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友谊1000字

生活的友谊

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生活因平淡而显得美丽,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显得精彩,少年的友谊因偶然而显得纯真无邪。友谊就像是握在手心里的软沙,细腻而微小,不知不觉已然漏去;友谊就像是天上的一颗流星,美丽而璀璨,却在不经意中消逝;友谊是幸福留下的阵阵香气,萦绕在身旁,想要珍惜时它已离去……

偶然想起,我们曾在某个地方相识,在某个学校就读;我们曾在书的领域中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我们曾在雨中嘶喊;我们曾一同用心捧起一点晶亮的雨滴;我们曾一起用手挽住飘逸的长风;我们曾在四季的原野一同寻觅那醉人的笑;我们曾在流星划过天空时为理想祈福。可是,岁月像风一样带走了彼此的友谊和感情,从此你我天各一方。在这个花季的少年,正是我们风华正茂的时候,命运和生活,让我们有了空间的距离,我们不得不靠网络联系着友谊。

回首往事,有时为无知而遗憾,有时为求知而渴盼,有时又为争吵而悔不当初不管怎样,都无法留住逝去的昨天,年少的岁月,有多少无奈,又有多少成长的伤感,落花的时节,唯独想起远在彼岸孤独的你—枫。“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你还记得吗?离别的那天你告诉我:不要一味地注重物质的追求,要在年轻时就做好人生计划,在适当的时侯做适当的事情,不要等到将来追悔莫及是啊。这首诗蕴含了多少你对我的期望。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时间就像是一位治愈师,抚平了我们离别的创伤。至今,我仍想起你落落大方?文质彬彬的举止行为,想起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气势,也许这也是我无法战胜你的理由吧。

两年过去了,至今依然清晰的记得偶然认识你的场景。在熙熙攘攘的公车上,你手握一卷书,正凝神细读,时而皱着眉头,时而点头,我实在不懂一个年少的你会看什么书看的这么入神。我坐在你身后,将头凑过去细看原来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我一看就兴趣盎然,看到这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正看得津津有味,你好像感觉到后面有人窥视,于是你将头偏过来,看看我,又看看手中的书,毫不吝啬的借给我,我诧异,你怎么会把书无缘无故借给一个陌生人,或许是出于文学的喜好,我们在公车上谈得很融洽,我很佩服你的胆识和友善。时间不知不觉在我们的谈话中溜走,我们互相认识,诧异间竟然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从那以后,我获得了我学习生活中最好的知己。

偶然间,遇到你,是我这一生的荣幸。偶然间,你匆匆离去,上了另外一所学校,秋风乍起,枯叶摇落一地,徒留我在原地。想静静地回味并感受曾经的一切,脑中却浮现你的音容笑貌。生命的河岸承受着彼此的理解,距离再远也阻挡不了我们为理想共同前进的脚步。我感叹着想用键盘诉说我的种种快乐和失意,却无法凝视那闪动在字里的那份溢满的情谊。

生活的哲学便是行走

1000字 初一 散文

生活,微妙的旅行,幻变的流程,躅躅独步其间的人群茫然徘徊在弥月的津度,眺望往来穿梭的客船。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顺尽,无复独多虑。”

彭泽令悠然的牧歌,漫过南山之麓,流泻在天宇。是扬帆远航,是退居敝舍,抑或探询第三条出路。滔滔长河东逝水,历史只是顾自翻腾雀跃,只留下微末残影供人凭吊与揣摩圣意。

什么是繁华的荣耀,什么是可憎的耻辱,千年不变的设问存留在人们心中。

于是,人的思维特质开始发挥作用,溯源、剖析、归纳,一切可有可无、似有似无的证据里衍生出了所谓生活的哲学、生活的荣辱。

当挫折过后,当颓废过后,当疲倦到对自己的一套丧失信心了,人们便惟有去参悟生活的哲学,不求治国平天下,至少要能够修身。可在这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领域,交织的网线缠得人喘不过气来,思想仿佛渗入了迷雾环绕的峰顶,进去便出不来了。一条条被称誉为金玉良言的经验之谈掐住了自由的脖颈,迫使你时时刻刻只能按书本做事,按规则做人,那么到头来,到底还是不是你在生活?又或是你在为规律生活?能不能更彻底,干脆说是规律在活,而你早就死了,有个性有创造的灵魂已经死了,剩下的不过是行尸走肉的躯壳罢了!

如此考究,你认为还需要用那种哲学去生活么?你还有这个胆子么?

譬如处理人际关系,有人提倡中国的局道,身在局中,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时时警惕,步步为营,避算计,防冷箭;有人提倡西方的厚黑学,滑稽语曰厚如城墙,黑如煤炭,无形无色,扮猪可吞虎;封建点的人则更倾向《老子》“德经”部分,即“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说明白点,上司怎么都是有德,下属有点反抗思想就成叛逆无德之人了。呜呼哀哉!人若是如此过活,岂不痛苦,生又何欢可言?

李叔同做人,提倡佛学,“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这实在是大师级的高深境界,凡人可望而不可即。那么凡人的境界呢?我欣赏王朔的“过把瘾就死”,妙极!食足以果腹,不就够了吗?衣足以蔽体而已,何必追求豪华。古语有云“朝闻道,夕死可也”,正是这个道理。所过的“瘾”便是人生最大追求,最大的道,只要能坚定意志,心无旁鹫地朝向它行走,获得趋近理想的快乐,就是生活最大的哲学。

那么荣辱呢?荣辱就是建筑在生活哲学之上的穹顶,顺应着基座的流线。趋近崇高的理想、展现人性的光辉,即使平凡,即使简单,即使别人视若无睹,于己那也是生命峰颠上的灯塔,灿烂夺目。而那些苟且而窃得的,更毋论是暗地里伤风败俗、阴谋攫取的所谓荣誉,就算台面上多么风光无限,终有日东窗事发,一如秦侩般唯余万世骂名!

有位哲人说过:“除非认识你自己,否则你只是一只重复别人话语的鹦鹉”;那么,我也要说:“行走在生活之路上,除非坚守你自己的人际哲学和荣辱感应,否则你只能是一个亦步亦趋的木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