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灶王爷是谁吗?1200字以上

你知道灶王爷是谁吗?

1200字以上 三年级 写人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按照流行的民俗,当天除了认干亲、吃火烧等一些民俗外,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灶”。因这一天灶王爷要去天庭汇报在下界视察一年的工作,主人家担心他老人家在玉皇大帝跟前述说自己过失,于是就拿“糖瓜”祭奠灶王爷,试图用黏黏的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张不开,祈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人们如此煞有介事地虔诚祭奠灶王爷,那么灶王爷果真有其人吗?你知道灶王爷是谁呢?

过去,人们关于灶王爷的传说很多,有说他是男人的,也有说他是女人的,还有说他姓苏的,也有说他姓张的,莫衷一是,要想真的弄清楚谁也不得要领。其实说到底,所谓祭奠灶王爷,不外乎是人们对火敬畏的一种活动仪式罢了。在原始社会里,火的发现和对火的利用应该是一大发明,火可以取暖、烧饭、照明、驱除野兽,火几乎成了当时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因此对发明火的人怀着虔诚的敬畏之心。河南商丘西南有一座阏伯台,又名火神台、火星台,传说帝喾王代高阳氏为天子后,封他的儿子阏伯于商丘主管星辰,管理火种,称为火正,阏伯死后筑台葬之。因阏伯管火有功,后人误认为火神,便在台上建阏伯庙,后称火神庙,此台即称火神台。不过,在阏伯之前的祝融据说是火的正宗发明者,相传死后被人们祀为火神,故失火成灾被称为“祝融之灾”。《礼记·月令》里说:“孟夏之月其神祝融”。《吕氏春秋·四月》里说:“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礼记·礼器》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祝融是火神,主管火的一切,因灶也是火,故也被祀为灶神,就是灶王爷,表示了人们对火的发明者的感激之情。我们知道,原始社会最初阶段有相当长的母系氏族时期,当时管理火种的一定是氏族里最有智慧最有经验的女人,所以灶神也被曾以为是一位美女。《庄子·达生》里说:“灶有髻。”司马彪注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所以,灶王爷人们被视为女性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到了西汉宣帝神爵年间,一个人叫阴子方,腊八早起做饭时看见了灶神,就杀了他家的黄羊祭奠了灶神。从此,阴子方命运亨通,短时间里暴发起来,不但建筑了豪华的宅院,而且还占有良田七百多顷,他的孙子阴识、阴兴还做了大官。阴子方祭奠灶王爷因而得福的故事,启示激励了很多人,大家纷纷效法阴子方,祭奠起灶王爷来。从此,有关灶王爷的故事越传越玄乎,情节也越来越离奇,有说“灶神在晦日(三十)归天,去密告人罪”的,灶王爷一下子成了玉皇大帝的耳目侦探;我那个写了《说文解字》的老乡东汉许慎还说灶王爷名叫苏吉利,娶了个灶王奶奶叫王博颊;还有的说灶王爷姓张名单字子郭,灶王奶奶叫卿忌,而且生育了六个儿女。灶王爷的权力也被人们赋予得越来越大,由最初的主管一家的膳食慢慢变成了主宰一家生死祸福,并且随时记录人们的功过得失,并且一年一度上天汇报给玉皇大帝。长篇小说《封神演义》里说灶王爷是姜子牙封给的,其名叫张奎,灶王奶奶叫高兰英。《抱朴子》里说灶王爷在向玉皇大帝汇报之后,玉皇大帝会根据人们过失的大小,减免人们的寿命,过失大的要以“纪”为单位减寿,一纪就是三百天;过失小的要以“算”为单位减寿,一算就是三天。所以人们就纷纷想法贿赂祭奠灶王爷,不但让他老人家吃饱喝足,而且要用糖瓜粘住他的嘴,免得他去天庭说长道短,这就是“祭灶”的由来。还有,民间传诵的灶王爷名叫张仁,灶王奶奶名叫李义,两口子仁义,一听就是地地道道的劳动人民出身,应该没有任何政治背景,但凡一定真的会“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不会去玉皇大帝面前坑害百姓的吧。

其实,无论灶王爷到底是谁,无论历史上人们怎么传说,眼下的“祭灶”只是成了一项民俗而已,没有谁再去把敬畏灶王爷当成一回事了,因为人们敬畏法律的程度远比敬畏灶王爷的程度高,况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远远超出灶王爷的意料之外,不怕他老人家打什么“小报告”。即便是灶王爷明天真的回去给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的工作,大概也只是汇报一些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大好形势,尽多加上民间的巨变一些逸闻趣事而已,找不到密告人们的口实,因此大可不必担心灶王爷说谁的坏话,吃不吃糖瓜都是无所谓的了。

祁连路三年级:谈文琪

你知道那是我吗?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我有一个梦想,但却近似神话……

我要变成你的战骊。你骑着我,率军经过麦田,下令说:“士兵不要弄坏了麦子,有违反者处死。”军中凡是骑马的人都下马,用手相互扶眘麦子走,可这时一只野猫突然窜了出来,吓了我一跳,我一抬双足,双腿立在地上,差点儿把你掀倒,,你慌忙一拉马绳,想镇住我,可我却一踩下去,踏倒了一片小麦子,你大惊失色,但立马微微一皱眉,表情立马严肃起来,往日的笑容立马消失,你叫来手下的主簿来论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应对说:“自古刑法都是不对尊贵的人使用的。”而你却抬起右手,望着你片麦子挥了挥手说:“自己定制的法律而违反,如何统制部下呢?请给我施予刑法吧。”主簿只好挥起宝剑割掉了你的头发。

我要变成你的五色棒。你被任命为洛阳北就尉,这儿很难治理。你一到这儿,便函申明法律,严肃法纪,造我十根,悬于衙门左右。有次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你毫不留情,将这位贵权用我给打死,于是,你便被调出洛阳,任顿丘令,但从此当朝权贵们再也不敢违法。

我要变成你的七星宝刀。你当进见董卓当权,败坏纲纪。便在一天晚上带着我只身向董卓府前去行刺,其勇不下荆轲!可我却不争气,在寒冷的月光下竟发出了光,照在董卓的床上的镜子上,你吓了一大跳,急中生智,慌忙说:“我有一宝刀,献给大人。”董卓信以为真,还送你了一匹赤兔宝马,你擦了擦头上的汗珠儿,那刺杀的一刻,好险啊!

我要变成你的圣旨。你见汉魏间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出现大饥荒,粮草不足,便利用攻破黄账所缴获的物资,用来耕农,当年即大丰收,得到粮食百万斤。于是你兴办屯田,前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使经济和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你用我向百姓们制定屯田制和户调制,使人民农业发达,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拥护。你还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你不受当时汉代的选用人才方式所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就算是下层的人士,你也注意提拔,你先后三次用我下了“求贤令”,从而得到了于禁、乐进、张辽、徐晃等得力助手。从而使国富兵强,百姓也乐得笑哈哈!

我要变居那块曹娥碑。你和杨修途经绵阳时,看见了我这块碑,你便部杨修这是什么意思,要与杨修比谁先明白我肚上刻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的意思。结果杨修走了三步,便明白了,而你却走了三下里路才明白这是“绝纱好词”的意思,于是赞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你关没有因此而嫉妒他的才华,你是如此大度啊!

我要京戏成你手上的丝绸。你握着手笔,站在桌前,右手伸直,左手扶起右手的衣袖,微动毛笔,一个个金花细落,玲珑婉,按笔笔、笔黑雄浑的书法便飞跃了起来,你的字还被南朝一名书法家视为妙品,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书法家。

我要变成你的毛笔。你挥动着我,在纸上写下了“生民百遣一念之断人肠。”“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明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尽不已。”“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化吐哺,天下归心。”等名诗,诗歌朴实无华,感情深挚。你还创造了建实文学,写了不少的书,可至今幸存也只有《孙子注》了,兵书十三春也消失了,你用我写了这第多文章真不愧是文学上的一朵奇葩!

我要变成你的遗诏。你的遗嘱,体现了你一生的俭朴。是啊!你统领了北方,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也不曾雕花绣彩,帷账屏风落满补丁,被褥皆为旧絮粗布,便使奢华之际气离形北方,天下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而你死之前却吩咐道:“下天还没有安宁下来,不用像古代皇帝那样安葬我,不要用珍宝,人士来陪葬我。”相比之下,刘备、孙权的晚年则是昏庸糊涂。刘备称汉中王,便函开始大动人役,一时叫苦,权在太子废立上的胡梗是一个笑柄。除了你,还有谁会如此俭朴而伟大?

但到那时候,曹橾,你知道那是我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三年级
写人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