姨向我们介绍说,这些炮台在1880年中法战争镇海之役中使用过。现在炮台毁坏严重,1989年12月,当地政府把它列入镇海口海防遗迹之一。

穿过炮台,我们走进了镇海口海防遗迹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慈善老人的雕像,他长着又浓又长的眉毛,就像一把小弯弓,又浓又黑的双眉下,长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鼻子扁扁的,像半个大蒜头,嘴巴就像小月牙,身上穿着一件长袍,端详地坐在椅子上。我仔细看了像座上的简介,噢,他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禁烟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是中国清代一位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侵略,坚持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缴获和焚毁了大批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被史学界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为千秋万代所称颂。

雕像旁边有一个橱窗,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兵器。有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宝剑,有锋利的大刀,有木头制成的枪,有红白相间的兵衣,兵衣上还有坚固的铠甲------真让我大开眼界!

当我走出纪念馆时,那金灿灿的阳光照在纪念馆的房顶上,我沐浴在阳光下,感慨万千,忽然觉得那座高大的雕像,好像一座镌刻在我心中的丰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